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生日,即使不情愿,生日每年都會來到,今年不一樣的是我當媽媽了。提到生日,我腦子里冒出來的第一個日子,是我兒子的生日,更準確的說是生我兒子的那一天。依稀還記得那一天的疼痛,可唯一有畫面感的是我看到他沒有鼻梁的臉那一刻的我自己,是欣喜?是驚奇?是嘆息?還是被陣痛帶走了意識感覺不出自己的感覺了?
我的生日,也就是三十多年前,我媽經(jīng)歷的那場人生的轉(zhuǎn)變,據(jù)說她那天算順利的,凌晨送去醫(yī)院,下午2點多生的我。我媽沒有母乳,所以我用精神分析的視角認為,這是我沒辦法跟我媽建立親密的源頭。(此處省略了母乳的重要性,可參見我的《我只想安靜的做回哺乳動物》一文。)我的媽媽是家里的獨女,還有兩個弟弟,我的外婆在中年經(jīng)歷了文革的批斗,精神出了問題,我猜以她易患基礎(chǔ)的人格特質(zhì),估計在我媽的生命早期也沒有給我媽足夠的安全感,而且我媽是隨軍生的,不是生在家鄉(xiāng),還是生在行軍的路上。一個媽媽在自己的童年沒有體驗過足夠的安全感,她就沒辦法給自己的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在我的記憶里,當然沒有我媽在早年怎么撫育我的過程。讓我有情緒的記憶是,我媽在我青春期時,一直對我的學習成績有著莫名的杞人憂天式的碎碎念,經(jīng)典臺詞就是“你平時成績都不錯,就是一大考就考不好。”這直接影響了我高考的發(fā)揮,我相信也影響了我之前很多的人生選擇。工作?伴侶?
在不久前說起這些,還對我媽有著不滿,雖然也試圖理解她,可我對自己的不接納,讓這份情緒一直在理解與不接納之間擺蕩。現(xiàn)在寫這些是因為心里升起了感動。球球八個月了,隨著他身體的靈活,對我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大。他需要用我的身體來磨爪子、甚至還要磨他即將要長牙的牙床;我給他換尿布,他嗖的就坐了起來,還沒有換好,他就爬走了;他會哭聲告訴我,他要抱抱、他要出去看風景,控制我不能做別的事。我厭煩了,想要出去放放風吃個午飯,剛出門又會很想他,飯一吃完,就往家趕。就在煩得不的了和愛得不的了之間體驗著做媽媽的幸福感,可我的媽媽、球球的外婆卻相當?shù)纳裼隆K粌H能幫我做所有的家務(wù),還幫我?guī)蚯虺鋈ュ迯潱拖翊藭r我奮筆疾書,球球的外婆就把球球帶出去玩了,給我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做自己的事。昨天她的朋友來,我自己照顧球球,就充分體驗了一個人帶娃的不自在。雖然只有幾小時,我已經(jīng)體驗到?jīng)]有我媽這個好幫手,我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直接引發(fā)了我進一步的感動,我媽是怎么把我?guī)Т蟮模龥]有幫手,可她心甘情愿的做我的幫手,退休后還要堅持完成她的使命。
我的生日,她的苦難日,感謝她不求回報的付出,感謝她讓我有了現(xiàn)在的人格特質(zhì),感謝她繼續(xù)在我生命中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