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言行塑造命運,在歲月的長河中,有諸多傳奇故事向我們揭示著人生的深邃奧秘,其中關于面相與命運的關聯,更是引人深思

在歲月的長河中,有諸多傳奇故事向我們揭示著人生的深邃奧秘,其中關于面相與命運的關聯,更是引人深思。正如古人云:“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個人的面相并非僅僅取決于先天的遺傳,更多的是在后天的修行中逐漸鑄就。裴度的傳奇經歷便是對此最生動的詮釋。

裴度,這位在歷史長河中閃耀著智慧光芒的人物,年輕時雖學識淵博,卻在科舉之路上屢屢受挫,屢試不中。然而,命運的轉折往往隱藏在不經意的瞬間。在上京趕考前夕,裴度懷著對未來的迷茫與期許,尋求一禪大師的指點。大師仔細端詳后,那一句“你嘴角的縱理紋延伸入口,這是短命之相,恐怕不能如愿”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給裴度的前程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

但裴度并未因此而灰心喪氣,他選擇了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踏上修行品德、廣結善緣的道路。這種不屈的精神和積極的態度,正是他內心強大力量的外在體現。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拾到了一枚價值連城的玉璧,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他堅守內心的道德準則,毫不猶豫地將其歸還了主人。這一善舉,看似微不足道,實則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為他的命運帶來了轉機。

不久之后,當裴度再次見到一禪大師時,大師驚訝地發現他目光澄澈,眉宇間透露出貴氣,于是告知他不久就有轉運的機會。而在隨后的歲月里,裴度果然得到提拔,一路升遷,最終官至宰相。這前后人生的巨大變化,讓裴度深感困惑,他忍不住向禪師探尋其中的緣由。禪師則以一句“不過是相由心生,境隨心轉罷了”道出了命運轉變的真諦。

裴度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道理:五官是父母賦予的,而面相卻是自己后天修行而來。所謂的好運、貴人與福報,并非憑空而降,而是自身的面相所感召。這一面相,并非單純指容貌的美丑,而是一個人內在品質、德行和心態的外在呈現。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追尋著好運與成功,然而,真正決定我們命運走向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修行。接下來,讓我們從養凈氣、養喜氣、養和氣以及養慈悲這四個方面,深入探討如何通過自身的修行來塑造良好的面相,從而感召好運與福報。

一、養凈氣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純凈與寧靜,猶如在喧囂的鬧市中守護一方凈土。聯合國公益組織曾做過一項發人深省的實驗:當一個女孩穿著沾著飯粒、臟兮兮的衣服在路邊求助時,路人大多冷漠避開,厭惡她的靠近;然而,當她換上整潔干凈的衣服,以清新亮麗的形象出現時,人們的態度則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這個實驗生動地揭示了一個現象:人們往往更容易被外在的整潔與純凈所吸引。而這種對外在純凈的追求,其實反映的是我們內心對于凈氣的渴望。

凈氣,并非僅僅指身體的清潔和衣物的整潔,更重要的是心靈的純凈。在生活的舞臺上,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的經歷宛如一部勵志的傳奇。他曾是眾人眼中的“衰仔”,追女孩會當眾出丑,跟人打撲克從沒贏過,還常常莫名其妙受傷。周圍人無情的嘲笑和命運的捉弄,讓他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淵。然而,當他在名人傳記中發現那些偉大人物在成功之前同樣經歷過種種挫折和霉運時,他的內心被深深觸動。

從此,他決定不再向霉運低頭。面對他人的嘲笑和貶低,他選擇一笑置之,將那些負面的評價當作過耳清風。別人對他寫作夢想的質疑和打壓,也無法動搖他堅定的信念。稿件不被錄用,他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堅信自己遲早會被好運眷顧。正是這種內心的純凈與堅定,讓他在困境中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

最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大二那年,他順利出版了第一本小說,為自己的文學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畢業后,他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才華,成為了知名的專欄作家,并在之后成功轉型為一名主持人,好運接踵而至。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逢喜事精神爽,但往往只有先安頓好自己的心情,保持內心的純凈與樂觀,生活才會隨之好轉。

在塵世中摸爬滾打,我們都難免會遭遇命運的冷遇和生活的荊棘。然而,一旦受了挫折就一蹶不振,稍遇不順就滿口怨言,只會讓負能量如影隨形,緊緊束縛住我們前進的腳步。相反,只有那些笑口常開、內心充滿陽光的人,才能在生活的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

正如古人云:“心凈則國土凈。”當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純凈的氣息,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會變得更加美好。萬事萬物之間都存在著引力,積極樂觀的念頭匯聚在一起,就會形成強大的感召力,吸引著好運和機遇紛紛降臨。因此,養凈氣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改變命運的力量。

二、養喜氣

喜氣,如同清晨穿透薄霧的陽光,溫暖而明亮,能驅散生活中的陰霾,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一個充滿喜氣的人,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用笑容迎接生活的挑戰。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如意。工作的壓力、人際關系的復雜、家庭的瑣事等等,這些都可能成為我們心情低落的源頭。然而,真正能夠主宰我們心情的,并非外界的因素,而是我們內心的選擇。

就如同那個曾經被稱為“衰仔”的人,他的生活一度充滿了挫折和失敗。但是,當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心態,不再被他人的看法和評價所左右,而是堅定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時,他的生活開始發生了奇妙的變化。他學會了用笑容面對他人的嘲笑,用積極的態度對待每一次的失敗,這種內心的轉變讓他逐漸擺脫了過去的陰影,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光明。

喜氣并非是盲目地樂觀,而是一種在困境中依然能夠看到希望,在挫折中依然能夠保持堅定信念的力量。當我們擁有了喜氣,我們就能以更加從容的姿態面對生活的起伏。在困難面前,我們不會輕易退縮,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戰,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

