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1No121
0705-0730用時25分鐘字數1030
我們總是會因為過去的一些行為而后悔,如果做的是另外一個選擇也許就比現在好很多,那條沒有被選擇的路,真的就如你所想嗎。
我們為什么會后悔?
現在的你有這樣的想法是建立在你原來的選擇之上,加上原來的選擇過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并且有類似的事情類比的情況下,你會后悔,會覺得,是因為當初的選擇,才導致了現在的后悔。
只不過,這樣的后悔情緒源于何處呢?我們其實都有一絲自戀情節,總覺得我們對我們周圍的事情有一定的掌控感,我們在后悔的時候其實是在不滿意自己當初的行為,沒有將自己的那個部分做到不可挑剔,至少自己看來沒有做到盡力。
然而我們還會有另外一種類似的情緒叫做——失望,失望的不同之處在于,是對經歷過的事情的一種無力感,是因為那些我們不能夠改變的事情的無助感,但對于自己的那個部分你有盡到自己的努力,能夠通過自己的這一關。
我們對于這兩種情緒的感知是相似的,只不過,相對于后悔,那些感知失望的人更容易翻篇。
總是有后悔情緒的人如果再來一次會更好嗎?
你現在的后悔情緒通常都是建立在經過的一次比較上面的,你會拿現在的情況和假想中的可能的結果做比較,結果是現在的情況略遜一籌,所以你出現了后悔情緒。
然而,你現在的判斷和經驗是通過這次選擇以及之后發生的事實共同堆砌起來的,也就是說,如果重新回到過去,你依舊是未升級版1.0的你,做的決定還是一樣的。現在的你是過去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的組合少一個都不行,也就是說,回到過去的你就沒有了現在的經驗和判斷力。
就算你做的選擇不同,現在你假想的另外一條路的情形就是真實存在的嗎?人們通常只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并且以為我們知道的事情就是真相的全貌,然而并不是這樣的。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假想就是因為你知道有跟你類似的人做了不一樣的決定,但現在人家的那條路在你看來不錯,你有了這樣的對比之后才覺得,當初的決定不對,后悔。首先,將其他人的情況后果類比到自己身上本身就是需要推敲的思維模式。其次,假想的結局你將忽略許多現實的細節,你沒有辦法真正的體驗另外那條路的三維感受。
那么,后悔之于我們有什么作用?
當然了,我們產生的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后悔能讓我們更深刻的意識到自己身上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的成長正是建立在每一次的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之上,后悔也是我們改變的契機。
另外一方面,使我們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做到最好,就算盡了自己的努力還是不行,我們不至于后悔,因為剩下的是我們不能夠控制的事情,我們頂多失望。你可以失望,但別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