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4天,加油!
初中時候把一摞高高的雜志書翻來翻去的看。暑假看、寒假看。最后每次看到書的封面知道這本書里那一篇文章是我喜歡的、哪一篇文章是我不喜歡的。
高中學科越來越多,沒想過讀課外書。也不覺得讀課外書是剛需,是精神需求。
大學,學校只有一個又小又舊的,幾乎沒有同學踏入的圖書館。
畢業工作后,開始零散的讀一點書。常常讀完也就完了,好像也沒有學到什么東西。
前段時間開始在簡書上更新500字,覺得肚子里沒有墨水,每次沒有素材可以寫。看到別人的文筆那么好,也四處搜索怎么可以寫好文章,眾說紛紜,有人說每天需要背一點優美的詞句段落。我相信了,因為他這樣做,最后就成了簡書的作者。再加上以前在學校時候老師總讓我們背課文。我便決心每天背一句話,或者一個段落,抑或是一句名人名言。
遣詞造句的文章常常讀起來讓人抓不到文章的靈魂,僅僅是好詞好句。好像只是堆砌文字,華麗的辭藻讓人很有距離感。
我不知道該怎么讀書,也不知道該怎么練習寫文章才能算得上好文章。偶然的機會報名進入一個精讀訓練營。他昨天的免費分享課極其喜歡。
其一,分享讀什么。普通人,公認的經典與多種興趣相伴隨,保證品質,建立知識體系。防止急功近利。
其二,不應該怎么讀。盲目死記硬背,做到留意而非記憶;光看熱鬧不走心,應該多與顯示生活溝通,啟發投射心路歷程。
其三,應該怎么讀。情感散文,需要注意語感節奏,注意細節刻畫,注意境界引入。觀點類雜文,需要注意見解,思維及觀點角度、自己可做個性化標示。小說,敘事線索與詞庫豐富。詩歌,背誦,摘抄。
該取消關注一些微信公眾號了,也該更新認知與閱讀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