文/阿正
從來年少,一直輕狂。
這曾經是我的座右銘,直到我參加工作以后才明白,這句話其實害人不淺。我很慶幸,我及時的明白了一個對我影響深遠的道理。
先容我賣個關子如何?先看完下面三個故事,答案自會躍然紙上。
1
清朝雍正年間有一位鼎鼎大名的將軍名喚年羹堯,我想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吧!有清一朝,武官里沒有比這位年大將軍更威名赫赫,更位極人臣的了。他曾官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和一等公,一時可謂高官顯爵集于一身。他打仗很有一套,曾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得勝回京時得到雍正皇帝特殊寵遇。但次年十二月便風云驟變,年羹堯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達九十二條之多,賜自盡。
年羹堯的失寵和繼而被整是以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第二次進京為導火線的。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統范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跪道迎送。到京時,黃韁紫騮,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年羹堯進京不久,雍正獎賞軍功,于是京中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阿靈阿(皇八子胤禩集團的成員)等人,也是聽了年羹堯的話。這些話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年羹堯結束覲見回任后,接到了雍正的諭旨,上面有一段論述功臣保全名節的話:“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
雍正的諭旨已經明確指出要年羹堯守節持重,可是我們的這位年大將軍根本看不進這些話。在此后的很多事情中,年羹堯依然我行我素,他仗著自己為雍正帝打下鐵桶江山的功勞,功高震主,公然挑戰皇權的威嚴 ,他不被處死倒算是奇怪了。
年羹堯為人不懂得低調,太過鋒芒畢露,這才導致了禍患的降臨。
2
中國的歷史真的很有趣,也同樣充滿了智慧。與年羹堯的結局相反的剛好有一個人,他做到了位極人臣而又明哲保身,福蔭子孫。你們一定都看過那部著名的電視劇《新醉打金枝》,就是打金枝的郭愛的父親郭子儀,一個同樣赫赫有名的老將軍。
郭子儀平定了玄宗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輔佐肅宗登上皇帝寶座。當時朝野之中沒有能比郭子儀功勞更大的了,但是郭子儀從來都是表現很低調并且嚴格要求家人同樣很低調。后來肅宗的兒子代宗登基后,曾把一位公主許配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愛。
本來小兩口沒有不鬧情緒的,可是郭愛的老婆可不是普通人,郭愛偏偏在吵架的時候動手打了這位當朝公主一巴掌,公主當即跑回皇宮并表示要治郭家重罪。郭子儀聞訊,遂把郭愛五花大綁的送到皇宮,并懇求代宗皇帝治其管教不嚴之罪。對此,代宗皇帝本來還是龍顏大怒,看到郭子儀這樣的表現倒再也生氣不起來了。
郭子儀一生都非常低調,所以才有了后世流傳的那一句“權傾天下朝不忌,功高震主主不疑。”。縱觀中國歷史,郭子儀也是唯一一個做到如此的人。正是因為他深知鋒芒畢露的危險,所以他才能做到無論何時都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以90多歲高齡安享晚年。
3
很多時候古人已經為我們做出了示范,以古人為師往往能讓我們在現代職場和生活中能夠更加游刃有余。職場是一個大熔爐,很多人在職場中總是會觸犯一些做人的禁忌,尤其是對于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你們接受的應試教育從來教會你們如何學習,如何考試,卻從未有一本書或者一個老師教會你們如何在社會上更好的生存。很多的大學畢業生甚至是工作好多年的老油條也會犯錯,處處鋒芒畢露。雖然對于普通人來說鋒芒畢露并不會帶來生命的危險,但是卻實在的給你的職場生涯埋下禍根,它會嚴重的阻礙你未來的發展。
我有一個學弟2016年7月份大學畢業到上海發展,他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專業能力突出的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錯的軟件研發工程師的工作,加之名牌大學畢業的光環,使得他找工作之旅極其順利。但是學歷只是一塊敲門磚,工作也不僅僅是與機器打交道。
談起程序員,我想絕大多數人在腦海中勾勒的形象一定是邋遢、不修邊幅,夏天一件襯衫、一條大褲衩再配上一雙拖鞋的屌絲形象。事實上,學弟長得還算英俊,他是那種中國程序員中的另類。他比較喜歡捯飭自己,整天西裝革履的并且非常健談。如果你不了解的話,倒會以為他是一名銷售人員呢!
學弟剛入公司表現的還算彬彬有禮,可以說給整個團隊都眼前一亮。但是很快他就暴漏出一個致命的缺點,安靜的辦公室總是能聽到他侃侃而談的聲音。不得不說他的技術能力確實很強,團隊里經常有老員工解決不了的問題學弟都能夠輕松搞定,但是他總是以一副不屑的居高臨下的姿態“指點”老員工,并且他總是以開玩笑的方式嘲弄別人的技術能力不足。后來學弟就被公司勸退了。
學弟被離職后向我訴苦,我當然愿意相信他是無心的。但是他的這種鋒芒畢露的行為會把他推向風口浪尖而成為眾矢之,尤其是對于他這樣剛畢業不久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如果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放低姿態,很容易就成為別人嫉恨的對象,即便是你的工作能力真的很強。
在中國的職場中生存,明哲保身的策略還是要懂得的。這不是消極的人生態度,而是一種職場智慧的體現。職場如戰場,青年人一定要懂得玉蘊藏珠,學會謙遜和低調,不要太過鋒芒畢露。你要明白,低調并不是不求進取,而是一種“韜光養晦”的職場謀略。
- END -
我是阿正,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