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牙痛治療及五味子藥性
? 同學,我們來上課了啊!就是在《黃帝內經》里面他醫牙痛當然是這個方向,他的方向就是上牙床、下牙床各屬于手足陽明,這是《黃帝內經》的一個思考。
? 接下來我引用司馬遷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倉公的部分,淳于意的故事。
漢.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手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風及臥開口,食而不嗽。
? 他就說,有一個人病齲齒,就是牙痛,他就灸他的左手陽明脈。當然中國歷代大腸經上面灸牙痛,有好幾個穴道都可以用的,所以,我們之后可能會介紹一兩個。但是我也沒有灸過,因為古時候灸比較野蠻,可能是艾草要點上去要把皮膚燒一個洞的。所以我會覺得牙痛的痛跟皮膚燒一個洞的痛來相比的話,就是已經有一痛了,就不用再加上另一痛了,所以就覺得它沒什么意思。他說“即為苦參湯”,用苦參這個藥煮湯來漱口,其實苦參湯漱口也不是很好受的一件事,因為苦參很苦,所以就每天苦的不得了。但是苦參湯有沒有用呢?苦參湯其實是有用的,所以說如果你真的愿意吃苦不要忍痛的話,那苦參這味藥,它是一個涼腎的藥,因為牙齒到底是屬于腎,所以,你到藥局里面買幾片苦參煮一碗水,然后你就拿來漱口,就是漱著漱著就沒有那么痛了,那一天漱掉五、六碗,然后很快會消痛。那這樣其實在家里面,不要說家里面,在美國鬧牙痛是很好的方法,因為美國的牙醫是很難約的你知道嗎?牙痛到能跟他約到診不知道痛多少天了,所以有一些這種招術是不錯的。
? 但是苦參湯,因為這是歷史記載中比較早開始提出的一個治牙痛的方法,但到后來也引發了一些問題。怎么講呢?
? 就是,苦參湯其實代表了中醫牙痛觀的轉折,因為苦參嘛,它退火、清熱、消炎、止痛,聽起來是沒有錯的,可是在宋朝的時候有一個沈括--沈夢溪,他寫過一本《夢溪筆談》,他在《夢溪筆談》里面就說他曾經得過一個病,覺得腰痛的不得了,坐一坐要站起來都累的半死,然后有一個軍官看到他就說,腰痛成這樣就問他,是不是用苦參在刷牙?他就說:“哎!你怎么會知道”?就象人家這個,隨便一個人看到他腰痛都能猜到他用苦參在刷牙,或許那個時候用苦參刷牙是很流行的,就是那個時候的舒酸定之類的東西。后來那個軍官就解釋給他聽,說:苦參是一個寒涼的藥,你每天拿它來刷牙,你的腎就越來越虛寒了,所以你會腰痛。于是沈括就換了一個別的牌子的牙膏,然后腰痛就好了。所以雖然苦參在一時之間是可以清熱消炎的,但是即使拿來刷牙也是不太好的,這是一點。
? 宋.沈括《夢溪筆談》:
余嘗苦腰重,久坐,則旅距十余步然后能行。有一將佐見余日:“得無用苦參潔齒否?”余時以病齒,用苦參數年矣。日:“此病由也。苦參入齒,其氣傷腎,能使人腰重。”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參揩齒,歲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苦參,腰疾皆愈。此皆方書舊不載者。世之摹字者,多為筆勢牽制,失其舊跡。須當橫摹之,泛然不問其點畫,惟舊跡產循,然后盡妙也。
?
