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葩說》有感而發:
又是一個周末,像往常一樣,早上睡到了自然醒,睡意惺忪打開手機看一會兒,下床洗漱收拾下,吃點東西,順手打開視頻,以平淡的方式的打開美好休閑的一天。最近又開始了看奇葩說這個節目,喜歡他們的張揚的個性,喜歡他們酣暢淋淋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喜歡看他們不拘一格的表達自己,在這里他們能說會道,他們不用在意外界的看法,這里囊括著了各種各樣的奇葩,這里收納著各色人等,這里隨你怎樣傾訴你的故事,這里說著各種玩笑,開著各種腦洞,不拘泥于其他節目的條條框框,罵臟話也有后期的工作人員幫你完美消音(但是我可能聽懂了)。當時從第三季開始看,但是看了之后就無限熱愛上這個節目,不知道是平時太端著都不能好好釋放自己還是怎么回事,感覺這個節目是那么自由,那么令人感到無所拘束,不在現場卻總是能感受到那種溢出屏幕的快樂與感動,隨著節目中他們的各種搞笑而狂笑,隨著他們情到深處時感動落淚,或許這是語言的魅力,驚訝于他們想的這么多,找到這么多角度,雖然這是他們的工作,但是他們給我看帶來了快樂與感動,第三季看完把第一季第二季都刷了一遍,當然第四季開播也是義無反顧的追,雖然現在有時差的只看到了十四期……看到這一期,也許是契合了自己的某些遭遇,契合了近來經歷事情的郁悶,看了之后總覺得無限符合自己的心境,有太多話想說,于是,知道自己又剎不住車的要寫點東西以表示現在此刻的心境。
這期辯題是,生活的暴擊值得感激嗎?在看到這個題目,按照我以往的想法,我認為肯定是選擇值得感激,因為在以往接受教育,在初高中課本總是有那樣的話語,“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但是大家一致的選擇反方——不值得感激,我才明白,原來大多數人是這樣的想法,這也契合了我最近的想法。最近兩年感覺自己經歷了好多事,不是生活的暴擊,只是生活中點滴雞毛蒜皮的瑣事,但是連在一起,我也覺得這些事改變了之前的我,讓我不是那么單純純粹的甚至于傻的再去相信這世界是美好的蠢話,慢慢的改變著我的想法,在聽著這期節目的過程,我就在慢慢思考,放在以前可能我真的是選擇正方這樣的態度,這是一直被灌輸思想的緣故,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以前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遭遇、不公平對待,我真的是只會自我消化,慢慢說服自己,我在人前沒有伶牙俐齒的表現,也不會張牙舞爪的對抗,每次面對別人的指責或是對我的憤怒,我就像一個慫包,這是本能反應,是源于我的一直以來的思想,每次總是先想想自己做錯了什么以至于要遭受這些指責或謾罵?每次不管是不是我的錯,也總會先放低自己的姿態意圖來給這件事畫上一個句號,但后來就會發現,其實那他喵的不是一個句號,是一個無限延伸的破折號,引出的是某些人變本加厲的行為,一味地忍受,只不過是縱容了那些人對我的傷害罷了。以前的我總是會給自己灌雞湯,總是想著說服自己,總是把經歷的各種事情歸結于一張堂而皇之的理由——成長,現在想想,真他喵的扯淡,這樣對自己真的好嗎?
