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指的就是某個人再也用不著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財富自由根本不是終點站,那只是一個里程碑,那之后還有很長的路(名字叫作成長)要走……
現在目標也很清晰了:
等你過了那個里程碑之后,賣什么都不賣自己的時間。
時間是一種不僅稀缺而且不可再生的資源,所以我們總是用“寶貴”去形容它。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你可以做個計算,以我們創(chuàng)造的價值做分子,以我們度過的時間做分母,算出一個值——人生的“價值效率”。我相信,不同人的價值效率的差異可以是天壤之別。
我們再回到通往財富自由的路上,眼下的你,在到達那個里程碑之前,還是得出售自己的時間,而且這個狀態(tài)還得持續(xù)相當長一段時間。在你不得不用自己的時間為生活必需做交換的階段,千萬不要把一份工作隨便想成一份工作,而是真的是在賣命。時間即生命,“賣命”實在是一個深刻的描述,不是嗎?
那么為了少走一些彎路,你必須在這期間聰明且正確地出售自己的時間。我們要知道任何東西,只要有人賣就會有人買,而且通常一個人可以同時兼具買方和賣方的雙重身份,放到這件事情上也如此——你在出售自己的時間,也免不了買他人的時間。精明的交易員在進場交易之前,都要知道兩個最基本的事——交易的底線,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交易法則(策略)。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要打清楚自己的算盤。
下面就是在正式與人交易時間之前,你需要了解的三條鐵律,可以視作是時間交易的底線,但是與金融市場的交易不同,那里的底線是一些監(jiān)管政策的邊界。而你如果要在時間的交易場里走向財富自由,你的底線可遠不止“不違法、不亂紀”那么簡單。事實上,時間交易的門檻非常高,以至于總是只有少數人才能掙扎到這條線之上,然后帶著相對成熟的心智,向財富自由的里程碑走去……
鐵律一:成長才是根本關鍵
再強調一遍,成功也不是終點,那也只是眾多里程碑中的一個而已。我們國家的很多中學,會有老師在高考前動員學生,“你們只要怎樣怎樣,就能在高考的戰(zhàn)場上取得成功!”你看高考有個好成績都算“成功”了,成功還不算里程碑而是終點么?成長才是永恒的剛需。
我們?yōu)槭裁匆恢蹦敲搓P注是否使用了里程碑思維?或者說為什么那么反對終點式思維?我不得不要往前倒上千萬年,漫長歲月在我們的基因深處根植了一個東西——一勞永逸。現代的人們依然非常本能的希望,可以很快看到自己人生的終點(在那之后他們希望每天只吃不做葛優(yōu)躺),是因為在艱苦歲月里,我們的祖先光是完成生殖繁衍就幾乎要耗盡所有,到現在你也可以在自然界中看到好多交配之后就油盡燈枯的物種。但是現代人花了那么久的時間走到這里,我們擁有的條件足以讓我們在交配之后依然有綿長的生命,去創(chuàng)造更有價值的文明。所以,我們當中的極少部分人領先意識到,我們生命中發(fā)生的事情,都不應作為終點,而是里程碑。因為他們的這一點領先的觀念,他們后來成了人群中擁有財富自由的人。而本質上說,這種里程碑式的思維,反映出了一種精神——在人的基因還遠遠落后于人的文明發(fā)展時,有些人依靠思維的力量,突破了基因對我們行為的操控。
為了成長,你必須選擇。
千萬不要被誤導,聽信了“你別無選擇”之類的話——沒有選擇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少,少到絕對不是你看一個廣告就能遇見一個的程度。
絕大多數情況下,尤其在幾乎所有重要的節(jié)點上,你其實都有選擇機會。正如這一條鐵律你也可以選擇堅定地執(zhí)行或僅作參考一樣。最終的一切,都是自己選的。很多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總是可以有所選擇的,當然也就更不知道有了選擇的時候應該如何判斷。
選擇的判斷標準有一個就足夠了:我選擇的事能不能讓我積累更多的能力?