同時,喜氣也是一種能夠感染他人的力量。當我們面帶笑容,以積極的態度與他人相處時,我們會發現周圍的人也會受到我們的影響,變得更加開朗和樂觀。這種正能量的傳遞,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生活氛圍,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讓我們學會在生活中培養喜氣,用一顆樂觀的心去看待世界,用一份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相信在喜氣的陪伴下,我們的人生之路將會充滿陽光,好運也會不期而至。

三、養和氣

《禮記》中那句“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對于面相因果的認知。一個人的相貌,并非僅僅是先天基因的組合,更多地是其內心世界的外在投影。

和氣,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溫和態度,是內心寬容與善良的體現。當我們以和氣對待他人時,自己的內心也會充滿愉悅,這種愉悅之情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在我們的面容上,使我們展現出春風滿面的神態。反之,如果我們總是言辭犀利,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不滿和怨懟,那么這種負面情緒也會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臉上,讓我們顯得陰沉和刻薄。

魯迅筆下的“豆腐西施”楊二嫂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年輕時的她面容雋秀,只需笑盈盈地坐在店里,便能吸引眾多顧客登門。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她的內心被刻薄與貪婪所占據,對待他人總是冷言冷語,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當魯迅返鄉賣祖宅時,她妄圖趁機撈取便宜,卻未能得逞,于是便露出了丑惡的嘴臉,對魯迅進行諷刺和咒罵。此時的她,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明艷動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凸顴骨、薄嘴唇的刻薄衰老相,如同一個細腳伶仃的圓規。

楊二嫂的故事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的言行和心態如何塑造著他的相貌和命運。她的尖酸刻薄不僅讓她失去了他人的尊重和友誼,也讓她的生活每況愈下。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那些總是以惡言相向、心懷嫉妒的人,往往難以獲得他人的真心幫助和支持,在遇到困難時只能孤立無援。

相反,那些待人和善友好的人,他們就像溫暖的陽光,吸引著人們向他們靠近。當他們需要幫助時,別人會愿意為他們鋪路搭橋,盡力托舉。因為他們的和氣,讓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為自己的人生之路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就像植物具有趨光性一樣,人們也都渴望靠近那些能夠滋養自己心靈的人。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學會養和氣,用一顆寬容和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這樣,我們不僅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諧美滿,也能夠為自己積累更多的善緣和福報。

四、養慈悲

很久以前,那個專門從事雕塑妖魔鬼怪的手藝人的故事,至今仍令人感慨萬千。他的手藝精湛,卻在某一天驚覺自己的相貌變得兇惡古怪。這并非是五官的物理變化,而是內心的投影在面容上的顯現。當他向寺廟中的高僧求助時,高僧給予的解決方案并非是施展神奇的法術,而是讓他通過雕刻 100 尊佛像來改變自己的內心。

在這個過程中,手藝人不斷地研究觀音的神情、德性和表情,他的行為也逐漸發生了轉變。他變得更加謙和、淡然和善良,積極地幫助其他鄉人。當他完成這 100 尊栩栩如生的佛像時,他不僅完成了藝術上的挑戰,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內心的修行和升華。

此時,當他再次面對鏡子,他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相貌已經變得和藹、端莊。這個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心靈狀態和行為方式,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重復,會銘刻在臉上,形成獨特的面相。

正如周國華所說:“在漫長的時間中,一個人慣常的心靈狀態和行為方式總伴隨著他自己意識不到的表情。這些表情經過無數次重復,便會銘刻在他的臉上,甚至留下特殊的皺紋。”

我們再來看看高僧李叔同,他那慈祥寧靜的面容仿佛能讓人心境平和;國學大師南懷瑾,其眉宇間透露出的睿智與豁達令人敬仰;還有年輕時的張兆和,她的溫柔與婉約從眉目中傳遞出來。這些人物的面容無一不展現出內心的修養和品質。

畢淑敏曾經說過:“整容醫生的手術刀,抵不過天下另外兩把快刀。一把刀是時間,時間會沖刷整容的效果,就像雪堆遇到春陽,漸漸融化。還有一把更尖銳的刀,就是心靈的雕刻。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養出曠日持久的賞心悅目。”

溫柔慈悲,真的能從眉目中傳遞出來。當我們擁有一顆慈悲的心,我們的眼神會變得柔和,我們的笑容會充滿溫暖,我們的整個面容都會散發出一種令人感到親切和安心的氣息。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人和事。有時候,他人的苦難會觸動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產生同情和憐憫。而當我們伸出援手,給予幫助的時候,我們不僅能夠減輕他人的痛苦,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滋養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充實和強大。

溫柔會吸引溫柔,善良終會遇見善良。當我們養出一張慈悲的臉,我們就會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會發現,身邊的人會更加愿意與我們交往,我們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結語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面相的雕刻師。我們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在無形之中塑造著我們的命運。當我們能夠約束自己的言行,培養出凈氣、喜氣、和氣與慈悲之心時,好運的降臨便會成為水到渠成之事。

讓我們以裴度為榜樣,不被命運的挫折所打倒,始終堅守內心的善良和正義;讓我們學會養凈氣,保持心靈的純凈與寧靜;養喜氣,以樂觀的心態迎接生活的挑戰;養和氣,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養慈悲,用愛心溫暖這個世界。

相信在不斷的修行和努力下,我們都能夠擁有一張充滿魅力和福澤的面容,書寫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愿我們都能在這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用心去雕刻自己的面相,用愛去感召美好的未來。因為,人生的方向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藏在我們每一個微小的選擇和行動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83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72評論 3 422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47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0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0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0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4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8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4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