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概念中的“家園”,是能帶給我溫暖與希望、能鼓勵我努力奔跑的遠方。
曾經,我絕望過,但不經意間看到的一條微博,電光火石般地,把我從絕望的谷底拉了上來。微博配文寫著:“未來的某一天,一定要去看看,不為任何人,只為你自己。”配圖是北歐夜晚的雪景,很靜但充滿生機。目光所及的一剎那,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平靜與溫暖。“我應該去看看,不能辜負自己來這世上一趟”,我這樣想著,隨之是整個心被填滿的感覺。
蕓蕓眾生中,人來人往,任何人的停留或離開都是他們自己的權利,這不能強求。但是,有些意義更為重大的,卻會一直等待,等待我去尋找它、陪伴它,那便是遠方,那些我尚未觸及的風景。
我不止一次地思考,到底是人有情還是景有情?我太愚昧,一時找不出答案。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景雖不比人有嘴巴,會說話;不比人有雙腳,會奔跑。可景卻會傾聽,會等待,不會離開。
在塵世間生活慣了,也大概了解了人心,快樂過也傷神過。曾經以無限的熱情去靠近他人,后來日久天長也漸漸倦了。所以也慢慢明白,自己才能給自己永久的家園與溫暖。如何“取暖”?遠方之景可矣。
人生在世,遠方不可不追尋,心中有遠方,才有憧憬;有憧憬,才會鮮活;鮮活了,才能感受溫暖。
這些年走的路太少,未觸及的景太多,由是心中充滿了對遠方的向往。而所謂“遠方”,實是我心中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