牙痛治療思路之轉折點
到了后來呢,比如說到了元朝的朱丹溪、李東垣,他們就提出了另外一個治牙痛的原則,這個原則就開始跟細辛有相關性了。怎么講呢?就是,像李東垣、朱丹溪他們提出來了,主要是朱丹溪,或者是那個時候有一些其他的方書也開始提出了這個理論。就是說呀:牙痛這個病,用來漱口的這些藥,其實是比較適合用辛散的熱藥,而不是用寒涼的藥,也就是牙痛開始有人提出來說“宜辛散、忌涼遏”。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牙齒之痛,因胃中濕熱上出于牙齦之間,適被風寒或飲冷所郁,則濕熱不得外達,故作痛也。寒是標,故外用辛溫擦漱之藥;熱是本,故內服辛涼散熱之劑。牙痛用梧桐淚為末,少加麝香擦之。牙大痛,必用胡椒、蓽茇能散其中浮熱,間以升麻、寒水石,佐以辛涼荊芥、薄荷、細辛之類。若用清涼藥,便使痛不開。必須從治,如蓽茇、川芎、薄荷、荊芥、細辛、樟腦、青鹽之類。
? ? 這個“宜辛散、忌涼遏”的這個思考,其實這個部分的思考其實可以說是張仲景醫學開始在中國產生了另外一種思考體系,然后這個思考體系在臨床上帶給人的感覺,開始覺得比《黃帝內經》好用。
? 怎么講呢?就是,他們是這樣子看待的:牙齒它跟腎是相連的對不對,那如果我們腎臟有火的話,一個正常人健康的牙齒,其實就可以把這個火像是煙囪一樣的排放出來,也就是說牙齒是腎臟專用的毛細孔,就像我們有身體多余的熱才可以從汗孔出來對不對。那腎臟連著牙齒,牙齒是腎的煙囪,我們人如果受了風寒之邪、得了麻黃湯證,那麻黃湯證如果把熱包在里面我們就變成大青龍湯證,就是里面熱包在里面悶燒。同樣地,他們開始會把牙齒痛這個事情跟這個事情連在一起:牙齒痛很可能是因為牙齒受了風寒,乃至于把牙齒束住了,那本來牙齒要排放的熱氣就排不出來了,然后就悶在里面然后牙齦就爛掉了。所以他是用這種類似麻黃湯證、大青龍湯證的角度在看待牙痛的。
? 而他這個說法其實很有道理,因為我覺得,我聽說牙痛的人的事情,往往會覺得冬天的比夏天的多,就是有這種感覺。就是都是聽說人冬天牙痛,而不是夏天牙痛,如果牙痛果真是發炎,那應該夏天痛比較多才對。
所以呢,原來呀,在后來中醫的發現就覺得說:牙痛是好像是,麻黃湯證你也可以發燒燒到三十九度半一樣,就是悶住了所以在發燒,而你要幫助他里面的抵抗力把這個寒邪之氣推散、那這牙齒恢復原來疏泄的機能了,那它就不痛了。
所以這個思考就開始出現,那在這個思考開始出現的時候,細辛就變成牙痛很重要的藥了。苦參是一個角度的思考:清熱、消炎;細辛是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牙齒屬于腎,腎的麻黃湯就是細辛嘛,所以用細辛煮水漱口嘛,然后就可以把牙痛打通,就用這樣的角度來面對它。
? 那我想我們學經方派的,就是常常會面對到這種看病的角度的選擇。就像我們上次教葛根湯醫案的時候,同學記不記得?朱木通就說:其實婦女的乳房發炎,往往都是太陽陽明合病的葛根湯證、或者是小柴胡湯證當主軸,對不對?是先得到感冒了、六經病了,然后經絡淤塞,然后才發炎。那你先把這個六經病醫好,那剩下來的發炎它還有一點、以及發炎的部分可能會產生一點膿,那你就把膿排掉就好了──大概是這樣的思考。所以很多我們現在歸納于發炎、發熱的東西,哎!可能都還可以找到張仲景醫學六經辨證的這種觀點存在,所以后來中國人就開始有比較多的人主張牙痛要“從治”,就是不是說它發炎我們就要消這個炎,而是要順著它這個熱把這個熱泄掉,用從治。那從治的方法,就象我們平常用桂枝湯、麻黃湯是一樣的道理。因為,我們為什么中國人的感冒藥麻黃湯桂枝湯這么偉大?就是因為桂枝湯、麻黃湯是幫在我們抵抗力的這一邊把寒邪推出去啊對不對,那如果你感冒你只說,哎呀,糟糕!我發燒到三十九度我要退燒,那就退燒針打下去把抵抗力殺掉了,那感冒就內陷了對不對,所以對身體反而更不好。所以要走從治的路線是在觀點上面有它的正確性的。
