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r.C
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茨威格 《斷頭王后》
最近廣州的小伙伴們朋友圈大概會被類似咁樣葛文章刷屏:
做為一名程(lao)序(si)員(ji),看到之后,我的內心大概是這樣的:
地鐵免費Wi-Fi?。?! 有Wi-Fi就算了,它竟然還免費?。?!似乎這是一件值得激動的事情... but,可能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免費Wi-Fi背后的安全問題。
為了驗證該問題,C先生冒著被地鐵工作人員當場抓獲并沒收作案工具的危險,進行了一場毫無風波的黑客行動,代號為“SC”。
1、首先準備好“作案工具”:
2、以root身份打開Wireshark,進入監控模式:
3、點擊開始....
......
......
......
等待大概半小時(取決于C先生公司到家的距離)...
4、停止抓包后,會看到這樣的信息:
可以看到,Wireshark其實已經為像C先生這種網絡小白做好了初步分析,可以通過簡單的幾個點擊獲取這半小時抓取到的信息,如:
由上圖信息可以看出這半小時內大概抓取了77MB的無線數據信息。
要注意的是,這是在電腦完全沒有連接上任何熱點的情況下抓取的信息。
原理大概就是 :
“你和你朋友隔著2米在講話,我站在中間。我能不能聽清你們之間的聊什么東西?”
“那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被偷聽?”
那就是你們之間講的是暗語或者我聽不懂的外語。恩,這個就是Wi-Fi的加密,我們設置的密碼不但用來防止被蹭網,也可以用于加密?!?/p>
-
初步分析
現在手上有77M的信息,繼續進行下一步分析,打開最外層的數據包,也就是TCP/IP四層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
-
進一步分析
由簡單的初步分析我們便可以大概知道大家用什么手機,地鐵Wi-Fi的AP是哪家中了標,根據初步分析,除了小米,應該還有某不知名廠家中了標(P.S.是真的不知名)....
但其實初步分析的數據并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這只是讓別人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手機或是什么AP,真正有殺傷力的,是TCP/IP的應用層信息。
目前我們大部分互聯網應用使用的http協議,國內除了某些大型網站如Baidu、Taobao以及金融相關的網站,像新浪微博這種都是使用的Http,那就意味著我們的上網信息將會變得一覽無遺,like this:
上圖的這些正是別人在瀏覽的信息(可以看到我們很熟悉的weixin域名),所以,當你連接上無加密的公共Wi-Fi時相當于和別人共享你在看的信息...
(P.S. 喜歡在星巴巴用Wi-Fi上網的童鞋請注意... =_=) -
再進一步分析
從另個角度說,我們正大光明,即使讓別人知道我們在瀏覽網站也沒有什么關系。但是,注意了!假設你在使用公共Wi-Fi的過程中泄露了賬號信息,如以下這位:
這個數據包包含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cookie!
什么是cookie? 大概相當于我們身份證明,你怎么證明你是你自己?
(P.S. 之前我朝就出現過無法證明自己是自己的新聞)
cookie大概就相當于我們的身份證明,當我們訪問一個網頁時,我們只要攜帶這個證明,網站就認為我們是我們(...嗯,哲學問題)。
看到BD開頭,聰明的你應該猜到這是哪家公司的cookie了,我們可以寫個簡單例子來證明:
假設我們正常登陸網站時,代碼如下: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www.baidu.com'
fd = open("./baidu.html", 'bx')
resp = requests.get(url)
fd.write(resp.content)
獲取到的信息如下:
但如果我們把剛剛抓到的BDUSS作為cookie內容,修改代碼為如下:
import requestsurl = 'http://www.baidu.com'
cookies = dict(BDUSS='YourBDUSS') #安全原因,請使用自己的BDUSS
fd = open("./baidu.html", 'bw')
resp = requests.get(url, cookies=cookies)
fd.write(resp.content)
可以看到,只需要簡單地填充BDUSS信息,我們便可能可以以百度賬號為qq3419****的用戶登錄與BaiDu相關的一系列互聯網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百度糯米、百度錢包、百度創課、百度網盤)。
至此大概你就知道為何你QQ被盜、微博被盜、各種賬號無緣無故無仇無恨就被盜的原因了吧?(還有另一個很大的可能就是你賬號用了簡單密碼或者統一密碼,要是某網站被脫褲,就全部賬號一起Game Over。)
其實在他們眼里,
我們,并無差異,
黑客們不針對誰,
不懂安全上網的,
在他們眼里,都是肉雞……
我們的設備和帶寬,可能只是他們用來make money的工具。
結論
雖然本文題目有個“黑”字,但C先生是該方面的小白。如果一個小白都可以獲取到以上信息,大家請自行腦補專業黑客的神技...
- 所有無加密的Wi-Fi(包括但不限于地鐵)都存在先天性缺陷,請不要相信所謂關于安全的宣傳。
- 盡量避免使用外面的免費Wi-Fi或熱點
- 如果一定要使用請不要使用任何需要賬戶的服務,目前國內互聯網公司大如新浪微博這種都還未采用https,微信也有部分未加密內容可以簡單獲取。
-
如果一定要登錄請一定不要登錄與金錢有關的賬號,比如支付寶、網銀。16年多起大學生受詐騙導致死亡案件相信大家還有印象,以現在“大學生”的情況,去飯堂開個免費Wi-Fi熱點,估計一天能釣個不少魚。
P.S. 評論中大家對能否完成這樣的操作似乎有疑問,如果覺得不信有一定技術能力的請自行嘗試,文中已給出主要步驟。如果沒有的,那請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