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DISC四周年生日,很開心自己能參與到生日大聚會中,我在2018年做的最正確的決定是年末加入DISC大家庭,DISC就是愛的海洋。來,就對了。
今天是四周年第一天,十位DISC社群榜樣進行分享,滿滿的干貨。
趙冰老師.F67-當閱讀遇上演講:讀書高手必備的神技能
趙老師說,教是最好的學,聽書不如講書,輸出倒逼輸入。我之前也很困惑,怎么學了那么知識,為什么就是用不出來。現在想想,我僅僅只是把知識學了一遍,我有分享嗎?我有把別人講明白嗎?我好像只是自嗨了一把。聽書也是,我去年在得到上聽了200多本書,現能回憶起來的沒有幾個知識點。方法錯了,往往會事倍功半。讀完一本書就可以了?你能分享出來嗎?你能去踐行嗎?趙老師說:“讀到+說到+做到=得到”。聽了那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不是道理不對,而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趙老師說要在公開場合做出自己的承諾,那你違約的幾率會大大降低。我去年立了好多的flag,到年底盤點的時候,達成的目標很少。羅胖每天一分鐘的語音陪伴了我們一千天多天,羅胖曾說過想放棄,但一想到有一千多萬用戶的關注,自己不能輕易下船。“把戒指丟到柵欄的另一邊”,接下來對于自己的計劃和目標,我會在朋友圈公布,讓大家來監督我,我覺得如果中途放棄,自己丟不起這人啊。
老秦老師.F37-如何打造一門爆款課程
老秦老師的《工作型PPT應該這樣做》我去年學完了。我也好奇吶,老師的課好有魔力,我竟然一集不落地學完了,今天終于找到了答案。
老師說線上學習課程有三大痛點:學不完、記不住、用不對。哎呀,就是這么個理兒。針對學不完、記不住,老秦想到了“跨界”。《明朝那些事兒》每一節的最后,都會留下一個大懸念,讓讀者忍不住讀下一節,同樣,下一節還是這樣設置,讀者就不知不覺地讀完了。嗯,當年我也是這么讀完的。老秦就開始模仿這本書的打法,在每課最后都放了大懸念,引導學員學習下一節得課程。老秦借鑒《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利用諧音的方法,把知識交付的難度降下來,讓學員更容易把知識點記下來。
“跨界”真的是一個好方法,本專業知識體系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去其它領域找答案;工作上遇到難題時,也可以利用跨界的思維去解決。我們社群一直強調“凡事必有四種解決方案”。
針對“用不對”,老秦說傳統的教育有七大環節:“教材、講解、環境、答疑、作業、實踐、獎賞”。那線上的課程難道就不應該遵守這樣的環節嗎?老秦也是這么做的,最后取得了好成績。想想自己,之前學習有時候太追求捷徑了,沒有按照規律來學習,就像教育的七大環節,少了一環效果就很差。慢慢來,比較快,學習這件事得要下笨功夫。
老秦說沉下心來,專心打磨課程,幫助學員進步,把口碑容器一點點擴大,時間會和我們做朋友的。我們做事何嘗不是這樣呢?
胡鋼老師.F21-員工快速成長
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說41歲開始學習法語,然后花了3個月時間,能夠聽說讀寫,花了5個月,就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自如法語了。老師說,那段時間每一刻都在學習法語,背單詞,看路標,與人交流,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極致踐行者。記得有一篇報道說一個收費站被裁撤了,36歲的女收費員嚎啕大哭“我除了收費啥也不會啊”。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怕什么時間晚,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開始。
老師說快速成長= 意愿X挑戰X行動。一項目標制定,得要是自己有意愿去達成的,比如可以是助力工作,可以是幫助自己成長,要把這個目標的重大意義寫出來;而且這個目標得要有點挑戰,我們常說不能呆在舒適區;最后,目標要落在實際行動上,堅持行動,并且要在過程中堅持反思和反饋,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每天記下自己的進步,離目標近一點點。
蕭萍老師.F43-30歲的職場逆襲
蕭萍老師分享了自己的職場經歷,并給出了三個錦囊。
錦囊一:價值觀梳理。從13個價值觀中,首先篩選出8個自己認為合適的價值觀,然后在其中篩選出3個最重要的價值觀,去踐行。有時候多了不一定好,就像目標制定,我要梳理自己的目標,把對自己最重要的三個目標梳理出來,然后專注去踐行。
錦囊二:學習永不止步。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得要不斷地去學習,首先找到自己細分領域,深耕下去,成為自己的貴人。憑著扎實的技能,我們很可能就會遇見貴人,那些資源就會自動向你靠攏。正所謂“人叫人千聲不語,貨叫人點首自來”。
錦囊三:D自己一把。蕭萍老師在自己要認慫時,D了自己一把,換了一份新工作,做了好講師大賽評委,做主題峰會分享嘉賓。我有時候在想,自己很多時候會認慫,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能不能D自己一把,怕什么,試一下又會怎樣。
俞亮老師.F35-培訓師從0到100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既生瑜何生亮”培訓界的汪涵-俞亮老師。整場下來,笑聲最多的就是俞亮老師咯,行走的段子手。