? 那既然要走這條路,那我們單一味細辛漱口治牙痛就是常常有的方法,那當然就是用一些泄熱或者有引經效果的藥,比如說中醫里有一首也不知道是誰寫的詩,說是華佗先生治牙痛的方:
不知著者,托名孫思邈注《華佗臨癥神方.華佗治牙痛要訣》:
宜辛散,忌涼遏。
世傳華先生治牙痛︰“一撮花椒水一盅,細辛白芷與防風。濃煎漱齒三更后,不怕牙痛風火蟲。”實則先生之醫術,雖本乎仙人,其用藥則由己。如宜辛散,忌涼遏,即治百般牙痛之秘訣也。故知治病不必拘定湯藥,蓋湯藥可偽造,可以假托,且當視其病之重輕,人之虛實,時之寒燠,而增減之。故有病同藥同,而效與不效異。醫者于此,宜知所酌奪矣。(孫思邈注)
他就說什么“一撮花椒水一盅”一碗水一把花椒,“細辛白芷與防風”就是有細辛有白芷,白芷是足陽明胃經引經藥,然后防風也是袪風藥。然后“濃煎漱齒三更后,不怕牙痛風火蟲”就是每天三更半夜以后就拿來漱口,然后牙齒就會長得很好之類的,也就是這一類的藥什么花椒、胡椒、細辛、白芷、防風這種發散風邪的藥就是會很常用的。
? 那這一類發散風邪的藥的藥方呢,比如說我現在選給大家這個《御藥院方》的“漱口沉香散”。
元.許國禎《御藥院方》:漱口沉香散
治牙槽熱毒之氣沖發,齒齗腫痛,或瘡,或差,或發,并宜服之。
香附子八兩,沉香、升麻各一兩,華細辛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二錢,水一大盞同煎至三兩沸,去滓溫漱,冷吐,誤咽不妨,不計時候,日用三四次。
? 《御藥院方》是元朝時候的宮廷所收集的一些民間比較高檔的好方編成的書。我選這個方什么香附沉香升麻細辛,其實我選它的理由是這個方的美味度最好,因為這一類的方子歷代是很多的,只是有的是用細辛跟荊芥跟露蜂房,露蜂房是蜜蜂窩,比較毒一點。有的是用獨活四錢、細辛兩錢、荊芥穗一把差不多等于四錢,我覺得獨活吃起來比較難吃,所以在差不多的藥性里面,我覺得香附、沉香、升麻的味道都還不錯,所以差不多就選了一個該有的藥都有了的就是這樣子。升麻一方面可以算是升提足陽明胃經的氣、也可以算是升清氣、降濁氣;沉香、升麻同用,再加上行氣的香附,這樣子在古時候一般來講煮水漱口大概是用這樣的方子。就是用苦參是一個方法;那用細辛這一類的袪風行氣藥也是一個方法。
? 另外還有一個陳希夷刷牙藥,這是一個很好玩的方,這個方子是在華山上一塊石碑上面的一個詩,那他說用什么東西來刷牙呢?不但能讓牙齒牢固,而且可以烏髭鬢──就是你刷了牙之后你這邊的白頭發都會黑回來。這個方子我選它,也是因為這個方它是代表了那個時代刷牙方里面最大公約數的正確,就是我們中國人刷牙方啊,最好用的一些藥這里面都有了。
陳希夷刷牙藥 進華山,陳希夷先生牢牙烏發鬢藥,原在碑記上有此方
牢牙齒,烏髭鬢。
豬牙皂角及生姜,西國升麻熟地黃,
,細辛荷蒂要相當,
青鹽等分同燒煉,研熬將來使最良,
擦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
上件十味各二兩,除青鹽一味外,其余藥味并剉碎,用一新瓦罐兒內盡盛其藥,又用瓦子蓋合,罐兒口子以麻索子系定,上用鹽泥固濟,約厚半寸許。曬干,穿一地坑子,方闊二尺,約深七寸,先放一新方磚,后安放藥罐子,以口向下坐,用木炭火一和燒令透,后青煙出,稍存其性。去火,放經宿,取藥出,煞研為細末。每用刷牙子蘸藥少許刷上下牙齒,次用溫水漱之,每日早晨、臨臥時用一次于內。旱蓮葉如馬齒花,如星宿。升麻形如雞骨,其色青綠。此二味藥本出京兆府,奴婢高邦才謹言:
“牢牙烏髭鬢之藥,古今方論甚多,少有曾經驗者。奴婢在私家之日,實緣此藥常是與人修合使用,親經效驗略言如后:
有祐德觀景碧虛先生,常用此藥,年至八十已上面若童子,髭鬢其黑,齒落重生,儀師顏亦識此人。
明昌二年,有統軍司書表姓,大年紀五十歲已上,髭發本生來黃色,因患牙疼,用此藥兩月,髭發皆變黑色,更不脫落。
貞祐二年,陜西安撫事老瓦,患牙疼數月,用此藥痊,可至今常用。
曾經效驗者歷歷甚多,不敢盡言。”?