現在外賣很發(fā)達,我去收外賣的時候,就常常想,那么多人把自己的時間用那么便宜的價格賣出去,然后做的居然是完全沒有能力積累效應的事,他們以后可怎么辦呀?
還有一種和走向財富自由里程碑矛盾的,而且迷惑性更大的是,就是所謂穩(wěn)定(可能還頗高薪)的工作。細想一下,穩(wěn)定如同一張溫床,不需要突破,也就不需要成長、不需要進一步學習。做這樣的工作可能會有一些聊以自慰的成就感(多半來自穩(wěn)定),但是因為沒有成長,而一輩子不可能跨越里程碑。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公務員,但我得殘忍地舉另外一個可悲的例子:小學教師、中學教師。工作的穩(wěn)定本質決定了整個行業(yè)的人只要穩(wěn)定地教那些幾十年不變的課本,于是絕大多數教師會在工作兩三年后停止成長,不再有能力的積累,也不可能獲得真正有效的新能力。
在可想見的未來,財富自由的里程碑永遠離這些人很遙遠,而且越來越遠。他們或許面朝著那個里程碑,也懷著一顆想要財富自由的心。但若只是原地踏步,哪怕再努力,又怎么能夠離目標更近呢?沒有能力積累的努力,就是原地踏步呀。
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這個世界在變得更好。在我看來,世界變好的一個表現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會被埋沒的。在信息流動成本越來越低的時代里,能力被埋沒的可能性也會趨近于零。能力越強的人速度越快,進而獲得更多新能力,進而更強。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表面上看不出,實際上卻差異很大,甚至無限大——都是能力積累的不同。所以你的每一個選擇,都要從積累能力的角度出發(fā),每一次選擇,都要考慮自己還需要什么能力,以及新的選擇對于自己發(fā)展已有能力有沒有幫助。
這里有個陷阱:很多人在做選擇的時候,考慮的是,在這個選擇之后,我過往的能力能否用得上?
這還是“終點式思維”,不是“里程碑式思維”。正是因為這樣想了,所以大多數人習得新能力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因為他們不知不覺已被自己的已有能力禁錮了。
真正正確的思考方式應該是:在這個選擇之后,能幫我完善那個已有能力,能讓我獲得什么新能力。
這也是在側面告訴你:在趕路之前做好思想和行動的準備,有多么重要。如果說交易底線的三條鐵律是正確交易時間的準備,那么第一條無異于是準備的準備,那么,無論怎樣重視它、揣摩它都不為過了。
借由把“成長”放在根本關鍵的位置上,我們有了做出選擇的判斷標準,即“我選擇的工作能不能讓我積累更多能力”。但這一切只是你在這條路上眾多選擇的其中一個。接下來的兩條鐵律,會讓你知道,除了在成長和成功之間,我們需要選擇前者之外,在價值和估值、耐心和急進之間,你要如何“選擇”……
鐵律二:重視價值忽略估值
就像股票一樣,每個人也存在一個市場給你的“估值”和真實的“價值”,通過簡單的類比你就能知道,外人很難準確知道你的價值。
市場只能對你有個估值,與你的真實價值相比,有時高估,有時極度高估,有時低估,有時極度低估。估值與價值偶有交點,那也不是故意的,是極少的瞬間。
對于自己的價值和估值,橋水資本的老大達里奧是這樣建議的:不要讓自己的估值過分超過自己的實際價值。
這是有道理的。
如果交易只有一次,那么,估值越高越好??扇羰亲⒍ㄒ灰锥啻?,那么情況就不同了。人們過分在意,甚至有意抬高估值的根源是“終點式思維”,誤以為可以“一錘定音”??蓪嶋H上,路很長,交易(選擇)很多,甚至,大多數交易干脆算不上是里程碑,只不過是漫漫長路上的雞毛蒜皮,于是,每次都想以大于價值的估值交易實際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更為重要的,是另外一方面。
因為當你在意估值的時候,你就會忘記你的價值,你就會不由自主做那些提高你估值的事,而不是去想辦法提高你的價值。長期來看,估值是虛幻的,雖有波動,卻實際上錨定在價值上,價值不增長,長期來看估值一定長不上去,而且既然有極度高估,那么就不但隨時有低估,還隨時會有極度低估。
