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白云深處,茂林修竹之間,有潺潺清泉。沿溪旁曲折石徑蜿蜒而行,見未知名之花草,于幽谷間怒放。吾等凡俗,雖離一花世界之境界何止千萬里,亦心曠神怡,有飄然出塵之感。
? ? ? ? 拾級而上,不經意間,觀“佛境”之牌樓,旁立石碑,刻書“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乃六祖所做。入佛境,即見石刻“即心是佛”,乃明心現性,見性即佛之意。
? ? ? ? 繞過石刻,為放生池,池中有龜蛇靜之石雕,放生的魚和龜則莫計其數。左有廊橋幾曲,亭臺樓閣若干,右立“能仁寺”山門,有善男子善女子魚貫而入。
? ? ? ? 入得山門,乃無塵境界。吾等凡俗,塵心未去,卻是無法企及。
? ? ? ? 如是兜兜轉轉,待出“佛境”牌樓時,上書“回頭是岸”。彼岸是岸,此岸亦是岸,然吾等凡俗,常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之感慨,乃求之不得之苦也。古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種瓜得豆,種豆得瓜是否已經實現吾不得而知,唯有多思一二,少思八九矣,能仁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