他的這個方子他就說:豬牙皂角及生姜,我們在做這個藥的時候,因為他這個藥中間要經過一個烘干的過程,所以你要放生姜也可以,直接擺干姜也可以,反正到時候都會干掉;那豬牙皂角,藥局一般都有;然后西國升麻就是要好一點的升麻,跟熟地黃啊;然后木律旱蓮槐角子;那這個木律--古時候木律是什么東西呀?又叫做胡桐律,就是好像一種樹的汁液,那這個胡桐律也有另外一個寫法叫“胡桐淚”,反正音是相同的,胡桐淚這味藥在我們現在臺灣的藥局是買不到,不過這個方子它是有很多兄弟姐妹方,那些兄弟姐妹方里面有時候它也是可以,也有別的方子是不用胡桐淚的,那我們會看得出來胡桐淚最主要的作用是要把這個藥性讓它鉆到牙齦肉里面去;那讓藥性鉆到牙齦肉,如果我們沒有胡桐淚的話那也沒有關系,因為是有可以代替的東西。比如說像是古時候這一類方子他們沒有胡桐淚的時候,有的時候是用蠶砂,就是蠶寶寶的大便,那你覺得惡心那不要用;訶子,訶子的話效果應該也不會說很強,就是說這些都不太重要,訶子啊這也沒關系。同學記不記得在網路上面倪海廈院長提到用青鹽跟附子做刷牙粉漱口對不對?那附子是一個很能夠幫助藥性深入的東西,所以你要用附子或者烏頭都可以,就是附子把它打成粉那樣子,就是它可以幫助藥性鉆進去,那這樣也可以。
那不然的話,如果是傅青主他們的派系里面,他們用的藥叫做骨碎補,那骨碎補也是很能固牙齦肉的,所以就是稍微代替一下就好啦,所以沒有胡桐淚也沒有關系。那細辛跟荷葉蒂、槐角,還有槐角,槐角是槐樹的果實種子類的,藥局買就有了。那細辛跟荷葉蒂,其實荷葉主要是要升清氣,如果你要考究的話,我會說荷葉這個蔕是撐住整片荷葉的,所以特別有效,但是不考究一點的話你就用荷葉或者荷葉梗都可以;那荷葉因為我配這個藥最好到生源去配,因為他有些制造過程他可以支援我,技術上可以支援我,可是生源的荷葉都已經剝好了,沒有荷葉蔕了,所以你荷葉蔕不妨到你家附近藥局買一整張荷葉自己剝一剝就有了,反正荷葉很便宜嘛!然后青鹽等等,青鹽就是鹽礦里面挖出來的鹽,所以青鹽我就覺得各位同學你就算不拿來入藥,你平常把它打成粉,帶回家燒菜也很好的,其實青鹽燒肉燒湯都很美味的。就是鹽礦的鹽 ,如果你常看日本料理漫畫的就會知道,什么什么地方的鹽涂在肉上會美味的不得了,常常會看到,那的確是味道不錯,只是吃起來比較不咸。
? 這些藥,他說除青鹽之外其他都剁碎,這沒關系。你就把這些藥在生源你買它的時候都叫他開機器幫你打成粗末,他有打粉機啦,不要打成細末,打成粗末,然后你回到家,把它裝在一個--現在很多餐具店都有賣的,就是那種一人份用的小陶鍋--就是那種小砂鍋,很小的只有一人份的那種,一個才幾十塊一百塊就有,那這個小砂鍋把藥材放進去,然后呢把砂鍋蓋蓋起來,你到食品店順便去買一包有種一叫作“楠香”,楠香是一種樹脂類的東西,就是它沾了水之后變得糊糊的,那拿來干什么?拿來密封這個罐子,就是小砂鍋買來后你用“楠香”調水,它變得黏黏的它很好玩的,楠香調水像橡皮糖一樣很有彈性,你就把那個小砂鍋上面所有的縫跟它的洞都糊起來,然后把這一整個小砂鍋放到慢燉鍋里面去,把慢燉鍋開火,慢燉鍋它的火力是慢慢的,那慢燉鍋里面開火,你慢慢等,過一陣子它夠熱的時候這個小陶鍋里冒出有一點藥的味道,那這個你應該聞得出來,就是他有細辛嗎!細辛烤烤會蒸發嗎,你會聞到家里有DDT的味道,你就知道我們的細辛里面有成分蒸發出來了,因為有它才那么熏, 那差不多慢燉鍋兩小時就可以關火,因為兩個小時它里面的藥材差不多剛好烤到干燥、焦黃,如果烤二十四小時的話倒出來就炭化了,就是一堆黑色的渣子,那你就完全不會想拿它來刷牙了,那這個烤得干干的焦黃的藥渣,你再送回生源藥行請他們幫你打成細粉,回家就拿牙刷沾這個細粉刷牙。
