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叫羅清 (化名),畢業進了xx集團有限公司江南分區公司。認識了跟她一樣去公司報到的劉虹(化名)。
開始她們分在不同部門實習,從技術員做起。翌年,劉虹就平步青云扛起了主任大職,羅清則依舊是一個技術員,更要命的是還成了劉虹的下屬。換做是普通人,估計就會萌發出嫉妒與痛恨,承受差些的甚至會抑郁,但是這并沒有給羅清造成太大的心理陰影,反而讓他更加勤奮。更多的去觀察劉虹是怎么做的,希望能找到成功的可復制的方法。
通過幾個月的觀察總結,羅清發現:在時間上,劉虹每天早起一個小時上班,下班晚走兩個半小時。在工作方面,他十分嚴格,對羅清提交的文件,每每要求重新修改七八次。公司舉辦各節假日的活動,劉虹也非常踴躍,每次都有她的身影。在作風上,劉虹不唱歌跳舞,私下聚會也從不參加。因為她沒時間,晚上還在學習。羅清說她去找劉的時候幾乎都在看書,看一些《稻盛和夫敬天愛人》、《人性的弱點》、《做人三到》、《影響力》等等,小小的房間里面估計有140多本書籍,大都是職場勵志類。所以說羅清她覺得劉虹能這么快成為領導原來是有原因的。
為了出人頭地,羅清也是拼了。學著劉虹也開始每天早起一個小時上班,晚走兩個半小時下班。并向劉虹借書看。工作上也更加努力,比如對要提交的文件,她自己主動修改到自己快要崩潰了,才給劉虹。然而還是免不了繼續要修改。結果劉虹后面要求繼續修改次數降低到2到3次的時候,羅清都高興得好幾個晚上沒睡著。
認識劉虹這么久,從相同的起點,到后面的上下屬關系,羅清感慨萬千。然而羅清確實也改變了不少,進步了不少。在一次借書過程中,畏畏縮縮很久的羅清,終于決定向劉虹咨詢她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以及自己未來奮斗的方向。劉虹說了她覺得一生中最深刻的一句話,不管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是要做好先付出,真誠的對待周邊的人和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的工作。
在羅清腦子里,就這么打下了一個只要自己像劉主任那樣,堅持努力和付出就一定能夠成功的標簽,已經把劉當成了自己的偶像了。再者說,跟著這么年輕有為的主任貼身學習,不說吃香喝辣的,冷炙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啊。直到有一天,她給劉虹送文件的時候在門外聽到區域一把手和劉虹的談話。一把手笑著對劉說,"小劉啊,馬上中秋了,什么時候回家啊?幫我把這個帶給老領導,順便問個好啊,十多年不見,怪想他的,叫你老頭子在總公司里面也別太操勞了,身子骨要緊啊……"還沒聽完,羅清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