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都在熱議“清華大學一老師遭電信炸騙被騙走1760萬”這一事件。我一看到這新聞,心里就兩個反應。其一:這么好騙?其二:這么多錢?
于是我就把事件中的圖片發朋友圈,征詢一下大家的看法。讓我沒想到的是,大家一致的把目光聚焦在錢上面。對老師有這么多錢表示驚訝!
假設這個事件中,被炸騙的錢財不是1760萬,而是1760元。那么,吃瓜群眾大多都會更加關心事件的本身:怎么被騙的?為什么會被騙?如何防止被騙?等等。而不是去對受害人的各種猜測和爭議。
辣么,我到底想說什么呢?
數字會讓我們誘騙我們的思維,迷失我們的目標,令我們脫離正確的軌道。
就像現在很多微商課程,如何你沒有自己的主見,完全按著他們的思路走,你會發現自己被一路牽著鼻子走到了危險的處境。
其中誤區之一:拼命加人。
微商課程上,老師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對你講她的微商經歷,從家人的不認可,到慢慢有了自己的團隊,再到最后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其中絕對少不了,每天不停的加人,晚上忙到兩三點才睡。兩個月的時間加滿了5000多人的微信。
誤區之二:拼命刷圈。
某些微商課程上會直接跟你說,每天發圈少于十條以上的朋友圈都是不合格的。一定要多發,不發別人怎么能看得到?還舉出例子,你看你的好友沒有5000也有2000人吧,發一條朋友圈,不到一分鐘就被刷到后面去了,別人怎么能看得到?
然而,當你的好友數量從500人到5000人;當你每天發圈從5條變成15條。你發現,發15條和發5條朋友圈,所帶來的業績沒有什么區別;好友數量從500人到5000人反而給你帶來了迷茫和焦慮。
這究竟錯在哪里?
看完清華這個事件后,我領悟到:因為追求數量而迷失了目標。
拼命加人?然而你的精力是有限的,好友數量多了,你自然照顧不過來。500好友的時候,你還能從容的跟好友點點贊,評論和互動一下。雖然只有500人,但這500人卻對你有印象。當你加到5000人的時候,基本上好友里已經大半是微商同行。微商互相屏蔽,有不少做的還是同類產品。那么和他們的互動基本為零。更糟糕的是大量的朋友圈內容淹沒了最初的500好友的信息,你連最初的500個好友都沒有了互動。
拼命發圈?你每發出一條朋友圈,是引起了好友的好感還是反感。這很重要!因為不關你的精力有限,好友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當你發圈從每天5條到每天15條的時候,那么內容的質量肯定會下降,因為當初的5條基本上是屬于原創,原創的內容花時間,但容易引起同感和評論;如果每天發15條的話,全部原創肯定太花時間,于是就出現了很多復制粘貼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正是讓你的好反感的地方。
我是蘇劍峰,我是2016年4月份開始做微商的。根據我的零售經驗,我80%的顧客都不是微商,微商真正去買你的產品的畢竟還是占少數。當然,如果你的產品特別好!微商好友用來招代理要比零售強。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