? ? 因為這種刷牙黑發的藥,最好能在牙齦留久一點,所以可以拿軟毛一點的按摩牙肉那種結構的牙刷慢慢刷,當然里面因為有一些藥像旱蓮是黑黑的,生地、地黃這些藥都是黑黑的,刷這個牙粉就別想讓牙齒刷得很白的,基本上潔牙效果so_so而已,但是它的補腎固牙床的效果是不錯的,至于說他所承諾烏鬢發的效果,我是覺得是有啦,但是你太要強求。就是,我接下來一個禮拜都在留胡子,就刷這個牙粉,同學們你看,因為我的白頭發不算很多,可是我的白胡子蠻多的,因為白胡子比較多,然后就刷了兩個禮拜這樣觀察,然后覺得發現說:“哎,白胡子真的有變少了”,所以他不是在說假的,可是我也一點都不相信這種藥能夠把滿頭蒼蒼白發然后變成完全烏黑,我也不相信。因為有一些藥他真的要做到很好,才會很有效。比如說像熟地黃,你真的要地黃做到很有效你要一點鐵器都不碰,這個根本現在都不太可能了,所以就差不多差不多不錯了,那這個方子我是覺得就是堪稱好用了,保健牙齦用,這種效果是很好,所以這是其中一個可以跟同學講的方。那這個原文后面寫有什么?這個某人家的專門配置藥的奴婢出來講八卦,說誰家的誰誰誰用了這個藥他多有效多有效怎么樣怎么樣,多多少少可以想不會是唬人的,就是有這個藥效。
? 那再來33頁有一個《衛生寶鑒》里面的“遺山牢牙散”, “遺山牢牙散”這一類的方有很多,我選擇“遺山牢牙散”也是因為它是一個“最大公約數的正確”,就是對牙齒、牙床好的藥,幾乎它里面都有啦。就是很多方里介紹的藥這個方都包了。
元.羅天益《衛生寶鑒》:
遺山牢牙散
王漢卿所傳方。云:折太守得之于李節使。折得此方,九十余歲,牙齒都不曾疏豁,及無疼痛。漢卿今八十九歲,食肉能齒決之,知此方如神也。
茯苓、石膏、龍骨各一兩,寒水石、白芷各半兩,細辛三錢,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用一對
上七味為末,早辰用藥刷牙,晚亦如之。
就是刷牙之后會讓這個牙齒很牢固,那這個像是固氣補腎的龍骨也有;石膏(大部分是生石膏)、寒水石、白芷這些都是能夠退胃火的東西;石燕子是一種像化石又像蚌殼的東西,也是古時候很有用的固齒的藥,像古時候固齒的藥很有名的像細辛、胡桐淚、石燕子這一類的。那這個東西刷牙了之后怎樣?因為我前一陣子在試那個刷了胡子會變黑的那一罐,所以另外一罐就叫陳助教去試。我們的寶貝陳助教是這樣子啊,他是從前抿一抿嘴,你就會看到他滿口都是血,就是牙齦肉超級會出血的人,然后他用這個刷牙藥刷了一個多禮拜,很明顯地可以看到他牙齦肉一天比一天不出血了,這個藥實在是對于牙齦的調整是很強的。我自己的經驗是這樣子,因為我有抽香煙,牙齒比較容易薰得很臟,我從前好幾年前有一個朋友說:那你要用天宮去污粉來刷牙,就是有一種藥房賣的刷牙粉,然后我用那個刷牙粉刷到牙齒變白了,然后牙齦肉全部都壞掉了,然后就是稍微吸到一點冷空氣或吃到一點甜的都受不了,就是牙齦肉全部都因為那個刷牙粉退掉了,然后那個時候我嚇到了說,不行啊,必須向我們中醫這個領域取經啊!那時候用的方跟這個有點類似沒有這么好,可是用中醫的刷牙粉因為有這些石膏跟寒水石這種藥物,它就是能夠把牙齒抹得很白,可是都不會損傷牙齦跟牙齒(要打很細才不傷),牙齦會變得很牢固,我覺得這是以清潔效果、跟固齒效果來講都是很好的,所以像這樣的方劑我覺得大家平常就不妨用一用啊。
我不記得哪個助教跟我講他用倪海廈的青鹽附子刷牙 ,刷到牙齒從白變黑,再從黑變白牙齒就很好,那這是誰啊?(笑)也是各種效果都有啦,就是比較牙齒是一個通往內臟的良導體,這樣子想就會比較能夠釋懷。我曾經有時候會跟助教開玩笑,說,你現在過的窮日子,是因為你把時間花在學習中醫上,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學中醫了,我們這一路走來,開發什么刷牙藥、敷臉藥,就做點成藥去賣賣也可以混過一生啊。我是覺得真的是這樣子,就是中醫里面有很多方劑都很有商業價值啊,同學不妨考慮看看,就是這種東西如果你用了有效啊,你自己在家就可以做藥辦直銷活動。我是覺得這種錢不賺白不賺嘛,你不賺別人也會去賺的,別人賺比你更黑心,就是提高價錢到一百倍以上之類的。
