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回顧與完成情況
001? 讀書兩本
本來這個目標定得就有點低,跟別人比起來實在太少。原因依然是沒能養成習慣,碎片時間刷刷頭條、看看簡書,用手機閱讀,這本來就很容易受到干擾。書,未開封的還有好幾本,接下來的著重點,應放在如何養成閑暇時間看書的習慣。書籍隨身攜帶,手機信息定期查看、回復即可。
002? 寫作開始日更
上半月,零零散散只寫了五篇。下半月,新江湖組織百日行動,我希望在團隊的影響下實現日更,定期輸出。從11月16日開始至今完成14篇共計15126字,這都是被逼出來的。不過,這種感覺也不錯。
期間,也遇到過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寫的時候,肚子里的墨水都倒完了,不喝多一些怎么能倒出來?畢竟輸入太少了。也碰到過一天忙忙碌碌下來,到了該睡覺的時間還沒打卡的時候。為了不斷更而落下遺憾,還是硬著頭皮寫出一些碎碎念,雖然有點湊字數的感覺。但是“先完成,再完美”嘛,我這樣想。沒有把寫作養成習慣,怎么談寫出更好一點的文章?
當然,《知識變現》里談到寫作的問題,秋葉大叔是這樣說的:
第一個密碼不是多寫,而是確定寫作的質量標準,有條件的量變才能引起質變;第二個密碼依然不是多寫,而是多看;第三個密碼依然不是多寫,而是多想。這也是指導接下來寫作的一個思路。
003? 自媒體平臺運營
我很佩服公眾號的大V,堅持日更高質量的文章(不排除有團隊的輔助,但我相信一定有一個人堅持更新的時候)。而看看自己的成績,實在是不堪入目。表面原因是沒有時間去編輯、發布和推送。但實際上自己是有畏難情緒的,已經有簡書上的稿子,挑選合適的進行修改并搬到公眾號并不難,真正操作過也知道并不會花費太多時間,但就是沒能堅持下來。潛意識的原因是感覺自己的文章寫得不夠好,不敢推送。
如何克服這個問題?可以參照行動營百日行動一樣,找到跟自己同頻的好友,互相督促;也可以用清單的形式將如何編輯的流程明確下來,提高效率,減少畏難情緒;或者向哈默等多平臺寫作的老師學習和請教,掌握方法。
004? 跑步
這個月并沒有將跑步作為必須完成的目標,而是選做,完成的數量反而比之前定下目標的還要好。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壓力,另一方面是因為月初參加了一場25km的超半馬。
這次長跑沒做什么準備,前期的拉練計劃完全沒有,上個月沒有跑步的記錄,所以跑得特別辛苦。前面十公里還不是什么問題,超過15公里之后,同行的人越來越少,心里的疲憊感越來越強,剩下幾公里的路程,甚至停下來走。這讓我意識到,平時不鍛煉,到了緊要關頭,是很難有好的結果的。
跑完那兩三天,大小腿都依然酸痛,我請教了一位朋友,問如何更快恢復。他告訴我堅持每天跑一跑比完全停下來休整更好。于是接下來幾天,我也爭取時間去跑步,很快也就恢復狀態了。
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投資,這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夠做到的人并不多。
在跑完超半馬之后,一位朋友把我拉進了個跑步群,里面有很多牛人,有動不動一天一個半程馬拉松的人,有堅持每天五公里的人,也有每天步行1萬步以上的人,這對我都是不同程度的激勵。
005? 分享/課程
這個月利用跑步的時間零散聽了幾個課程:
茜喵的《如何利用優質社群實現個人成長》,讓我更加肯定團隊的力量對個人成長的推動作用,要逐步明確自己的標簽,在社群中不斷打造個人的影響力。amyshen的《復盤,讓成長看得見》,讓我清楚,通過有質量的復盤,可以了解深層次的原因,可以更好地制定針對性措施,以便提高效率,加快成長。顏懸哉的《1小時輕松讓你的寫作不再犯難》,讓我明白寫作素材處處都有,需要仔細觀察,還需要認真思考。易仁永澄的《每個人都可以實現目標的好方法》,讓我初步懂得目標管理的要素以及DISC的簡要分類。水湄物語的《人人有用的零基礎理財入門課》,讓我知道了貨幣基金的一些規律等等。
比較完整地聽了這幾個課程和分享,得益于經常跑步。同個時間做兩份事情,這就是提高效率的一種方法。另外,只有將在課程中學到的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才是真正有收獲。例如這次的復盤,有框架,內容比較完整;目標管理的制定,能夠給12月份的計劃做指導等等。
二、大事件反思復盤
001? 公開課
月初,學校組織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我也需要準備一節公開課。課題在一兩個星期前確定下來,我開始著手準備。結合高考考綱、考試題目,以及網上的一些教案進行參考編寫,梳理上課的思路。在這個備課過程中,我深受女朋友的影響。
