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我笑笑,沒有馬上正面回答阿蓮的話,說道:“你說得對!我跟阿香確實應該感謝你——阿蓮,你唱歌唱得是真好!什么時候也教教我跟阿香唄?”
我這么說,是在暗示阿蓮昨晚她在KTV是大贏家,讓她在高興之余不要對瑣碎太糾結,一頓便飯誰買單的瑣事對我不重要,我必須讓話題按照我預先設計的方向發展,轉移阿蓮的話題焦點。
阿蓮聽到我這話后果然立刻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臉微微紅了一下,然后說:“刀老板你歌兒唱的也好啊,哪用我來教——阿香沒有唱歌兒的興趣,她自個兒不開口,誰能教她?你倆以后在一起了,還是你教她合適點兒。嘻嘻嘻。”
阿蓮的反應和話語跟我腦海里寫好的劇本情節幾乎一模一樣,包括后面的聊天說話,我也有足夠的信心讓節奏和內容按照自己的設計延續。
我這時看了下阿香,再看下阿蓮,才說:“我媽早上電話跟我我爸有點不舒服,讓他去醫院看看他又不愿意去,所以今晚我得過去我媽那里看下是怎么回事——今天晚上這頓飯,以后我再補上給你,行不行?美女歌唱家。”
我認識的一個人,最開始跟都是臨海市一個企業的銷售人員,姓史,我們當時都稱呼他叫“史大仙”。叫他史大仙不是因為他有什么風水玄學方面的造詣和舉止,而是他十句話里有八句可能都是吹牛皮的假話!
經常吹牛皮說大話的人不少見,但能達到“史大仙”這個境界的,除了“史大仙”我再沒遇見過——他吹的牛皮,說的假話,全部都符合兩個特征:要么是聽者知道他說的是假話,但也無從考證;要么在他出口時,就已經準確判斷聽者無心,對他說的大話或者假話“無心驗證虛實”。
“史大仙”曾以師長的口吻跟我說過一句話:要么不要撒謊,要么就撒彌天大謊!在我和史大仙同事的一年多,我對他的做法和本人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不過幾年后的現在,“史大仙”已經跟我很遠很遠了,現在所有人都是叫他“史老板”或者“史總”——他現在好幾個公司的老板,資產具體是九位數還是十位數我不知道。
忽然想起和提到“史大仙”,是我忽然發現自己自從認識了阿香之后,我說大話,撒謊的頻率越來越密集了!我會不會有一天也會變成那種我曾經鄙視的人?
我爸確實可能最近不舒服,但應該只是心里不舒服,因為我和小豹,我和阿香的這些事兒——我用謊話誘導阿蓮和阿香認為我今晚不陪她們吃飯是去孝敬父母,我相信不但不會引起她們的怪責,反而會增加自己在她們心里的印象分——我說我爸“不舒服”而不是“身體不舒服”,只是想讓自己心里能稍稍好受點,就算有一天這事兒有人去驗證考證,我也可以說“我沒撒謊,我只是表述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