那至于有人說他的問題是牙齦肉退掉,其實牙齦肉退掉,多多少少是因為這個人的陽明火旺,所以這個陰虛。那陰虛你來滋陰啊,所以在內科用來滋養牙齦肉的藥,比如說,以經方來講,滋陰而退熱的、而在陽明區塊的是竹葉石膏湯;以時方來講的話竹葉石膏湯的子方比如說甘露飲、玉女煎,這些都是牙齦肉退下來常會用的方,那至于多有效?對不起,我不知道。為什么說我不知道?因為我覺得在臺灣啊,看臺灣的病人,會常常讓人忍不住一頭跳進火神派的領域。就是說,因為臺灣的人腎陽虛的實在是太多了,那腎陽虛這個水上不來、然后全身都枯槁,這個其實到終極來講可能還是要補腎會比較有效,并不是說你在那邊退胃火就會有效,因為五臟會燒掉是因為腎水上不來,就是這樣的問題還是存在的,所以這一類的思考可能到將來我們教到《少陰篇》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涉入火神派的系統,那時候我們這些的醫學、開藥的方法還會要有一點重新洗牌的部分。那至少歷代就是這樣在思考,這個陽明燒干了,它就用一些潤陽明的藥。
? ? 那如果是不用這些內服藥,要用外敷藥的話,其實路子也差不多,比如說有一種味藥叫做補骨脂,就是破故紙,像是牙齦退掉了,有一種方法也是用這種滋養、潤養陽明的藥,比如說用麥門冬煮水一直漱口,然后平常刷牙就用補骨脂刷牙,這樣就會好一點的。當然我們介紹的遺山牢牙散或者是陳希夷刷牙藥,這些對牙齦肉都是很有幫助的,刷久了牙齦肉都會蠻好的,就是用刷牙藥的感覺就是你平常咬牙齒會覺得說:哎!牙齒再也不會松動了,然后從前你是吃了幾顆酸梅之后開始就會覺得一呼吸牙齒就會被酸倒,要再吃很多顆胡桃才能把它救回來,那你用了這個刷牙藥之后你會發現一天吃多少顆酸梅都沒事了,這樣的感覺還是會有的。
?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牙齒牙根露出來的話,我們中國比較代表性的方劑是這個柳枝湯啊。
宋.王懷隱、陳昭遇 等《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柳枝湯
治齒根出露,搖動疼痛,宜含柳枝湯方:
柳枝一握,切,地骨皮、細辛、防風去蘆頭、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蔓荊子,以上各一兩
(※一方另有青鹽半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用一兩,以水一大盞、酒一盞,同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就于患處。
? ? 那柳枝呢,藥局也不一定有賣啦,不曉得青草(音同)上有沒有賣?不過我看就覺得,某某學校的校園,或者是某某森林國家公園啊,大概都覺得,就是好像有柳樹這種東西在搖曳啊,那我晚上去做運動,是不是可以帶一把回家啊?應該就足夠了,現成的不采白不采對不對,你拿一把來刷牙也沒人跟你搶。因為臺灣還摘得到柳枝,所以就可以用。那用柳枝一把、地骨皮、細辛、防風這些藥打成粉,每次用一兩藥粉、水一碗、酒一碗,煮到剩一碗以后,然后熱漱冷吐,就是趁熱漱口,讓你牙齒壓根趕快長出來一點,處理這個的方多多少少還是很有效的,有些它是比較代表性的方劑。 就是中醫的一些比較有名的、或者有效的刷牙的方。
牙痛之青主派治法
那另外呢,后面傅青主、陳士鐸的醫派,他就有另外一套辨癥系統開始出來了,接下來陳士鐸《辨證錄》里面的牙痛,他把牙痛分成六種,那這六種牙痛其實用起來,他這六種方用起來還真是蠻好用的,說真的。
清.陳士鐸《辨證錄.牙齒痛門六則》:
一
人有牙齒痛甚不可忍,涕淚俱出者,此乃臟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齒而作痛也。治法不瀉其火則不能取效。然火實不同,有虛火,有實火,大約虛火動于臟,實火起于腑。而實火之中,有心包之火,有胃火;虛火之中有肝火,有脾火,有肺火,有腎火。同一齒痛,何以別之?不知各經在齒牙之間,各有部位也。兩門牙上下四齒,同屬心包也,門牙旁上下四齒,屬肝也,再上下四牙乃胃也,再上下四牙乃脾也,再上下四牙乃肺也,再上下之牙乃腎也。大牙亦屬腎,腎經有三牙齒,多者貴。治病不論多寡,總以前數分治之多驗。火既有如許之多,而治火之法,宜分經以治之矣。雖然,吾實有統治火之法,方用治牙仙丹︰
玄參一兩,生地一兩,水煎服。?