為了備好一節關于“宗教改革”的課,她閱讀大量書籍,下載很多論文,還到天主教堂去親身體驗和感受。不僅如此,也請教了多位老師,反復打磨逐字稿。我看著她的認真,實在心有愧疚,也盡量努力一把。試講,梳理修改逐字稿等等,到了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有點緊張,思路還不夠清晰,時間把握得不夠好。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了高三的課之后,對高一學生的學情把握不透。原本設計的幾個問題,并沒能在課堂上及時得到正確的反饋,因此推延了一些時間。另外,更多是因為教學功底不夠扎實。
了解受眾,了解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做出有利于受眾,受學生歡迎的產品和課程。
002? 運動會接力賽
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工4×100男女混合接力比賽,獲得第一名。賽前兩三天,我們自發進行交接棒的訓練,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比賽前,在八只隊伍的實力對比中,我們預估前三名是有的。最后一棒我拿到之后,直沖向終點,甩開其他人估計有十多米。比賽后回看慢放的視頻,除了前三棒的選手速度快之外,交接棒很順利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接力賽考驗的不止是個人的實力,更多是團隊的協作和配合。要讓1+1>2,關鍵在團隊中要激發每個人的潛能,找到每個人的最佳位置。
003? 剽悍行動營第五期
本月,開始了剽悍行動營在2017年的收官之作,很榮幸成為第五期的指導員。從六月份的第一期到現在,經歷了五期,每一期都讓我有不同的收獲,十分感慨??傁敫兄x很多人,是貓叔讓我們相遇,是娜兒讓我學會很多技能,是好多小伙伴(能遼、藍天、amyshen等等)一直給我鼓勵,是好多牛人大方給我指導。第五期,讓我也開始接觸一些新的東西,學著每天復盤,學著收集群精華,學著挖掘學員的潛能等等。
當然,要做得更好,就必須在這其中投入一定的時間精力。這是目前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好的一方面。而這方面,又涉及到自我管理的問題。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擺在面前,在行動營呆了五期之久,暫未能找到自己的專長。不知道這一期,能否讓我逐漸想清楚這個問題呢?
004? 自我管理
本月的自我管理經過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一個星期,還沒有制定11月的計劃,沒有其他事情干擾,過得比較隨意;第二階段,通過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了些許啟發,利用周計劃規范自己的生活學習,同時,請教V先生,制定了個人使命宣言,第二個星期過得比較充實。第三個星期開始,增加了第五期的預備營的部分任務,加上沒有及時制定周計劃,以及寫作日更的計劃,一下子事情太多,難以取舍。也難免會產生焦躁情緒,而致使效率底下。
自我管理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借助貓叔說的那句話——每天都必須特別認真地活著。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稍不注意,時間流逝,才華盡失,很快落后于千里之外。
自我管理的三個要點:牢記并不斷重復個人使命或人生準則;將目標置于顯眼的位置;每天的復盤計劃不可少。
005? 人生準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提到的個人使命宣言,讓我想起了V先生分享中談到的富蘭克林的13項修養要則和曾國藩的日課12條。每天對照著檢查和提醒,讓自己過有原則的生活。于是我也嘗試制定了自己的十二條人生準則。梳理自己的根本大法的過程中,更能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在一些選擇面前可以減少猶豫的時間,可以更加坦然。
制定之后的那幾天,特別清晰明確,所以自我管理做得好,但后續幾天沒有強化,很快就拋之腦后。我想,可以參考V先生的“每日十五問”,分別在晨間朗讀人生準則,明確目標,在睡前回顧反思,利用問題清單進行個人梳理。學習這種方式,讓每天進步一點點。
三、總結心得
001? 個人成長(寫作)關鍵在于閱讀。如果有一種能力能夠通過杠桿撬動其他能力的話,我想,那就是閱讀。
002? 健康的身體就是最寶貴的資本。早睡早起日常鍛煉很重要。
003? 借助優秀團隊(平臺)成長,加速度更快。
004? 為自己立法,不是約束,而是自由。
005? 復盤,是讓自己減少彎路,提高成長率的好方法。
四、12月計劃(初稿)
001? 讀書四本(參考書目:《躍遷》、《進階》、《顛覆平庸》、《斜杠青年》、《朗讀者》等)
002? 寫作日更共31篇
003? 自媒體:個人公號和頭條號各自一周3更
004? 初步確定個人標簽三個
005? 跑步累計25km
期待十二月份,與更優秀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