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泡一杯香茗,捧讀一本散發(fā)著墨香的書本,或是午后,沐浴陽光,享受咖啡香,享受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迂回。
喜歡閱讀源自于對文字的喜愛,我喜歡林徽因的散文,席慕容的情詩,還有三毛的愛情故事。那字里的清清淺淺,點(diǎn)點(diǎn)墨跡都是對往事的追溯。那些被遺忘的故事,一次次的落在她們的筆端,敲在我的心里。我羨慕那些有故事的人,她們用一種源于生命的光彩,書寫著明媚,或是憂傷,看在眼里,讀在心里,那都是段令人疼惜的時光。
? ? ? ? 靈魂和身體,總得有一個在路上。讀郭敬明“明媚不憂傷的青春”,讓人思考青春的含義;讀三毛的“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讓人感受這女子的深刻與純粹;讀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不禁令人感慨人生的美好與悲涼。我曾經(jīng)設(shè)想過這樣的生活,開一個書店,不大,卻精致。有著大大的落地窗,能看到外面來往的人流,和投落在地上稀疏的光影。有顧客的時候書是世界,沒顧客的時候世界是書。慢下來,愿你與世界溫柔相擁。
閱讀是件讓人感到快樂的事。愛上閱讀,當(dāng)各種壓力驟然至前時,竟然發(fā)現(xiàn)洗衣服都如此曼妙。換了洗,洗了晾,一邊揉搓一邊輕唱,生活就要如此美好;愛上閱讀,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fēng)冬聽雪,晨有清逸,暮有閑愁,生活就是如此詩意;愛上閱讀,縱使歲月早已泛黃,依舊蒼翠如初,溫暖如初。
安妮寶貝在《素年錦時》中說:“美好的女子,她若走進(jìn)人群之中,如同遺世獨(dú)立,突兀的存在會讓他人立時感覺空氣發(fā)生變化。”這不正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真實(shí)寫照嗎?作者抒發(fā)的種種文字情懷讓我為之傾倒。閱讀讓我相信這個世界美好總要多過黑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閱讀讓我提起筆來記錄心情,陽光明媚的天氣里我的文字可以是舒暢歡快的,陰霾雨天里我的文字又可以是暗藏著淡淡憂傷。
我不喜歡讀《紅樓夢》里黛玉、寶玉、寶釵的愛恨糾纏。也不喜歡“紅塵”這個冰冷的字眼,它總是妖嬈的像罌粟花一樣,美麗得絲毫沒有溫度,卻總讓人義無反顧的沉淪下去。但是我喜歡讀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他們愛得那樣從容純粹,希望這種純粹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閱讀之輕,閱讀之重。 在喧囂的世俗,營造出一份獨(dú)有的寧靜,保存一份恬淡的心情。在流沙般的歲月里,學(xué)會像朵雪蓮,在傲雪寒天中綻放笑顏;學(xué)會像那秋天的淡菊,在百花凋殘時節(jié),端坐在歲月的未央,笑觀滄桑巨變。
人生難得一從容,只愿你我在閱讀中學(xué)會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