無論諸火,服之均效。察其為心包之火,加黃連五分;察其為肝經之火,加炒梔子二錢;察其為胃經之火,加石膏五錢;察其為脾經之火,加知母一錢;察其為肺經之火,加黃芩一錢;察其為腎經之火,加熟地一兩。飲一劑而火輕,再劑而火散,四劑而平復如故矣。
夫火既有虛實不同,何以一方而均治?不知火之有余,無非水之不足也。我滋其陰,則陰陽之火,無不相戢矣。況玄參尤能瀉浮游之火,生地亦能止無根之焰,二味又瀉中有補,故虛實咸宜,實治法之巧,而得其要者也。況又能辨各經之火,而加入各經之藥,有不取效如神乎?
或曰︰“火生于風,牙齒之疼,未有不兼風者,治火而不治風,恐非妙法。”不知火旺則生風,未聞風大而生火,人身茍感風邪,則身必發熱,斷無風止人牙而獨痛之理。況火病而用風藥,反增其火熱之勢,是止痛而愈添其痛矣。或疑:“膀胱有火,肝(膽?)經有火,心經有火,大小腸、三焦俱有火,何俱遺之而不言?”不知臟病則腑亦病,腑病則臟亦病,治臟不必治腑,瀉腑不必又瀉臟,況膀胱、心與三焦、大小腸俱不入于齒牙,故略而不談也。
他就說,首先,是牙痛痛到你要哭、涕淚俱出,同學你有沒有牙痛過,痛到受不了那種感覺,就是很痛很痛痛到牙根都腫起來了,都會腫到旁邊。這樣的很痛很痛的牙痛呢,他就用一個叫做治牙仙丹的方,這個治牙仙丹只有兩味藥,一個是玄參,一個是生地。這兩個藥都是很涼又很潤又很滋陰的藥,當然說生地我們不必去找真正的生地,真正的生地是地里面挖出來好像白蘿卜一樣的東西,那不必,我們藥房拿到的生地就是曬干的干地黃就可以了。因為你真的用到生地恐怕還太涼,所以藥房買的干地黃就可以了,那是清熱涼血的藥。那玄參1兩、生地1兩。而傅青主這一派提出的論點還蠻特別的,當然也有其他的牙科醫生也有提出一樣的論點,他不是唯一。他說,其實牙齒的上火有實火、有虛火,一般來說“臟”有火都是虛火,“腑”有火是實火。因為臟火是因為沒有辦法收攝能量,所以火才散出來,因此稱它為虛火。那他就說上下各兩顆門牙總共4顆是屬于心包火,然后再旁邊一顆是肝、再旁邊一顆是胃、再旁邊一顆是脾、再旁邊一顆是肺、然后再到最后面就是腎,所以他就說你要分經退火。所以那玄參、生地等于是涼腎火的藥,如果是心包火就加黃蓮、肝火就加梔子、胃火加石膏、脾火加知母、肺火加黃芩、腎火加熟地,這樣子來加味,就可以把牙痛退掉。我是覺得這個藥方子還蠻好用的啦,前一陣子我媽牙痛我就給她喝這個。當然這是寒涼藥為主,喝了之后人會比較累,大概會有時候有這個問題,但是她喝下去之后也不是立刻就好,她就說:哎!牙痛劇痛的感覺沒有了,可是呢又過了一天吧,她又長出了一顆小膿包,然后她把那個膿包擠破就正式好──就是它那個發炎的狀況已經停止了,但是已經發炎燒過的那些組織還會變成膿啊,所以之后還會有一個小膿包,把它擠破然后就好了。但是牙痛你喝一碗湯藥,第二天擠個膿包就好了那也算很快的,臨床的效果是不錯的。只是我想這個藥到底是、比較是涼藥,陰寒的滋陰藥,可能腸胃不支吃起來會覺得好像拉肚子或者怎么樣,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就是看你的腸胃強不強。但是,這個是可以用的一個方法。
清.陳士鐸《辨證錄.牙齒痛門六則》:
二
人有多食肥甘,齒牙破損而作痛,如行來行去者,乃蟲痛也。夫齒乃骨之余,其中最堅,何能藏蟲乎?不知過食肥甘,則熱氣在胃,胃火日沖于口齒之間,而濕氣乘之,濕熱相搏而不散,乃蟲生于牙矣。初則止生一二蟲,久則蕃衍而多,于是蝕損其齒,遂致墮落。一齒既朽,又蝕余齒,往往有終身之苦者。此等之痛,必須外治,若用內治之藥,未必殺蟲,而臟腑先受傷矣。方用五靈至圣散︰
