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或許很多時候不發生在眼前的事情我們都會覺得是在新聞里發生的一樣,可是當你眼睜睜的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在你面前倒下,而你卻無能無力,有的只有等待的時候,你會多么的無助。我又去讀了一遍張曉風的《敬畏生命》。是那么的頑強,也是那么的脆弱。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際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種子中有哪一顆成了小樹,至少,我知道有一顆已經成長。那顆種子曾遇見了一片土地,在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里,蔚然成陰,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
很多時候,面對命運的無助,我們還是不要活得那么明白吧。
就像《天道》里面的丁元英,他其實是個明白人,迷惑于自己的信仰,怕的是無人可解。弱勢文化里面的人都不能救,也救不出來。而我個人則是生長在弱勢文化中的強勢文化屬性,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
最近所有事情都撲面而來。讓我猝不及防。統統地都是那么無助。
一個大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好好的學生能變成壞學生,好好的人也能便能變態的人,但是我們不能歸罪于他們,因為他們一直都是弱勢文化,因為這個社會總是同情弱者的,而且在這種氛圍下,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弱者的文化屬性就應該被踐踏,而且弱者不覺得自己是弱者,而且還甘于被踐踏來產生快感。
就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小四,當他發現哈尼死了,自己的父親形象在眼中崩塌了,對女朋友絕望了,他發現所有的事情都改變不了的時候,他終于帶刀出發了。這個事情很值得我們深省。尤其是在我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貧富差距的迅速增快的時候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都一一需要解決。
永遠不要放棄追逐你想要的生活,因為上帝給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
對于所有的事情,我只想說,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不要放棄,就像老人與海的搏斗,與海的堅持。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這就是荊棘鳥的傳說。
我一直深深的記得這段話。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就怕你一個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