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通讀《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感悟

終于艱難而又光榮的讀完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說實在的,讀的時候真有點一個頭兩個大,如果不是因為加入“杏壇讀書組”,我可能堅持不下來,所以真的很感謝“杏壇網研社”這個平臺,感謝平臺后的組建者,感謝楊光老師的鼓勵與引導!

恕我愚鈍,書是讀完了,但領悟到的還不及一知半解。困惑重重,我沒找到那個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樣的??教師自身的認同和完整又是指什么呢??本書的名字是《教學勇氣——漫步教師的心靈》,教師的心靈與教學勇氣又是怎么樣融為一體的呢?

關于課堂:

初讀“教師真正的自我”“教師自身的認同和完整”這些詞句時,我想到了唐老師寫的一首詩歌,也代表我對這些詞句的一點理解吧。

教育者——一朵自己的玫瑰花

教育者是一朵芳香美麗的玫瑰,

她不必努力什么,

她不需要表現什么,

她不用給予什么,

因為她是一朵芳香美麗的玫瑰。

她沒有表達自己的美麗,

受教育者看到她,

自然可以觀賞到她的美麗,

她沒有散發自己的芳香,

受教育者跟她呆在一起,

自然可以熏染到她的芳香。

玫瑰只是在默默地綻放,

她在以她生命的存在彰顯著世間最優秀的氣質與品德。

近玫瑰者,

久而必成其香!

所以我認為老師的自身修養很重要。

當我讀到“第三事物”這個詞時,我又覺得這個“第三事物”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帕克.帕爾默說的:也許課堂既不應該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而應以主體(第三事物)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體模式中,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同時專注一件偉大的事物,在這樣的課堂上,讓主體——不是教師和學生——成為我們的焦點,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的最優特質獲得融合和超驗升華。

突然覺得帕克.帕爾默好偉大,喜歡這樣的課堂,我們也應該努力上成這樣的課堂。

關于成長:

“如果我們要幫助彼此成長,就要做一件教師一定要做的事;要像公開而真誠地討論我們成功的經驗一樣,公開而真誠地討論關于我們失敗的經驗。”——P140

真的,我們太需要交流了。上班十幾年了,除了外出學習、聽課(但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學習成長外,幾乎都是自己在摸索怎么管理班級?怎么備好一節課?怎么上好一節課?有時,真的挺羨慕大學校的,他們有集體辦公室,他們有年級組長,他們可以共同討論教學上遇到的各種問題,而我們小學校,一個辦公室一個人,一個年級一個人,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問好幾個老師才能搞清楚;又有時會因為績效工資、成績、榮譽,職稱……等因素,大家都會有所保留吧。但是我還覺得帕克.帕爾默說的好,我們要彼此成長就必須要有真誠的討論,與績效、榮譽等無關,放開身外那一切,找到真正的自己,為教育而成長,享受教育而成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