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任務回顧
(一)一周情況匯總
0924 完成38周周回顧+39周周計劃,形成了全新的周回顧和日回顧模板。
0925 Teach Now項目作業1數據收集完成,印象筆記中建立各項目信息記錄文檔。
0926 Teach Now項目作業1數據整理+思路形成。
0927 Teach Now項目作業1完成。
0928 Teach Now項目作業2材料收集,完成日計劃流程和執行&記錄流程。
0929 Teach Now項目作業2完成并提交。
0930 Teach Now項目第四次課,老大日更留言Day71+72。
(二)本周成就記錄
1.學習
(1)詞匯積累:堅持用百詞斬背GRE詞匯6天,完成量為1072/2904。
(2)英文閱讀:完成The Metaphor we live by Chapter1-3閱讀。
(3)《思考快與慢》共讀:準時參加《思考快與慢》共讀活動3次,并完成2次反饋和微博日簽打卡。(0930早未輸出日簽)
2.職業發展-Teach Now項目
(1)參加Teach Now項目Module2 最后一次課程。
(2)完成兩次作業并順利提交。
(3)學會用Pictochart制作presentation。
3.興趣
(1)目標管理:完成了本周回顧、下周計劃和本周7天日計劃&日回顧。
(2)秩序感培養:堅持閱讀老大日更文章并完成留言7篇。
4.健康
堅持運動5天,并在keep上完成224分鐘運動記錄打卡。
5.家庭與社交
(1)跟Jasamine聊天若干次,閑聊八卦居多。
(2)跟征途兄聊天1次,交流了關于目標管理的理解和打印機的相關信息。
二、本周問題與反思
(一)本周問題分析
問題1:任務完成率極低,計劃內12項任務中,只有3項任務全部完成,有4項任務完全未推進。
原因分析:
(1)同時推進的任務過多,且沒有明確劃分主次:原來以為三個核心任務當中每一個都很重要,無法按重要程度排序。直到Teach Now作業頻頻占用其他任務時間,才意識到還是有主次的。
(2)Teach Now項目時間預留不足:由于低估項目任務量,計劃中安排的時間過少,且周六日兩天內完全沒有安排時間,導致后面幾天大片時間都在趕作業。
(3)常規任務耗時預估不準,且不能保證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嚴重擠壓其他任務時間。
經驗教訓:
(1)一段時間內不要同時突進多個任務,月度任務中核心任務只能有1個。
(2)優先級排序要同時考慮重要性和緊急程度兩方面的因素,從RSQC四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3)每日常規的本質是習慣,既然是習慣,就要盡量穩定在統一時段完成。
下一步行動:
(1)10月計劃中調整任務優先級和時間安排比例:將Teach Now項目作為唯一核心任務,每天安排至少4個小時用于學習相關知識和作業。《思考快與慢》只參加共讀日的活動并保證輸出,目標管理只保證日、周、月的計劃和回顧。其他的任務除了每日常規之外,一天只安排一件事。
(2)根據9月情況對每日常規的耗時進行統計,并結合過去一個月的生活節奏重新安排常規任務的執行時間。
問題2:Teach Now項目推進不順利,對其他任務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具體描述:
(1)嚴重超時:周三和周五幾乎一整天都花在趕作業上,大量任務被擠壓。
(2)重點偏位:大量時間和精力用于美化作業,對內容學習不夠。
原因分析:
(1)預留時間不足,時間安排不合理:項目定位不清,沒有意識到它是當前所有任務的重中之重,重視度不夠,只分配了1/3的時間和精力給它。且周六日兩天完全沒有任何推進。
(2)忘記項目初衷:過去幾周的學習中一味以完成作業為目的,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追求作業的外觀上,忽視了對相關內容的學習。
(3)求快心態,不仔細審題、閱讀評分標準,思路不清的情況下就匆忙投入具體執行,導致浪費大量時間做了無用功,甚至在臨交作業前返工。
經驗教訓:
(1)作業要求和評分標準相當于做作業這件事的標準和目標,目標不清的情況下貿然行動,必然會掉坑。
(2)對于長期持續的項目,要把做事的初衷寫下來,定期回看,避免在執行的過程中走上彎路。
(3)無論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早開始思考,不要總是拖到最后。
下一步行動:
(1)今天無論如何要把本周三個作業的要求和評分標準筆記做完。
(2)盡快做出Teach Now項目每日時間安排和具體任務安排計劃。
(3)明天對Teach Now項目進行黃金思維圈思考。
問題3.老大日更留言任務總是推后
