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己的狀態(tài)不太好,我自己都知道。忙,是一方面。心里的變化,也是另外一方面。我不需要誰來安慰我,說出來,只為了發(fā)泄發(fā)了。有些事,解鈴還須系鈴人,有的問題,得我自己解決。
昨天熱熱鬧鬧的萬圣節(jié)游行,好想去看。從曼哈頓下課回queens 的地鐵上就有人穿了各種制服,化了奇奇怪怪的妝。好想去看。。。新一周的第一天,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困倦。從下午的630課開始就一直打瞌睡,到晚上的稅法課,professor 語速如風,我的腦子都凍住了一樣的,根本轉不過來。下課匆匆的跑回家,躺到床上卻又怎么都睡不著。今早醒來,一夜的夢,記不清夢見得了什么,但那種很累的感覺還在。。。
我很想知道,是不是每一個人來美國之后都會有變化,那種無法理解的變化。我承認,自己這十個月來變化好快。但前幾個月,我都感覺自己是朝著好的方面,更努力,更積極,更樂觀。但是自從最近開始,我發(fā)覺自己開始喜歡封閉自己。我不想和無關的人聊天,哪怕是簡單的敷衍都覺得耗費心力。下了班或者去上課的路上,直接掛上耳機,好讓整個世界都和我沒關系。耐心越來越少,做事越來越著急。有些事開始越來越淡漠。有些東西開始在我的大腦里自動屏蔽。我,怎么了?
我不知道對于離家工作的你們都是怎么對待自己父母的。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當初父母響應國家的號召,只生下我們一個。如今,我們長大成人。為了孩子的未來,放我們離開家鄉(xiāng)。舍棄的是自己晚年兒女承歡膝下的快樂。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是不喜歡拖累兒女的。我不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怎么想,我媽總和我念叨,老了不指望我們,能自己獨立就獨立,能去養(yǎng)老院就去養(yǎng)老院。每每談到這個話題,我總是不知道怎么接下去。我媽媽是那種很依賴我的媽媽,雖然她自己什么事都好強,但我能明顯的感覺到隨著她年紀越來越大,對我的依賴越明顯。尤其是在我剛出國的時候,我能感覺到我媽感覺好像失去我了一樣的不快樂。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開導她,老年人又很健忘,很容易被負能量影響,所以,只能一遍一遍,慢慢來。讓她知道我雖遠隔萬里但也不是力所不及。每個家的情況不一樣,雖然我也感覺我媽媽的依賴有一點點過分,讓我有時候喘不過氣來,但是我還是覺得,媽媽們不要太堅強。不要事事都太過為兒女著想。該指望的時候要指望。不管年輕的時候多么有能力,年紀大了,該用到兒女的時候就要用,你照顧了我們小,我們就應該照顧你的老,有些東西,是責任,與是不是有經(jīng)濟能力無關。親情的維系,溝通很重要。很多父母感覺,孩子大了,獨立了,越來越不需要父母,然后在感情上也越來越淡。這是正常的,但也是可以解決的。就像我們小的時候,會要求媽媽抱,媽媽不管做什么都會扔下手里的活來哄我們,如今的媽媽也可以一樣要求兒女抱一抱自己。精神的安慰遠比物質更貼心。。。不是要到了有錢了才可以孝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等。總希望我們快點長大,你們慢點變老。多往家里打打電話,即使沒什么說的,報個平安也是好的。
這幾天紐約的天氣忽冷忽熱。前幾天很冷,穿了大衣,今天又開始陽光明媚。天氣晴朗的時候真的是能夠給人好的心情。每天忙碌歸忙碌,也總想要把自己穿的好看點,收拾的美美的。生活已經(jīng)如此苦逼了,自己不美一點就對不起自己。在心情的暗淡期,不知道怎么能讓自己快樂起來。有的時候,纏著你的人你不喜歡,你喜歡的人不纏著你。所以,你的心是空的。人生的磨練有的時候很可怕。多年的磨練都感覺沒有最終的match。尷尬總是在繼續(xù),一向性格倔強的我有時候就讓事更加的尷尬。我告訴自己厚積才能勃發(fā),告訴自己一切慢慢來。。。我是一個很容易快樂和滿足的人。可一切似乎并不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