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互聯網是物理的,產業互聯網是化學的
一是游戲改變支付、電商、零售、教育以及更多行業。
二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融合創新。微信通過即時通信帶動更多的交易和服務,用戶在通信軟件上,可以享用購物、交通、音樂、支付、政務等功能,許多海外互聯網公司也采用微信策略,陸續加入更豐富的內容;
三是線上線下全渠道的互聯網創新。
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是“物理反應”,那么產業互聯網則是“化學反應”,新技術的紅利正在從消費互聯網領域轉向產業互聯網領域。
傳統產業升級=傳統產業+“ABC”
對于傳統產業升級的理解,我們的基礎觀點在于它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應當有長期資本和科技賦能的雙重助力。
以物流行業為例,無論是在怎樣的科技水平下,其商業模式的關鍵都在于“成本”和“服務”。誰解決好了這兩點,誰就能夠擁有最突出的核心競爭力。
需要看到的是,產業互聯網進程是在各個地區、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數字化程度參差不齊的前提下進行的,因此,智能時代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彌合不同產業、地區間的數字鴻溝。
最后,我們需要看到,傳統產業原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需要巨大的資本投入,并且無法帶來直接的投資收益,所以除了依靠政府政策引導和公共投入外,亟須秉持長期投資理念的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實現產業互聯網的“冷啟動”,讓更多行業受益于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