原因分析:
(1)時間預留不足:老大最近的文章有偏難的趨勢,且本周開始采用一張紙筆記和全新的留言模板,本身需要花費的時間增多,無法像以前一樣在1小時內完成。
(2)Teach Now項目嚴重擠壓,加上當天日更留言未完成,第二天補的時候要一次性完成2篇,一下子要花很長時間,又擠壓了別的任務,形成了一個而行循環。
經驗教訓: 當日事,當日畢。拖到第二天會影響去其他項目的正常推進。如果當天的計劃當天不能完成,證明任務安排過多,要考慮做減法了。
下一步行動:
(1)將每天用于老大日更留言的時間延長為2小時,確保當天完成。
(2)重新調整每天時間計劃。
問題4:《思考快與慢》共讀沒能按照原先的標準推進
具體差距:
(1)沒能堅持每天閱讀,且0930早的日簽未完成。
(2)未能按計劃完成每章框架和收獲。
原因分析:
每日常規任務和Teach Now項目兩項占用時間已經夠多,沒有足夠的時間安排每天閱讀。相對于前面兩項,《思考快與慢》的標準可以適當降低。
因為本身參加共讀活動,目的在于獲得大腦工作相關的知識,提升理解力,并從跟隨老大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其他的東西。這幾個目標,只要保持準時參加共讀日的活動就可以做到。
堅持每天閱讀和完成每章框架&收獲更多地是為了把這件事做得更好,但從目前的時間安排現狀來看,如果要加入這兩項,就得放棄其他常規任務。而相對于共讀,常規任務中的幾項具有更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暫時還是考慮先去掉這兩項,在有多余時間的情況下進行。否則任務量過多,總是完不成,反而帶給自己很大的精神壓力。
經驗教訓:不是所有同時推進的任務都必須堅持神級標準的,標準過高+任務過多很容易讓自己陷入無止境的焦慮和挫敗感中。
下一步行動:
(1)40周抽時間把0930共讀分享聽完,并輸出日簽。
(2)41周活動回歸之后開始執行“每周四次共讀+日簽&反饋輸出”的標準。
問題4:日回顧中的項目記錄和反思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其該有的作用
原因分析:
(1)項目記錄只是在完成的當下做簡單的問題記錄,沒有進行后續的跟進思考;雖然每天會把項目推進的過程和問題記錄都存入項目信息文件夾,但通通沒有回看。
(2)每日反思的內容寫完之后只是存在簡書文檔和印象筆記中,沒有根據項目進行分類,也沒有信息梳理和整合的過程。所有的改進方案和下一步行動都沒有提取出來放在一個地方,用于指導行動。
(3)當時想到要做記錄的時候,并沒有把做完記錄以后如何處理想清楚,只搭建了記錄的系統,后續處理的系統和流程通通不清楚。
(4)所有的內容都在電腦上,存在不同的文檔里,看起來很不方便,很難產生聯想。
經驗教訓:
(1)如果記錄下來不用的話,那么記錄本身也就沒有了意義。
(2)記錄的信息需要整合,整合也需要安排時間。
下一步行動:
(1)思考兩種記錄信息的處理方法,并整理出流程;
(2)將記錄和反思整合的時間加進每日計劃。
(3)盡快買打印機。
(二)本周新進步/新想法/新目標
1.10月徹底調整整個任務比例,將Teach Now項目設定為唯一核心。
2.降低《思考快與慢》的執行標準,只保證共讀日任務的持續完成。
3.降低目標管理的執行標準,只保證日、月、周計劃&回顧的準時推進。
4.將用于老大日更的時間延長為2小時,持續練習一張紙筆記法。
5.10月開始有意識積累知識卡片,按照老大文章中的方法操作。
四、本周總結&下周展望
這一周的狀態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兵荒馬亂和痛則思變。
由于Teach Now兩次作業的嚴重超時,導致大量任務未完成。但同時也因為這樣的慘痛教訓,意識到了這一個月以來計劃上的重大問題。開始考慮作出改變。
在經歷了一個月的糾結和焦慮之后,終于意識到三個任務同時作為核心,同樣堅持高標準是不行的。
所以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做減法,保證Teach Now的高標準推進,每日常規任務、共讀活動和目標管理的持續。
下周要把9月回顧和10月計劃完成,然后把接下來的每日計劃梳理清楚,并把記錄的具體處理方式搞明白。
希望下周不要像過去的兩周一樣凌亂。
記錄信息:
【表格+清單】11:15-12:43 1小時28分鐘
【成果匯總】14:14-15:57 1小時43分鐘
【待辦匯總】16:13-16:46 33分鐘
【文檔輸出】17:08-18:03 + 18:19-19:30 2小時11分鐘
【統計耗時】19:30-19:38 8分鐘
【共計耗時】6小時0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