那些我曾經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挫折值得感激嗎?以前總是會找借口安慰下受傷的心靈,把原因歸結于自己的不懂事,把一切歸結于我做的不好,我放自己于最低的姿態,或者一直都是在自欺欺人罷了,我們一直在給生活中的各種事強加一個意義,使之成立,我們總是說這是一種成長,但是這是健全成長嗎?這些成長是你必須經歷的嗎?我們還要以感激之心去面對曾經的這些遭遇嗎?一直以為來我認為我都是個不會斤斤計較的人,不想招惹是非,別人對我的態度或者做法只要不是太過分能說得過去就行,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應該做個不計較的人,一直以來我恪守的信條也是盡力去幫助他人,他人對我的態度取決于我的態度,但是經歷了一些人一些事,懂得了即使我不去計較,也不能妨礙某些繼續刁難,反而助長氣焰,我只想做好自己,但是這顯然是做不到的,面對別人的職責和非議,一味懦弱,只能丟失真實的自己,我們一直被灌輸應該感激生活中的挫折與磨難,但是這些成長是我們想要的嗎?生活給予你痛苦時,你是真的還要說一句感謝的話嗎?或許沒有這些我們能成長的更好吧!我們長大后變得成熟,變成了以前我們討厭的人的樣子,變得敏感變得圓滑的時候,真的是需要的這種成長嗎?社會在以它的方式催促著每個人的成長,可是這是我們想要的嗎?在經歷一些挫折后,人會變得成熟敏感變的有分寸感,可是,我們必須去變成社會中大多數那樣的嗎?為什么要去迎合這個社會的大眾觀念?之前一個師姐苦口婆心的對我說,你要注意的的說話方式,變得圓滑一點,思考一下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我之前一直以為真誠待人是最重要的,我不會為自己辯解,不會圓滑的去說一些俏皮話,我始終認為以真心換真心是最重要的,可是慢慢發現事實并非如此,我你很真誠的對待別人時,別人并不一定會真誠的對待你,或許你沒有規避掉說真話觸及到他們內心的不坦誠吧。一個老師也對我說,你要學會說話,多學學xxx,我當時滿是認真的點點頭,覺得自己這樣是不是不太好,融入不了這個社會,但是現在經歷了一些事情我堅定的認為,我不要去變成誰誰誰,我是有時候沉默寡言,我是不會說些俏皮話,但是我不想因此改變自己迎合別人,別人或許很是討喜,見什么人說什么話,但我不想這樣,你也許說這是不成熟的表現,但是我不想被社會改變的面目全非,或許進入社會要圓滑才能不吃虧,或許是真的吧,但是在人情淡泊各懷鬼胎的社會,我不想讓自己變得那么累,我還是想保持最真的自己,真誠待人,或許誰都會懷念那個不用計較的純真年代的自己吧!
前些天和好友深夜徹聊,我們聊及最近彼此的不順與郁悶,我憤怒于她周圍遭遇的人和事,她感慨于我經歷的煩亂,我們聊至凌晨,深度剖析了自己的性格,發現我們都不得不承認我們是不善于與人爭執的人,我們總是喜歡把自己放低,我們只能靠互喂雞湯來給對方打氣,想讓彼此快樂起來,不得不承認生活中有時是需要喝點雞湯的,它能讓我們更加積極的面對以后的生活,但是我們不慶幸我們遇到的破事二,遭遇的這些事情讓我們更加明白,我們立志要對自己好點,立志要強烈捍衛自己的立場,不能失去自我,不傲慢單不過于謙卑,我們都不想讓自己變得敏感變的神經質,不想處處要觀察別人的臉色做出自己的行為,這些遭遇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不自我不純真不可愛,我們懷念過去單純美好的日子,我們懷念能放肆大笑的時候,我們不想自己變得像現在這樣經歷著各種糟心的事情,讓自己過得不開心,我們以后會變成什么樣不知道,但是我們至少不想讓自己因為這些事情去煩惱,我們懷念過去的美好,現在已經不擁有的美好,我們不想與社會與世界妥協,我們只想好好的生活下去。馬薇薇辯論中說道,“每個人都應該成長為他想要的樣子,每顆花都應該開在她想開的時候,如果不得已讓我們在一個角落委屈的綻放,那也不要感謝把我們移植出沃土的人”,是的,每個人的生活都值得被命運溫柔以待,只有這樣的生活才值得感謝,當遭受生活中這些糟心的不順的事情,我們積極應對,但是我們不感激這些事情本身,我們要感謝的是幫助我們的人,感謝我們自己,感謝那個不屈服于生活的頑固的自己!
愿所有人的生活都被命運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