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 vs. Career vs. Calling
“A calling is the most satisfying form of work because, as a gratification, it is done for its own sake rather than for the material benefits it brings.
?文· ??? ??
▍“作為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你覺得什么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科學問題?”愛因斯坦回答說,“年輕人,如果真有最重要的科學問題,我想就是這個世界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
以下是正文
1
喂,你在搞什么~
有一天,一位朋友留言問我,每天一篇文章?!一定超級耗費精力吧?你為什么要開始寫作呢?雖然習作也挺好的,但是……
言下之意,創業者不是應該分秒必爭地處理各類事務嗎?竟然還要每天寫文章,如果不是要走學術道路,這不是一個極大的浪費嗎?
其實不然。
很多的事情都不只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樣。
甚至正是因為創業,我才決定開始在公眾號寫文章的。
這件事情看似偶然,其實是基于三點:
從初一開始到現在我幾乎沒有一天不寫日記,寫作早已成為了習慣,這并非起點。
主要是在驗證一種認知理論并做延伸,而且,這跟創業內容高度相關。
如果這個理論有效,那不僅可以讓思維能力持續提高,并且會帶來一些附加價值。
嗯……這些都是“借口”,最主要的原因是:
好玩!
2
這是一個嚴肅,額,好玩的話題
無論是創業實踐還是閱讀,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
創業本身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解決問題的實質,就是把這個問題本身想清楚、分解、流程化、分配、監控、驗證以及反饋和總結改進的過程。
閱讀的偏好是自我認知、人工智能和學習科學領域,延伸到科普知識和職業選擇,從小閱讀哲學、物理、心理學……科幻、散文、詩,額~
創業的領域是學習科學與人工智能相關,研究學習相關理論成果、論文和行業知識近十年。
且慢,說跑題了吧,以上這些聽起來可一點都不好玩……
好可惜你沒感覺到,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這些都是最好玩的東西,只是從小到大,也許你學的,是假的物理(什么都沒學到,只學到了做題)……
所以開這個公眾號,實際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傳遞哪怕一點點,我所體會到的讓我深深著迷樂此不疲的,這些奇妙的火花。說到火花,有一個物理學的形容如下,大家體會一下:
Flashover:頃刻熄滅的火花。人常常有突然想要做某件事的沖動,但是當開始行動的瞬間,動力就降到0了。就像打雷一樣。在物理中,這個詞的意思是“閃絡”,指固體絕緣子周圍的氣體或液體電介質被擊穿時,沿固體絕緣子表面放電的現象。
對的,我經常感受到這樣的一個Flash,在處理工作事務時、在閱讀好書時、在清晨跑步時……但是他們總是像火花一樣,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卻似乎什么也抓不住。是啊,我們的思想經常是浮光掠影般飄忽不定,因為經常不切實際、異想天開甚至“錯誤”百出,以至于逐漸被理性的人們舍棄。
其實,非常有可能,這些想法才是我們最有價值的東西。
3
Flow?我正在身體力行
當我遇到了一些問題,或者稍有所得,就會想要拿起紙筆寫寫畫畫,開始寫的時候腦子里非常有可能是一篇空白或者只有一個問號,這個問題在腦海中盤旋不去,于是我將它置于筆端,先是想到哪里寫到哪里,然后看著被寫了一頁的白紙,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點繼續往下延伸,經常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紙上的字自動有了一個組合,在腦子里形成了一幅清晰的畫面。
這樣,一篇文章就構思完整了,接下來便是一個小時左右的不間斷寫作。
整個過程是一個半小時以內。
這是一個幸福的心流狀態,問題導向型的探索也符合我們實踐的建構主義和探究式教學的觀點。
我正在身體力行。
意外收獲是,正是因為這樣的主題寫作,我突然發現自己多年的閱讀偏好、創業方向以及自己的人生目標高度契合,并且多年的閱讀積累的知識這才在我的思考中被激活,就像被賦予了生命的匹諾曹一樣,不再是一個靜坐在角落等著積灰的玩偶,他們一個接一個地活動起來,在陽光下跳躍著、舞動著,發出鈴鐺般歡樂的笑聲。
而這也是本公眾號的名稱:CallingX的由來。
“Jobs come and go, but a calling is something you were given the moment you were born. You can lose a job, but you can’t lose your calling.”
愿我們都不要再做受困的牽線木偶,通過不斷地認知世界、認識自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和熱情,愿我們都能快樂地追尋內心,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