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時,抬頭看著天,覺得生活不過是睡覺吃飯背著書包上學去玩。
中學時,天天捧著書,也不知道看什么,聽著老師的嘮叨,為了升學,用了半條性命。
大學時,面對著就業,覺得路邊買燒烤的都比自己掙得多,讀書就是他媽的笑話。
小時候,不知道讀書,認為所謂的讀書和玩是相等的;大些,讀書跟功名狀元掛上了勾,也堅持相信著;慢慢懂了,書本上的不是一切,也不是打開四十大盜寶藏的鑰匙。
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竟然想起了一個人。
那是我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日子,背好包裹,準備開始我的大學生活。
偶然,碰到了這位先生。
一副黑框眼睛,白色polo衫,黑色西褲,有些疲憊的眼睛。
四目相對,有些事情很神奇,在第一眼你看到那個人,就會覺得很熟悉,很舒服。
我看他如此,他也看我如此。
談到讀書。
他說,文起先秦,師從傳記。
突然,我就想讀讀這些書了。
字里行間,千年前,百年前,還是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背景在變,政治經濟在變,社會道德在變。
唯一沒變的就是我們本身。
我們本身很復雜,有的人是一曲小提琴小調,有的人是一部恢弘的交響樂,有的人則是黃河邊上安塞腰鼓……
人,吃飯睡覺排泄,這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人生來是相同的,后來就不同了。
而讀書就是這樣的變得不同的方式。
生與死是兩點。
從生到死,一條線,讀書變將這條線開始分層。
書,不會直接改變世界的力量,也不會一瞬間將我們變成飛檐走壁的蜘蛛俠或是拿著神器的雷神托爾。
先秦讓我看得遠,教我看得透徹。
人物傳記,我學怎么做,怎么走。
書,不是打開寶藏的鑰匙,也不是阿拉丁神燈,說出愿望就可以實現。
既不是壯陽藥也不是興奮劑,這是一杯營養液,慢慢改造,一點點磕磕絆絆的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