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的我,是一個用淘氣、貪玩這些詞語都無法描述的孩子,總是東張西望、毛手毛腳,沒有片刻的安寧。但是,活到現在我才發現,那時候的自己,大概正是我最喜歡的自己。
因為到后來,漸漸地,我變了。我變得喜歡自己一個人,我不再和附近的小伙伴們一起跑去玩,我對外面的一切都不再感興趣,我只愿意自己悶在屋子里,有玩具的時候會自己鼓搗玩具,沒有玩具的時候我甚至會拿著幾管筆和幾片紙在角落里擺弄。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開始看書。現在想想,自打上大學以來,我看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課本,偶爾會去圖書館翻翻雜志,完完全全沒有任何的積累。反而是小的時候,我看了很多,積累了很多,也充實了很多。
記得就在小學的時候,在同學那里借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前三部,那時甚至還不能把所有的字都認全,但是卻有著深深的癡迷,看到著迷的時候都會在上課的時候偷偷把書拿到桌面上,再把課本蓋在上面,一行一行地看,一行一行地再把它蓋住。
后來纏著媽媽給我買后面的幾部,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真傻,書店的老板娘完全用一套正版的價格賣給我一套盜版的,當時我和媽媽都不懂正版和盜版的區別,在我的百般不舍下媽媽就買下了那套書。后來當我長大了一些,還會不時地感慨當初怎么那么擰,看到那套書就不肯走了。
不過那個時候還沒出最后一部,我就把前面的這幾部反復地讀,當時基本就能做到把情節給復述下來了,并且一直都用自己泛濫的想象力去腦補以后的情節,就像小時候那樣,把里面的每一個人物當成了手里的筆或者紙片放在腦海里操控。
后來苦等最后一部的出版,天天跑到樓下最近的小書店去詢問,到現在我還記著買到最后一部時的情景,我抱著最后的那一部,心里的感覺是再也體會不到的,就算現在抱著6S都不會有的那種喜悅跑回了家,那時候也還小,一直看到很晚也沒完全看完,就把書放在枕頭旁邊睡了。不像現在,打個游戲經常熬到后半夜。第二天早早地醒過來就把書拿過來接著看,什么也不顧。不得不說,最后的劇情和我之前一遍又一遍腦補的是完全不一樣,但是我一直這么覺得:能夠寫出讀者完全猜不到的情節,能夠把劇情的走向設計的合理而又讓讀者意想不到才是我所認為有能力的作家。
后來上了初中,那時也不流行什么青春言情、修真玄幻類的小說,更沒有電子書,那時我們的課外書就是各種名著,國內的、國外的,古代的、近代的。大家三五成群,嬉戲打鬧,我卻依舊不再合群,整日沉浸在那些課外書當中。
那時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作家,總幻想著自己能寫出一部部完美的作品。當時和初中同班的兩名同學關系很好,興趣愛好也很相同,我們一起相互鼓勵,沒事就在稿紙信紙上寫一些自己覺得算得上是“作品”的東西,互相傳閱。長大了一點,偶然間從家里翻出以前寫的東西,啞然失笑,我覺得小學寒暑假學校硬性要求的那些假期日記應該都比我的那些“作品”要好。后來可能是我們都是那種“三分鐘熱度”的人,寫了幾天就相繼沒有動力而放棄了。
可是心里一直還是有著這個想法,可僅僅在口頭上互相鼓勵,再也不想動筆,總覺著一切想起來很容易,但實際動手就沒有了耐心。現在的我給自己的定義也是這樣,一個最沒有毅力,什么都不肯堅持的家伙。慢慢地,雖然我的閱讀仍會繼續,但是對于寫一個屬于自己的故事卻不再有熱情。后來又找了許多個借口,我不愛寫字啦、學業越來越重啦,總之就是在原地不停地徘徊。
可是等到高考過后,過上大學閑散無憂的生活,按理說時間精力都很充沛,正是追逐自己夢想的時候,我卻依然沒有動力,寧可過著甚至都有點空虛的日子,也不肯去殺下心來去為自己拼一拼。我經常會感覺遺憾,可我早就養成了厚如城墻的惰性,感覺自己就在墮落著。
也許我注定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也許我注定就是個被惰性打敗,終日不見陽光的人?我甚至都肯定了這一點。
過完了我二十歲的生日,我漸漸開始回顧我的過去,我發現除了遺憾就是遺憾,除了后悔就是后悔,我突然感覺之前的二十年有種白過了的感覺。也就在那時,我才萌生了改變的想法。
暑假的時候,我聽從了媽媽的建議,報名去考駕照,那時應該算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小到大我一直都走讀書的道路,一直都是靠腦袋混日子,知道自己肢體不是那么協調,也不覺得那會對我造成什么麻煩。結果學車的時候,起初的兩三天,基本上把教練氣個半死,我自己也在不斷地打退堂鼓。我整天和媽媽嘮叨,我不想要駕照了,我不想去練車了。那些日子可以說是我對我自己完全的否定,什么長處沒有,什么事也做不好。
后來我硬著頭皮堅持了幾天,慢慢找到了手感,再后來開始得心應手,連教練都不再對我愁容滿面,考試前一天還欣慰地對我說:“咱們這個班里,你是進步最大的了。”當時我想的不是關于學車這一件事,我想的是如果我把我認為我堅持不下來、不能搞定的事再多堅持那么幾天,再堅持那么幾天,那么一切是不是都會不一樣。
然后,我就開始改變。前幾天我和幾個朋友去滑雪,在平地上完全找不到感覺,我的第一反應是“我是不是花錢找罪來受了呢”。后來耐不住性子和朋友一起去坡上找感覺,當時走到坡上,我的第一反應是暈,因為我從小就恐高,而且恐的厲害。可是一想到今天什么收獲也沒有,白白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我一咬牙和兩個朋友一起沖了下去。然后,就摔了。如果要是我自己腦補,我應該不會再去玩了,直接給自己個定義“我不擅長它”就好了。但是我沒有,當我真真正正的摔了之后我覺得我在慢慢找到感覺。我沒有失望,而是一邊笑著,一邊和身邊的朋友繼續去練習。摔了三次,第四次開始,我就不再摔了。
所以自打學車考駕照和滑雪這兩件事結束之后,我覺得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所變化,我不再對新鮮的事情唯唯諾諾,也不再對以前沒能堅持下來的事情繼續找借口,我開始想要努力。
我知道我的閱讀量可能還遠遠不夠多,我的文筆還遠遠不夠好,甚至我寫東西的邏輯都遠遠不夠通。但是我覺得,我又不是打算今天準備加油,明天就做到完美。我還有時間,我還可以改變。我知道現在的我還不夠完美,但是我覺得我要給之前荒廢了的二十年一個交代。
也許這是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