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山《夏摩山谷》,2019年1月11日,與自己相見。
她的作品是內心偏愛,很少和他人談起,像是內心深處的秘密。七年前,閱讀慶山上一部長篇作品《春宴》。連續多個夜晚,在小小的自習室,徹夜閱讀,內心震顫,必須不斷停下,又不能放下,甚至停了好幾天才繼續閱讀,那樣的閱讀震撼此前從未有過,讀到故事最后,我知道自己已經不一樣。此后這些年,買了不同版本的《春宴》,每年都會重讀,有一本上寫滿了筆記、故事、詩歌。
后來的《得未曾有》《月童渡河》《眠空》,以及早期的《蓮花》,也是反復閱讀,被這些文字影響塑造,好和不好,已說不清。
如今,即將在新的作品中相見,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她的作品中,我總是會得到遙遠的理解與懂得,仿佛就在身旁。
上面這段文字,發在了微信朋友圈,很快就有一個朋友點贊了。因此,想要繼續寫些什么。
點贊的是狐貍大哥。
2017年4月,清明節假期在去色達的旅途上相遇。我一個人前往,他也是,導游安排拼房,和他住一起。感謝緣分安排,一路上最大的收獲之一,就是和他認識。他比我大近10歲,卻非常聊的來,像是認識很久的朋友。
后來,他經常在有假期的時候到四川旅行,都是那些遙遠的、偏僻的地方,每次徒步,要一個星期左右。雖沒有再次一起出行,但都會在成都聚一聚,吃個飯,聊一聊。
當時為什么覺得彼此是熟悉的人呢?
那天晚上,準備洗頭才發現入住的客棧沒有洗發水,找狐貍大哥借,他拿洗漱包出來時,看到了他帶的兩本書《眠空》《西藏生死書》,有點驚訝。我那段時間剛好也在看這兩本書,熱愛。
后來,從慶山(安妮寶貝)開始,慢慢聊起來,聊到村上春樹,生死和信仰……忍不住感嘆相見恨晚。
旅程結束之后,他發了一篇美篇,有一些我的照片,有幾段文字,看得我小感動了一把,心底說一句:這個朋友交定了。
寫完上面文字,到狐貍大哥微信朋友圈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那篇美篇,最后在美篇APP中搜索他的網名,終于找到。
就像下面圖片中這句話一樣:
2019.1.23
閱讀到中段,像是七年前初次閱讀《春宴》時一樣,必須時時停下,書中人物以及他們的所言所做,力量很大,接收和理解需要很大心力。
停下時,讀其他的書,當作調劑。心中所想,全是《夏摩山谷》中的人和他們的世界。
想起爬山,這次的閱讀經驗,像是攀登一座不知名卻吸引我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