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給某人或某事貼標簽時,你便在無形中為某人或某事設置了極限,那個標簽就是你設置的極限。作為成年人,一定要對自己說出口的話謹慎小心,因為這些話很快會成為孩子內心的想法。——《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吉姆·奎克
我以前公司的一位領導很喜歡給下屬貼標簽,例如,這人太固執了,那人沒有上進心,誰腦筋不靈活,誰比較自私……
有一次,領導想找一個同事參與一項比較重要的項目,能參與那個項目的同事意味著有機會得到晉升。當時領導手下的幾位管理人員都向領導推薦同一個女孩,這女孩原本積極肯干,做事認真負責,但領導卻說,這人不行,她做事太死板了。就因為領導的一句話,那女孩不但那次沒被重用,而且后面再有機會,其他同事都不敢再向上推薦她了。于是,這女孩一連幾年都沒得到任何加薪升職的機會,直到換了新的領導,她才得到晉升的機會。
這是一個成年人被貼上負面標簽的例子,雖然被貼標簽的人不一定會認同別人的話,但她身邊的人卻極有可能會認同那個標簽,從而對她產生影響。
那如果被貼標簽的是個孩子會出現什么情況?假設老師當全班的同學給某個學生貼上“笨蛋”、“壞孩子”之類的負面標簽,那么被貼標簽的學生和同學都可能會認同老師的話,最終可能成為老師同學眼中的一個“無可救藥”的學生。
由些可見,我們作為成年人,不但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也不要給成年人貼標簽,特別要注意的是,更不能給自己貼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