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在什么時候都受關注。明朝有個有錢人,那真是婦孺皆知,名滿天下的人物。因為有錢,富可敵國,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都知道。
沈萬三本命沈富,元末明初人。元朝很支持商業行為,商人在元朝的待遇也是極好的。因為元朝對商業支持,很多人都愿意游走四方做生意,沈萬三就出生在這種環境里。
沈萬三的家族本是世代為農,因為家里孩子多,沈萬三父親就讓沈萬三出去做生意。沈萬三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短短幾年,他就已經成為了江浙一帶的大富豪。不只是國內,沈萬三的生意還做到了海外。
沈萬三的名字很古怪。據董谷《碧里雜存》等資料解釋,明朝初年稱巨富為“萬戶”,姓后加“萬”,是當時對富人表示敬意的一種習慣稱法。又,當時人分五等,曰:“奇、畸、郎、官、秀。”奇最低,秀最高。稱“秀”的人家產須在萬貫以上,沈氏排行第三,家有億萬資產,故稱以沈萬三秀或沈萬三。
可見,他的名字是尊稱、排行與戶等的合稱。他到底富到什么程度,歷史上留下了許多有趣的傳說。
據《留青日札》記載,當朱元璋打下江浙后,沈萬三與其弟萬四(沈貴)在兩浙豪富中首先輸糧萬擔,獻白金五千兩,以佐用度,“太祖軍食,多取資焉”。但是貪得無厭的朱元璋卻要“務罄其所有金”,想方設法來消耗他的家財。
除了巧取,還有豪奪。有一次,朱元璋召見沈萬三,要他每年“獻白金千鋌,黃金百斤”,還命他造六百五十間廊房,養數十“披甲馬軍”,并對他的田產每畝征九斗十三升的重稅。
沈萬三處于事業巔峰時,他的弟弟沈貴(萬四)已看到危機,曾寫詩勸他說:“錦衣玉食非為福,檀板金樽亦可休。何事百年長久計,瓦罐載酒木綿花。”要他低調做人,從事耕織,但沈萬三沒有聽從他弟弟的話,終于招來了滅頂之災。
沈萬三從江南巨富到家破人亡,都發生在明朝洪武年間。
洪武六年朱元璋攻蘇州城。當時,張士誠之所以能固守蘇州達八月之久,是因為得到蘇州富民在財力上的支持。作為蘇州富民之首的沈萬三,當然出力非凡了。城破之后,朱元璋對蘇州富民甚至老百姓恨之入骨,采取了一系列報復措施。
沈萬三是個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形勢的嚴峻,只能大拍皇帝的馬屁以求得太平。先是朱元璋要建南京城,沈萬三就“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即現今南京城墻的中華門到水西門一段;后來索性想趁熱打鐵,請求出資犒賞三軍,這一下拍到皇帝馬腳上。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
好在馬皇后還算清醒,覺得有點過分,勸道:“不祥之民,天將滅之。陛下何誅焉!”沈萬三才保住小命,發配云南,最后客死他鄉。這是洪武六年的事。
?之后,沈萬三的孫子輩又有人入獄,沈家涉嫌“胡黨”、“逃避賦役”、“藍黨”案等,更是耗費了數巨萬。沈萬三的巨大家業,就這樣急劇地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