何為0,何為100,0就是:“0認知,固有的知識會害死你;0關系,完全不知道課從哪里來;0名氣,全世界誰也不認識你”。100就是:“一年100天的課量,學員100分評價,100天成長”。培訓師在常人的眼里有著光鮮的外在,常年出沒在機場、高鐵站,其實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艱辛,只是外人不了解。
俞亮老師說要提高自己的專注度,不要追求那么多的斜杠,斜杠是要能賺錢的,我們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細分領域,然后去深耕。自己之前也定了那么多的目標,得要做減法,自己得要專注。
孫魚洋老師.F38-當培訓遇上戲劇
孫老師是坐凌晨4點的飛機從北京剛飛回來的,一刻不停就趕到了會場,很辛苦。我們還在抱怨自己忙和辛苦嗎?比你成功的人比你還努力。孫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03年去美國做訪問學者時,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戲劇模擬,回國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跳出固有的思維圈子,開始開發戲劇課程,即做“標準化病人”,幫助醫生模擬訓練。這一跳,孫老師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向。我常常也在想,我們局限于自己的圈子和思維,有時候很難有突破,有時候去圈子外面看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時間。這也就是老秦老師說的“跨界”。
張寧老師.F61-賦能者思維
“每一盞燈,都有溫暖城市的夢想”,我好想在上海能遇到這樣的便利店,這就是我們張寧老師開的便利店,張老師用八個月的時間,融資20億,業績是過去三年的總和,大牛中的大牛。
何為賦能,賦能就是賦予決策的權利,讓它們參與進來。比如一些社群,讓會員參與到社群的運營,做一些職能助手,舉辦一些活動等。海峰老師也舉了一個例子,之前四周年慶典原本華東場是沒有的,直到12月16號才決定舉辦。之后,小芳姐統籌一切,俞亮老師負責榜樣分享,刀客老師負責燈塔演講,劉峰老師負責商務方面,還有其它的社群伙伴出著自己的一份力,為周年慶添磚加瓦。如你所愿,呈現了一場美輪美奐的周年慶。
張寧老師還分享了“POA(Power of Action)”的概念,即POA=P.A/O,“P”代表伙伴,“A”代表加速度,“O”代表目標。做一件事情,需要伙伴參與進來,得道多助;還需要加速的方法,不能止步不前;然后目標之間一定會有沖突點,我們這個分母一定要小,就像前面幾位老師分享的要專注。老師就是這么把事情做成的。“大橋是對車的賦能,車是對人的賦能,人掌握方向盤”,最后老師推薦了兩本書《賦能》、《刷新》,之后自己得要買回來好好去學習一下。
文刀老濕老師.F38-把學習社群帶入500強,我們做對了哪些事
文刀老師剛上來就拋上了一個問題“B端社群很難做,難就不做了嗎”。老師借用羅胖的跨年演講說:“對于做事的人來說,難就不干了嗎?對不做事的人來說,難不難與他們有什么關系”。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難就不干了嗎,不能啊,如果事事都順利簡單,說明你在舒適區,有了困難,你得要去克服困難。
老師真誠詳細地分享了社群的玩法,其中有一張是密密麻麻寫著三周每天要開展的活動,原來你以為的理所當然背后其實有一整套東西。我們所看到的的世界,就是我們以為的世界。你得要參與進去,拔高一兩個維度,才能進一步看清事物的本質。就像光哥說的,你只有自己親自做了一次助推,一次班班,一次團團,才能深刻了解DISC背后的玩法,才能深刻了解DISC為什么能聚齊四千多人,成為一個溫暖的海洋。
孫小米老師.F67-你的社群,價值百萬
孫老師是剽悍江湖的首席運營官,傳說中貓叔的助理。對于貓群,我是有一點了解的,我也是社群的一員。最大的特點是申請的時候不能光是給錢,你得要到發郵件,得要經過篩選才能進入。這一步做好了,孫老師說后面的運營就比較簡單。貓群里面也是一群愛學習、愛利他的學員,原來是有高的門檻。貓群還有一個特點是出奇高的打卡率,這里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剽悍老鐵”,打卡采用軍事化的管理,有連隊、有排、有班級、有同桌,每天都會有老鐵參與到社群運營上。結束后,還有復盤總結,老鐵的收獲一般都會很大。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確實能發現不一樣的地方。我今天算是完全了解了貓群背后運營的邏輯,豁然開朗。
夏永濤老師.F28-利他的社群助推你我
夏老師說,繪本館經過18個月,平臺已入駐800家,培訓超過500多位館長,完成3000萬的天使融資,很厲害,怎么做到的?利他!
夏老師從榜樣那里學到了利他,利他不是給別人你以為的最好,而是給別人想要的。比如別人想要一個蘋果,而你卻給了一箱梨。就像DISC課程里講的,認識并不等于了解,我們要提高對人的敏感度。夏老師還有一個愿望,就是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伸手就可以夠到書的童年,他也是這么去做的,建立媽媽群,超過100人就送圖書館;幫助孩子記錄聲音,用聲音來記錄孩子的成長,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十位榜樣的分享有太多的干貨了,以上只是我自己Get到的一些點,希望對大家有一點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