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詞組解釋:
特立獨行且正確,這個詞組中包含的詞有“特立獨行”和“正確”兩個詞,雖然是特立獨行在前面,但是其實是正確在前,特立獨行在后,首先要保證正確,然后不隨大流,堅持自己的判斷去做事情,但認同的人很少,這才叫特立獨行,而不是自以為是。
二、特立獨行且正確與自以為是的區別
“特立獨行且正確”與“自以為是”的區別在哪里?
我認為“特立獨行且正確”是基于自己的積累,運用自己的思維,使用正確的方法論,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正確的判斷,并且篤信自己的正確的判斷,持之以恒的堅持。而“自以為是”往往是基于自己的經驗和積累,更多的靠感性和主觀判斷來得出結論,結論很可能經不住推敲,且往往因為坐井觀天而導致結論的局限和錯誤。
特立獨行收益會最大化,同時伴隨的風險也是同步放大,而隨大流,人云亦云,做不出成績,也不會太錯,或許這就是我們在進化中自然而然的行程隨大流的習慣的原因。因為我們的人性天然的討厭風險,甚至會為了降低風險而不考慮收益。
三、特立獨行且正確的意義
特立獨行且正確時價值最大。
李笑來老師的觀點,我覺得很正確,我們把自己正確、自己不正確寫成行,別人正確、別人不正確寫成列,那么我們組成了自己正確且別人也正確,自己正確別人不正確,自己不正確但別人正確,自己不正確別人也不正確四個組合。
當自己正確,別人也正確的時候,正確的意義比較小,認同方面的痛苦小。這個時候往往相當于同向賽跑,我們需要更強的能量去超越別人,相當于是紅海競爭,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正確才能超過別人,所以往往在這種情況下,其實自己正確沒有太大的意義,而且往往還競爭不過別人。但是這種情況下,我們獲得的認同最多,我們在認同方面的痛苦比較小。
當自己正確,別人不正確的時候,這個時候正確的意義最大,但是認同方面的痛苦也最大。正確的意義最大,是因為這相當于是我們在向終點奔跑,而別人在向起點跑,那么我們超越別人是鐵定的,且堅持的時間越長,我們的差距越大,效果越明顯。痛苦最大,是因為我們做的事情是不被人們所認同的,且不被認同的人越多,我們的痛苦越大,同時我們正確的意義越大。
當自己不正確,別人正確的時候,這種情況很可怕,但是這種情況下有可能認同壓力大概率情況下也會比較小。
當然,自己和別人都還不正確,那就說明所認知事物的真相還有待發掘,這就不表了。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到當自己正確,別人不正確的時候,且不被認同的程度越大時,意義越大,不被認同的痛苦也最大。同時如果我們能夠篤信自己的正確,執拗的執行,那么這種情況下是價值最大的。
四、做到特立獨行且正確需要的素質
1. 做到特立獨行且正確需要獨立思考能力來保證正確。
因為,自己做的是特立獨行的事情,那么是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而隨波逐流是我們人的天性,這種天性其實是我們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最原始的一種自我保護的能力,以前原始社會看著大家都朝一個方向跑,那么自己就朝大家跑的方向跑,因為那個方向要么有食物,要么相反的方向有危險,先跑再說,問清楚了再跑說不定要么被吃掉了,要么沒有找到吃的。
但是,進入文明社會后,隨大流的人性卻成為我們創出成就的一大阻礙。比如投資股市,沒有獨立的思考,人云亦云去買賣,因為人天然就是貪婪和恐懼的,當我們看到漲了相信還會漲,看到跌了相信還會跌,我們都知道應該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但是這是反人性的,我們也是人,我們往往隨大流,最后成了一茬茬的韭菜,任人收割。
所以,要做到特立獨行且正確,首先必須要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夠運用自己的思維,使用正確的方法論,正確的研究方法,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正確的判斷。否則怎么會出現自己發現正確的東西,別人認為是錯誤的這種情況出現呢?
2. 特立獨行需要執拗的執行。
在特立獨行且正確中,知易行難更明顯。認識到正確,但是在很少的認同的情況下還要能堅持做下去,我們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需要勇氣,更需要膽識和自信。
如果我們不能執拗的去執行,那么所有的正確都將失去價值,因為就算你認識到了,但是你沒有行動,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落地,那么再正確的想法也展現不出來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