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幸福馬丁塞利格曼
作者簡介
Martin E.P.Seligman:塞利格曼(1942-),美國心理學家,積極心理學之父認知療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1998年以最高票數當選美國心理協會的主席。從習得性無助的研究中走出來,不再關注人性黑暗脆弱和痛苦的一面,發出了積極心理學的召喚,幫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內容簡介
《持續的幸福》這本書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實的幸福》一書的基礎上擴充而來的,在書中,塞利格曼具體闡釋了構建幸福的具體方法。他提出,實現幸福人生應具有5個元素(PERMA), 即,要有積極的情緒(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不僅能幫助人們笑得更多,感到更滿意、滿足,還能帶來更好的生產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個和平的世界。
其中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如何讓幸福更長久?
1、重新思考了幸福 2.0。
之前認為積極心理學的主體是幸福,幸福的衡量標準是社會滿意度,而如今,幸福的含義變得更加的豐富,他的目標是讓生命變得豐盈和蓬勃。那么幸福1.0和幸福2.0的區別是什么呢?幸福1.0時一元論,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獲得幸福。在真實的幸福中蓬勃的人生,是積極情緒,是心流,是人生的意義,是積極的人際關系,是成就。
2、 不反彈的幸福,有效的積極心理學練習。
幸福感會像我們的腰圍,瘦完之后又胖起來嗎?暫時的提升之后再度返回困境嗎?書中認為可以持續提升我們的幸福感。方法有:1、感恩信;2、每天持續寫下三件好事;3、找到自己的突出優勢,頻繁又創造性地使用它們。最終,這些積極心理學的小方法運用在實踐治療的過程當中,產生了很好的結果。
3、 幸福可以持續改善。
生物精神病學的藥物是以治標為主,并非能治愈。傳統療法無法逾越65%的障礙。
方法有1、如何慶祝比如何斗爭更能夠提高幸福。2、消極主動式回應不如積極主動式回應更能提高幸福。積極主動式回應練習:別人的事件,我的回應(要精確完整的記錄),別人對我的回應。
4、 接受幸福的感召。
1)職場洛薩達比例。當積極與消極的比例大于三比一時,公司就會蓬勃發展。低于這個比例,公司的經濟就不好,這個比例稱之為洛薩達比例。
2)家庭的洛薩達比率。五比一時就會更加的幸福。
3)學習期間的課間活動可以對抗我們的低谷期。
因為感到安全感,我們才能放下戒心聽取批評,并創造性地采取活動。
第二部分 用積極鑄就幸福的社會。
5、幸福是教育的本質。積極的學習力,可以讓學生愛上學校。因為家長所倡導的希望孩子自信、善良、健康也就是幸福。與學校希望教會孩子的成就、工作、技能是成功的方法,并不沖突。在實現成功的方法的同時,我們注意讓孩子進行品格以及優勢的學習。具體可以有音樂老師可以用培養復原力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從演奏失敗當中構建樂觀;美術老師可以教授品味美好;體育老師可以教授不抱怨表現不佳的隊友;地理老師可以讓學生討論一個國家的幸福指數;宗教老師可以探索倫理和愉悅的關系。
6、幸福離不開成就。
成就公式:成就等于技能乘以努力。
獲得更多的成就至少取決于兩種積極品格:自我控制和毅力,即自律和堅持。
7、? 幸福是一種戰斗力
每個人都會面對著負面事件以及壓力。怎樣從這樣的事件當中轉到復原和成長上,也就是復原力。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加斗志的戰斗力。幸福比孤獨和抑郁更具有感染力。幸福感的培養至關重要。社會復原力是培養投入并維持積極的社會關系的能力,是承受應急事件和社會隔離并從中復原的能力,是一種將群體連接在一起的粘合劑。它比孤立的個人具有更宏大的目標,并使群體團結起來應對挑戰。對于人類來說,群體能力一定是大于個人能力,擁有群體目標一定是大于孤軍奮戰.
8、 幸福是怎樣煉成的?
將創傷轉變為成長,許多人在經歷打擊之后。達到了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程度,但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成長了。就長期來說,甚至擁有比以前更強大的心理功能。尼采說,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創傷后成長的五個要素。第一,認識到創傷后信念的崩塌是正常反應。第二,減少焦慮和強迫性的想法,第三,講出創傷的經歷,第四,描述創傷后積極的改變,第五,總結因創傷而產生的更加堅強和更加無懼挑戰的人生原則和立場。
復原力訓練結束后,我們可以進入到品格優勢的長板訓練當中,主動積極式回應來促進和加強我們的人際關系,使得自己更好的能夠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戰。
9、幸福由內而外,健康決定幸福還是幸福決定健康?
積極的心理健康是一種存在:存在積極的情緒,存在參與存在意義,存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存在著成就。
擁有掌控感,可以讓我們更自信也更幸福。
悲觀主義者比樂觀主義者更容易感到沮喪,他們在工作。學習運動上無法發揮真正的潛力,人際關系也不太好。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練就習得性樂觀。
樂觀的人不容易生病。也更能夠獲得健康。運動可以帶來健康,也可以帶來幸福。
10、為幸福而服務,積極的政治和經濟。
經濟指標GDP并不是幸福的神話,當我們的經濟以及金錢達到一個中等水平的時候,我們的幸福并不會隨著經濟的收入而不斷增加。金融危機中,我們也可以還有一定的幸福感。
書中最后提出,到2051年,全球有51%的人將擁有蓬勃豐盈的人生。自尊、樂觀、復原力、活力、自主和積極的人際關系,這些都具有較高的。、表現。最后,讓我們為了全球51%獲得豐盈的人生而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