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晚圓小姐洗完澡情緒低落地和我說:媽媽,我有個事情和你說,難得閨女要和我聊心事啊,我趕緊溫柔地問她:什么事情呢?圓小姐停頓了一會兒說“我覺得我有時候撒謊了”“什么時候呢?”“就是那次說幼兒園里沒有點心吃,其實是有的”哎呦,我的寶貝兒,你的“自知力”開始萌芽啦,談話最后以:所有秘密都要告訴媽媽哦!結束。那么和孩子相比,你的“自知力”在線么?且聽今日發問
11,和孩子相比,你的“自知力”在線么?
? ? ? 中國有句老話“人要有自知之明”說明能“自知”是一種“明白人”的特質!在心理咨詢臨床診斷里,判斷心理活動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分別是:
1,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
2,精神的內在協調一致性
3,人格的相對穩定性
而在第一條里面,臨床診斷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有現實檢驗能力”。
? ? ? 圓小姐說的這件事,我回憶了一下,是很久之前,有次放學回家來說,幼兒園沒有點心吃,經常覺得很餓,長輩急了,趕緊讓我問問老師和別的家長,結果當然是有啊,但是當時也沒有特意去教育圓小姐,覺得小朋友分不清主、客觀世界很正常,不能簡單定義為撒謊,逐漸成長起來就會好了,現在總算等到她的心理“自知力”萌芽了!
? ? ? 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動和行為,必須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性,人的精神或行為只要與外界環境失去統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一定能碰到真正心理活動異常的事件,但是有些輕度的如:
“總覺得出門的時候沒有關門”
“總是覺得手沒有洗干凈”
“總覺得同事在背后議論自己”
但其實,門已經關了!手已經很干凈了!也沒有同事議論你!
? ? ? 上訴情況,如果持續時間短,引起痛苦輕,不影響正常生活,換個環境不治而愈,則不用特別在意,但是有些案例里,出現了“被害妄想”“鐘情妄想”“幻聽幻視”則是“無自知力”和“自知力不完整”的表現了。
? ? ? ? 引申開來想到,社會新聞里也不缺少這樣的“自知力”缺失的事件,那些不顧銀行阻止,不顧警察勸說,一意孤行要匯款給騙子的電信詐騙案受害人,不也是無法以客觀現實來檢驗自己的感知的么!甚至于把證據擺TA面前也是不肯承認的,還懟一句:你不相信就算了!所以,吾日省三身,問問自己“自知力”在線么?
? ? ? 臨睡前,小妞又來一句:“媽媽,你覺得吃了人參果能長命百歲么?”
“你覺得呢?”
“我覺得不能唉”
“為什么呢?”
“那個是故事里講講的”
嗯,圓小姐,你已經開始分的清故事情境和客觀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