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storming.png
當團隊因為一個話題需要集思廣益時,一定會有人說,來個頭腦風暴吧!
對,來個風暴吧,各種好處可是顯而易見!
可是,有時候頭腦風暴也會走形。
A同學剛剛說出一個點子,B說“你這個辦法早就過時了……”A同學噎住。進入誤區一,提供信息時,有人過早下判斷。這種情況非常影響表達者正常發揮,其他有類似觀點者也受到影響。如果這位下判斷的是位威嚴的領導,那么場面就更尷尬了,不敢說了,個中滋味大家都懂的。
C同學有個想法,侃侃而談,D同學一聽開頭,跟我想的有點像嘛,E同學一聽,這答案還不錯,D、E同學都不想回答了。進入誤區二,有些成員思維產生惰性了。惰性思維說起來很好理解,例如,記得讀書時班上總有幾個“別人家的孩子”嗎?老師問“3+5等于幾”,您還在偷偷數手指頭呢,突然聽見有人快速回答,等于8!好,你開始下意識的停止數手指了。
估計每個人都經歷過頭腦風暴中令人尷尬的場景。那么,有什么辦法能夠改善呢?重點來了------
書寫式頭腦風暴(Brainwriting)
- 首先準備紙筆,紙上只寫今天討論的主題。
- 每人領取一張紙,寫上序號1,將自己的創意點子整齊的寫在紙上。
- 將紙折疊,隨機放在中間。
- 每人任選一張他人的紙,打開,寫上序號2,并繼續寫下第二個自己的創意。
- 將紙折疊,隨機放在中間。
- 重復第三步動作,序號依次寫3.4.5……(一般來說,做5-7輪為宜。)
...... - 每人找回自己寫序號1的那張紙,標注出最重要的3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OK,收集信息階段就愉快高效的結束了,您看出這種風暴的好了嗎?
對比我們常用的頭腦風暴,這種方式的優點也非常明顯!
- 規則使得任何人在收集信息過程中無法下評判,這個太好了,這可不僅是言語評判,還有可能是臉色、威嚴等等各種影響情緒的因素。
- 有點強制性的促進每個學員都重復思考。
- 他人的觀點會給我繼續寫觀點以啟發。
- 能夠快速總結出眾人對話題的傾向性意見。
- 主持人壓力小多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越想越美,明天開會一定好好嘗試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