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都知道云南的“馬加爵殺人案”,馬加爵殺害室友逃逸,就是因為他不合群和室友相處不來,他被禁錮在自己的思維世界里,無法解脫。
不合群的孩子,智商可能更高,他們更專注,但情商肯定不高,心理容易自我約束壓抑,會不定時爆發,做出其他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馬加爵是一個不合群的極端例子,也代表了那些不合群的壓抑無處釋放的一部分人。不過事情都是兩面的,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2
大學時的舍友,他就屬于不合群的一類人。大學時,學的是金融專業,金融冷冰冰的,沒有溫度有的就是利益和對錯,關系到經濟基礎的小門類,有人喜歡,有人擯棄。
不是所有學了這個專業的人都會喜歡這個專業,我的室友就是不喜歡所學專業的那部分人。他的專業課每門都90以上,總是不去上課,總是白天睡覺晚上學習。
這位舍友也被我們孤立了,畢竟我需要晚上休息白天做事。
大學畢業,這位舍友以全級第一名被保送心理學專業研究生。她追求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她可能當時看我們宿舍的其他人會覺得我們太平凡了,太普通了。
不合群的人,更專注自己認準的事,不為外界所動,可以享受因此帶來的孤獨。
3
淘寶雙十一又快到來了,今年又能賣多少個億呢?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原來是個老師,他辭職下海去創業,當時的大眾會覺得他不合群吧。
就是這種不合群才讓他擁有創造性,成就了阿里巴巴這個商業帝國,或者說時代創造了馬云,馬云也創造了這個時代。
4
比爾蓋茨中途放棄學業去研究電腦,創造電腦,讓世界進入了電腦信息時代。他也是不合群的人,他每天忙著搗鼓電腦,編輯程序,被老師周圍不認可他的大多數,認為他是不求上進。
不合群的結果是他成就了富可敵國的財富,成就了人類社會又一次科技進步,為后來的科學研究社會進步創造了可能。
5
不合群是一種人生選擇,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合群不是心理上病態的封閉,渴望與人接觸卻又害怕被嘲笑。
不合群的人,最后怎么樣了?看你是自己選擇了孤獨,還是因為害怕被迫選擇的。如果你渴望人群中的溫暖,那么就敞開心扉融入它。如果你最求自己的理想,不想被世俗繁雜所打擾,那么不合群會成為成功的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