我們不用道德層面的詞語去形容這種選擇,比如“踏實”等,僅從冰冷的經濟學角度出發(fā),我們就能知道:忘記價值,追求估值——這肯定是極度愚蠢的。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我還有個理解:只有這樣,你才真正有尊嚴。因為不顧價值地追求估值,本質上就是選擇做騙子。做那些不顧價值地追求估值的事情,比如,通過頻繁跳槽獲得短期內的更高工資,既是騙了別人也是騙了自己。做一次事,騙起碼兩次人,后果很嚴重啊。騙別人倒也罷了,不知不覺把自己也騙了,那就真的太傻了。但還是有很多人忍不住這么做,成了一種習慣,因為欺騙的短期收益總是很高。長久以后,這個習慣幾乎無法根除,你看堅守鐵律之所以難,是因為違背鐵律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可是反過來看,所有的欺騙都不長久,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這樣來看,橋水的達里奧給出的建議實在很睿智。
鐵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力量,相當于交易中的復利效應,并且一定會通過復利效應展現出來。
可惜的是,耐心是學校里教不會的事情——歷史反復證明,正規(guī)教育體系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總是無能為力。無能為力也罷,它竟然在培養(yǎng)人們不耐心上非凡卓著。
甚至可以說,許多人達不到財富自由的里程碑,幾乎都是拜沒有耐心所賜。
沒有耐心的人,更容易選擇“終點式思維”,他們希望快一點完事兒,快一點看到結果,然后就能去到他們臆想出來的那個世界了。沒耐心的人不會有好的積累,他們不會把每件事都當作自己的事來做;沒耐心的人當然也更注重估值,甚至愿意為之而自欺和欺人,因為他們只能想到短期效益;沒耐心的人甚至都不會思考真正重要的事——價值。他們最常說的話是這樣的:“想這么多不煩么?”
有很多人會為自己的缺乏耐心找一個看似很站得住腳的借口:我現在做的事情不喜歡,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等到我做到那件我真正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就可以……
但是無論用經驗還是純理性去想,你會發(fā)現,做不到當下自己喜歡的那件事,是幾乎所有人的常態(tài)。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耐心,耐心之所以寶貴也體現于此。宗教里說,在看不見的時候才要動用信仰。天生相貌平平的人,永遠放棄了自己可以通過自我提升變好看的可能性,這顯然是不明智的。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在某個領域掌握了極好的條件,這不該是你沒有耐心的理由,否則無異于成為被外界條件操控的傀儡,而你的上限,就只有手里握有的籌碼了。更明智的做法是,用心智的力量去時刻告訴自己,覺得困難的階段不過是必經之路——而這正是耐心的真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面那個借口的后半句,就算你以極高的成本最終進入了所謂你喜歡的領域,你也永遠不可能達到你所臆想的那種效率狀態(tài)的??上У氖?,很多人最終失去對事情的耐心,都是因為先失去了對“低效率的自己”的耐心。在你走向財富自由的路上,掌握調節(jié)做事節(jié)奏的能力也至關重要,這和其他一些能力我們會在后續(xù)的內容里詳細說明。
現在的你,已經不僅認清了財富自由的真正定義,也做好了一部分準備——了解時間交易的底線,三條鐵律。很快你還會知道另一部分準備——即最有利于你的交易法則(策略)——是什么、以及如何操作。需要提醒你的是,底線與策略不是單獨存在的,要全部綁在一起,執(zhí)拗地、徹底地、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才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甚至是神奇的作用。你會通過了解底線和策略真正掌握時間交易,進而發(fā)現,這里面并沒有什么秘密,全世界都能知道(甚至已經知道了),只不過,大多數的人僅僅是知道而已,只有極少數人執(zhí)拗地、徹底地、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了這些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