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11天,已經復習了8個概念:
注意力是最寶貴的財富
付費就是撿便宜
放棄部分安全感——尋求協作
活在未來
讓自己成為貴人的方法
什么是資本
落后的認知偏差
多維度的競爭力
第二遍再讀的過程中,有很多曾經不曾注意的驚喜。事實上,第一次閱讀的時候我也真的有一字不差的閱讀,這一讀就是一周(包括三天的問答,和一天的總結)。可為什么復習的時候有那么多驚喜呢?第一,因為遺忘了;第二,文字還是原封不動的文字,問題還是曾經的那些問題,只是我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自己了。
越是簡單的事情,越容易被人忽略,笑來先生的文字里有太多“簡單、樸素”的道理,一個不在意就被我錯過了,所以在不斷重讀的過程中我才會有意外之喜的感覺。
元認知能力是什么:
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簡簡單單12個字的定義,笑來先生說這種能力毫無疑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這種對自己思考過程的思考能力,它決定了一個人財富創造的能力,決定了與人相處的能力...私以為元認知能力可以完美的替代智商+情商這兩個偽概念。
情商差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那些無法理解他人感受的人,為什么無法理解呢:
一個連自己的感受都不能完全正確認知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完整正確的理解他人的感受呢?將心比心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它不該這么的濫用在日常生活中。一個能了解自己的思考過程、思考原理、思考方式并能將這種洞察認知投射到對方身上,這種強大的元認知能力真的是少之又少的。
關于時間的思考:
時間總是在過后才顯得飛快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我想了想有這個可能,我們的大腦內存容量有限,對過去的記憶能馬上提取的都在大腦極小的緩存內,我們通過腦內短時搜索,發現緩存內就這么點經歷,這點經歷當然會給我們一種時間過的很快的錯覺。
為什么忽略了時間總是在過后才顯得飛快這個事實?
這種事實,我沒有感知到它對我的生活產生什么重大的影響,即時有,在我還沒感知到的情況下,對我來說是沒有關系的,這個事實不屬于我...恰好時間本身也不屬于我...
我應該如何思考?如何判斷?如何行事?
這個問題是接著上一個問題的答案,而很顯然這個答案與笑來老師的答案是不同的,所以這個問題不存在了...我可以回答...但幾乎可以算作無效。
我還需要糾正什么?
同上
寫作是鍛煉元認知能力的重要方式
長期寫作的人自然知道,寫作其實就是記錄自己思考回路的過程,在記錄的同時,還會同時和收集來的素材作對比,這個記錄和對比的過程就是對自身思考的認知與反思。
一般來說,寫作都不是只給自己看的,你當然想有自己的讀者。而這個時候,為了讓讀者也能讀的更容易一些,你開始鍛煉自己“將心比心”的能力,把這種對讀者認知洞察力反復打磨。接下來就是熟能生巧的事情了,我們提過,熟能生巧就是那種簡單、樸素的道理。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我們往往對“科學”有種誤讀,以為他是專門的某類學科。稍加思考的人都會知道,科學并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套嚴謹、不斷修正、更新的方法論。當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論,我們自然可以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幸運的是,這種方法論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在日常生活中習得。
今天的這個概念極其重要,此時卻有點思維紊亂,無法繼續,隨后更新。
摘了兩句有可能被忽視卻很重要的話作為今天的結尾。
成為一個認真的聆聽者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伴侶吵架的大多數原因都是因為溝通不足,不光是時間不足,還有就是深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