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任務是孩子幼時與他們關系親密,孩子長大,母愛就得體退出,把生活還給他們。年幼時與孩子親密,不代表沒界限,處處包辦。因為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需要被尊重被呵護。
? ? ? ? ? ? ? ? ? ? ? ? ? 一
有些媽媽就自動代入孩子的感受,缺乏同理心,讓孩子感覺很無奈。比如下面這個流行很廣的例子:秋高氣爽,二十來度的天氣,幼兒園一位小姑娘卻穿著羽絨服,面對好友們不解的目光,小姑娘幽幽地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這事說明家長沒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既沒有同理心,也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女兒喜歡踩水坑就一定不對嗎?能不能像豬媽媽一樣讓孩子穿好靴子再去踩水坑呢,也不會把褲子搞臟吧?劃清界限,尊重孩子,考慮孩子的感受,是家長應該做的事,可我們有時反其道而行之。
? ? ? ? ? ? ? ? ? ? ? ? 二
有一次,我?guī)畠喝窍氯ネ?。我發(fā)現十度左右的天氣,大家都穿三件套,只有一個約八歲的女孩只穿一件單襯衣。我就問她:“為什么你不多穿點衣服?不不冷嗎?”女孩嘆了口氣,無奈地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不冷”。
八歲的女孩,媽媽如此對待,不但沒相信孩子的判斷能力,也看輕了孩子的智商。過猶不及,都不合適。我還見過一媽媽管制太過,就是下雨天送把傘,她女兒都一臉不快。界限不明,孩子容易逆反,對成長不利。不如多想想如何約束自己,還孩子一片自由天空。
? ? ? ? ? ? ? ? ? ? ? ? 三
小云記憶說六七歲時,經常褲子穿不太整齊,里面的秋褲外翻。她爸媽看見了,反應特別不一樣。她媽總說,你這么大了,怎么褲子都穿不好呢?她爸說,孩子快過來。他就伸手幫忙把褲子理得很整齊。
因此,她每次都不太愿意跟她媽說話?,F在想想啊,主要是因為她不懂界限。小云已經做不好了,你要么不管,或是動手幫我。光說不練既不能解決問題,更損害了她的面子,我當然不樂意了。小孩自尊心更強,更需要指點,而不是指指點點。
? ? ? ? ? ? ? ? ? ? 四
有個初中女同學,她跟我說過一件事。因為住農村,家里有供兩人同時使用的廁所。她上初中了,她媽在這方面都不注意。她說一上廁所,就算她在里面,她媽媽也不管不顧,打開門就擠進來。
小便也就算了,有時她大便媽媽也進來。她真的特別不好意思,特別煩惱。無論她怎么跟媽媽說要尊重隱私,甚至還發(fā)過脾氣,她媽也不聽。她感到很困惑,我也很同情她,你看家長有時就這么強勢,隨意覆蓋孩子的想法。十四五歲的女孩尤其來例假上廁所,出于保護隱私的本能,更不想示人,親媽也不例外。
因為小孩6歲甚至更早,就有性別意識。人家不愿意在大人哪怕是同性家長面前,他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體,何況上洗手間既私密還尷尬。比如李敖和胡因夢的婚姻解體,就因為有一次李敖看見胡茵夢蹲在馬桶上便秘,臉憋得通紅。
? ? ? ? ? ? ? ? ? ? 五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既是圣賢之道,更是得體之道。遵循兒童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讓他們在愛和自由中翱翔,才有更美好的教育。只要在安全和道德之上,就尊重這些可愛的天使,讓他們盡情釋放自我吧。
因為沒有界限,就沒有自由。失去自由,不能成人。就像詩中所說:一個小小孩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成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