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做出的過激行為和失控情緒,一旦事情過去,頭腦清醒,心情平復,都懊惱不已,悔不當初,但不該做的也做了,不該發生的也發生的,不好的結果和影響也造成了……我們于是自責、愧疚、傷心、難過,有的事情允許我們改過自新,重新來過,有的事情卻只能于事無補,無能為力,所以,我們更要管住自己,沖動是魔鬼,這個世上沒有后悔藥。
女兒像一株太陽花,那么明媚,那么燦爛,在她小小的世界里,花是美麗的,季節是美麗的,世間萬物都是美麗的,她愛世界,也愛她的媽媽。
有一天,她有感而發地對媽媽說:“你是我第一次見到的人,也是我的好朋友,我想給你起個名字—媽媽,因為我覺得媽媽是個女人,名字又好聽,我喜歡叫你的名字”。短短的幾句話,像詩一樣的語言,勝過媽媽聽到過的任何甜言蜜語,她深深地把女兒抱在懷里。
女兒在讀一年級了,她特別愛學習,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小可愛,在老師的眼中,她活潑開朗,在大人的眼里,她聰明伶俐,在媽媽同事的眼中,她乖巧大方,大家覺得她像朵太陽花,永遠向著太陽,散發出暖暖的光。
可是,這一天,這朵太陽花受傷了,她低著頭,眼里滿是委屈的淚水,她像只受驚過度的小貓,蜷縮在墻角,連哭泣的聲音都帶著顫抖。她被她的媽媽狠狠地打了,背上留下了一道道用棍子打過的紅紅的,血腫的痕跡。
“我叫你吃飯,你像吃藥一樣難受,一碗飯,你吃兩三個小時都吃不完,我真想打死你”媽媽對著女兒咬牙切齒的大聲怒吼,女兒被嚇得瑟瑟發抖。
“你看你長的像個猴子,又瘦又小,像在讀幼兒園一樣,你再不吃飯等所有孩子都長大了,你還是這么小”媽媽義憤填膺地又大吼。
女兒看著一個小碗里還剩的半碗飯不知所措,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她的眼睛已哭腫,嗓子已沙啞,這時的她看起來使得個子更小,身子更孱弱。媽媽越看越氣,又忍不住拿著著筷子使勁打了女兒的肩膀幾下,這時的她怒火中燒,越打越想打,后來就變成為打而打了。
媽媽看著碗里剩下的飯更加來氣,她以不容抗拒的口吻,命令女兒把飯吃完,看著女兒磨磨蹭蹭,細嚼慢咽的樣子,她大聲呵斥道:“吃大口點”。
女兒邊哭邊吃,把小嘴塞得滿滿的,她只能按媽媽的意愿去做。媽媽心里很難過,她知道人在傷心的時候不能進食,這樣對身體不好,但她還是眼睜睜地強迫女兒把飯吃完,像是對女兒的懲罰一樣。
女兒吃完了飯,媽媽的心里很疼,這種由焦慮和不安引發的過激行為,使她的情緒完全失控,她已經完全忘記了女兒還只是一個六歲的孩子。
女兒背著書包去上學了,媽媽看著她遠去的背影心里在滴血,她開始痛恨自己,她不該因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把壞情緒釋放到女兒的身上,她自責自己很少有時間給女兒做頓可口的飯菜,女兒總是跟著媽媽在工作的食堂,大人吃什么她就吃什么,不管飯是硬是軟,不管菜是香是辣。
媽媽想到因為自己的原因,因為家庭的原因,女兒出生不到五個月就把她送去了外婆家,快三歲的時候才接到自己的身邊來上幼兒園,女兒跟著媽媽風里來雨里去,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嚴寒酷暑。
媽媽心里哽咽,鼻子酸酸的,顆顆眼淚奪眶而出,她腦海里出現了一個畫面,讓她更加的難過。有一次媽媽很不開心,但是女兒卻一個勁兒地纏著她,讓她陪她說話,聽她唱歌,看她跳舞,女兒時不時地去打擾她,媽媽極不耐煩地說:“不要來煩我,過去”,聲音有點大,把女兒嚇了一跳,她哭著說:“我看到媽媽不開心,但又不知道怎么辦,我只是想讓媽媽高興”。媽媽摟著她,一切的煩惱瞬間煙消云散。
這天晚上女兒早早地睡覺了,半夜的時候,一聲驚叫把媽媽吵醒,媽媽趕緊過來把女兒摟在懷里,女兒告訴媽媽她做了一個噩夢,媽媽輕輕地安慰她別怕,慢慢地,女兒漸漸地進入了夢鄉,媽媽卻怎么也睡不著了。
媽媽躺在床上,依著女兒,把女兒摟得更緊,她這次是真的讓女兒受傷了,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女兒都不會忘記,可能會成為她一輩子心里抹不去的陰影,甚至可能影響她的成長,媽媽越想越害怕,也越想越自責,她覺得自己對女兒太沒有耐心,自己太急躁,太沉不住氣,為一點小事就沖女兒發火,給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如此大的傷害,她真不是個好媽媽。
看著身邊這個弱小的孩子,媽媽想起了她們一起經歷的種種,女兒第一次的微笑,第一句會說的話,第一次學會的歌,第一次會跳的舞,第一個會認的字,第一次會講的故事……都一一的浮現在媽媽的心中,媽媽想起那些甜蜜的細節也進入了甜甜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