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坤哥):股權架構的調整與優化

2017-08-03 ?人人合伙? ? ? 王坤(坤哥)? 日更163篇

一、常態下的三股動態進化

隨著公司的發展,股權架構不可能一成不變,應動態進化與調整。比如,如果商業模式調整,對資金的需求加大,前期預留的資金股已全部用完,應三股同比例稀釋出需要的資金股用于融資,這實質上是在加大資金股的比例。

同樣,如果期權池已用完,需要引進更優秀的人才,或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應三股同比例稀釋出需要的人力股用于股權激勵,這實質上是在加大人力股的比例。

同樣,如果資源股已用完,需要以股權換資源,應三股同比例稀釋出需要的資源股,這實質上是在加大資源股的比例。

人力股、資金股、資源股三股的比例,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動態調整與優化。

二、非常態下的股權架構調整與優化

許多企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前期的股權架構不合理,比如股權架構設計的10大坑,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發展,如何進行調整和優化?

調整和優化的總體思路,還是回歸到價值創造、價值評估、價值分配三個根本性問題。具體的,參照股權架構設計的三股五步法,先梳理業務線、人才線、資本線三大主線,合理劃分人力股、資金股、資源股三大股的比例,再細分三大股,從而形成合法、合理、合情的股權架構優化方案。

具體的,將以一個實操案例呈現給大家。

股權架構優化的時機

做任何事情,都有個時機問題,一個恰到好處的時點,早了不宜,晚了不行。股權架構設計這事更是如此。接觸的創業公司,基本上從正反兩方面驗證了這一點,一旦錯過了最佳的調整時機,代價沉重。

股權架構優化的有以下三個最佳時機:

(1)創業有起色時

過早時,創業還只是個不成熟、有待驗證的想法,對商業模式、人員分工、創業目標都難以明確,這時,股權架構難以成形。過了摸索期,商業模式、公司目標、組織架構與分工有雛形,這是股權架構優化的第一個恰當時機。后期,可在此基礎上,隨企業的發展,不斷優化、迭代。

如果,這時沒有一個合法、合理、合情的股權架構,沒有一個動態調整、優化的股權激勵機制,勢必影響后續的發展,甚至埋下失敗的種子。無數的案例證明錯過個這個時點,糾借成本巨大。

(2)碰到重大困難或看到騰飛的希望時

碰到重大困難時,對合伙人創業精神與信心的重大考驗與洗禮,“困難是驗金石”,是重構和優化股權架構的一個時機,更是對真正合伙人的嘉獎。如果這時不及時重新調整股權架構,是對團隊的不負責任,下面的路也走不順。

看到騰飛的希望時,要慎重考量下,現有股權架構是否有利于下一步的大發展?是否能夠激發團隊的創業激情與投入?是否對下一步的騰飛內置了一個動力無限的股權引擎?錯過這個時點,沒有及時調整、優化股權架構,后果可能是:碰到困難,潰敗得更快;或者,本有希望騰飛,可惜創業團隊的創業激情沒了。因為,他們可能原本就只是拿點股權的職業經理人。

(3)有第三方投資方介入

這是一個好時機,正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專業化視角、中立的立場,重新審視股權架構是否合法、合理、合情。這也是最后一個最佳時點,錯過了這個時點,后期的糾錯成本成倍增加。更重要的是,這時不進行調整和優化,可能因股權架構不合理而拿不到投資,錯失發展機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