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了嗎?打算什么時候要寶寶?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這應該是每個適齡女孩子面試時,被問到的問題,男生應該很少涉及到這個問題。
有時候在想,孩子是一個人的嗎?有時候真的覺得孩子就是媽媽一個人的。身邊有個好朋友小米,有個1歲半的寶寶,她在我眼中真的的是個超人媽媽,懷孕期間,都是一個人在照顧自己,老公長期出差中。
生育后,老公依然在出差,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小米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沒有了個人時間,不是上班,就是帶孩子,憔悴不堪,晚上幾乎睡不好覺。有一次我們相約在公園,公園里有一個孩子的游樂場,她帶著孩子,孩子的爸爸,孩子的爺爺。
好友相遇,難免聊的話題多一些,我們在花圃中間,拍拍照,她訴說她家寶寶的成長,我說一下工作,生活上的事情。聊的比較嗨時,突然傳來她家寶寶大哭的聲音,她還沒來得及趕過去,她老公開始大吼,“小米,你在干什么呢,孩子都摔地上了,你有沒有點責任心呀……”
小米來不及反駁她老公,抱起地上的孩子,急急忙忙的去醫院,她老公和她公公,兩個男人在后面慢悠悠的出了公園。
看到這樣的場景,有點心疼小米,三個人一起看孩子,全程都是小米抱著孩子,一會給孩子喂水,一會喂奶,一會給孩子換尿不濕,累的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抽出幾分鐘聊天,孩子還摔了,她老公竟然還能吼出來?明明是他自己沒有看好孩子,不應該自責嗎?還可以理直氣壯的怪在別人身上?
我不知道,只有小米她的家庭是這樣,還是代表了大部分的中國家庭,一個媽媽把孩子照顧好是應該的,照顧不好就是媽媽的錯,難道爸爸只是桌上的一本書,有空時翻翻,讓孩子知道還有爸爸這個詞匯即可。
是社會對女人要求太高了?還是人的固有偏見,離婚率的高升,以及一部分女人不想走進婚姻,和這個應該有很大關系。
社會在進步,思想在提升,一部分人也在進步,順勢邁入新時代的大門。可是有一部人,拒絕入這個門,還期待門里面的人按他們的想法生活,要懂得付出,但在利益面前,卻按門里面的標準,要求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