五靈脂三錢,研絕細末,白薇三錢,細辛五分,骨碎補五分,各研為細末。先用滾水含漱齒至凈,然后用前藥末五分,滾水調如稀糊,含漱齒半日,至氣急吐出,如是者三次,痛止而蟲亦死矣,斷不再發。
蓋齒痛原因蟲也,五靈脂、白薇最殺蟲于無形,加入細辛以散火,骨碎補以透骨,引五靈脂、白薇直進于骨內,則蟲無可藏,盡行剿殺,蟲死而痛自止也。
? 然后呢陳士鐸的第二個牙痛是什么呢?第二個牙痛就是確確實實就是蛀牙蛀穿的那群人的那種牙痛。其實我們牙痛不一定每一次都是蛀牙蛀爛進去的,但若確實是蛀爛進去的,就用這個方,五靈脂、白薇、細辛、骨碎補這些去漱口,然后把這個蛀爛的孔把它慢慢調理回來,這種蛀牙蛀到爛穿進去的,它的特征就是“如行來行去”,就是那個牙痛是一陣一陣這樣抽的,那就是用這個藥方。
清.陳士鐸《辨證錄.牙齒痛門六則》:
三
人有牙痛日久,上下牙床盡腐爛者,至飲食不能用,日夜呼號,此乃胃火獨盛,有升無降之故也。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齒牙,而齒牙非藏火之地,于是焚燒于兩頰,而牙床紅腫,久則腐爛矣。似乎亦可用治牙仙丹加石膏以治之,然而其火蘊結,可用前方,以消弭于無形,今既已潰破腐爛,則前方又不可用,以其有形難于補救也。方用竹葉石膏湯加減︰
石膏五錢,知母二錢,半夏二錢,茯苓三錢,麥冬三錢,竹葉二百片,葛根三錢,青蒿五錢,水煎服。連服四劑,而火退腫消矣。然后再用治牙仙丹以收功也。
石膏湯以瀉胃火,用之足矣,何加入葛根、青蒿也?不知石膏但能降而不能升,增入二味,則能引石膏至于齒牙以逐其火。而葛根、青蒿尤能退胃中之陰火,所以同用之以出奇,陰陽之火盡散,齒牙之痛頓除,何腐爛之不漸消哉?
? 第三個藥方他就說是有人是牙痛久了,上下牙床都腐爛了,變成沒有辦法吃飯、然后日夜呼號。這個東西他就是胃火太盛了,是陽明火,所以他就用仲景方的竹葉石膏湯,再加上一些其他清熱散火的藥。竹葉石膏湯本來就是白虎湯再加上來的一個方劑,所以就是知道以退陽明熱為主,所以這個也是可以作為牙齦腐爛的,用這樣的思路去下藥。
清.陳士鐸《辨證錄.牙齒痛門六則》:
四
人有牙齒疼痛,至夜而甚,呻吟不臥者,此腎火上沖之故也。然腎火乃虛火,非實火也,若作火盛治之,多不能勝,即作虛火治之,亦時而效時而不效。蓋火盛當作火衰,有余當認作不足,乃下虛寒,而上現假熱也。人身腎中不寒,則龍雷之火下安于腎宮,惟其下寒之甚,而水又無多,于是上沖于咽喉,而齒牙受之。正如龍雷之火,至冬則地下溫暖而龍雷皆蟄,春氣發動,則地底寒冷而不可蟄,乃隨陽氣上升矣。至于夜分,尤腎水主事,水不能養火,而火自游行于外,仍至齒而作祟。譬如家寒難以棲處,必居子舍而作威,而子又貧乏,自然觸動其怒氣矣。治法急大補其腎中之水,而益以補火之味,引火歸源,則火有水以養之,自然快樂,而不至于上越矣。方用八味地黃湯加骨碎補治之,一劑而痛止,再劑而痛不發也。
蓋六味地黃湯補其腎水,桂、附引火以歸于命門,但補水引火之藥,不先入齒中,則痛之根不能除,所以必用骨碎補以透入齒骨之中,而后直達于命門之內,此拔本塞源之妙法耳。
? 然后再來呢,他說,第四種牙齒痛是“到了晚上特別痛”的。那到了晚上特別痛是什么意義呢?他說,這個是代表你的腎臟不能收納陽氣,所以腎火浮越上來了,這樣子他就要用傅青主非常有名的“引火歸源法”。“引火歸源法”基本的方法就是煎一大鍋的八味地黃湯放然后冷了喝,因為在時方的世界的八味地黃湯里面他是放附子跟肉桂對不對?那八味地黃湯里其中的六味藥:熟地黃跟澤瀉是可以把藥引入腎經;山藥跟茯苓可以把藥引入脾經;山茱萸跟牡丹皮可以把藥引入肝經,那我這講法是一個很粗糙的講法,實際上還有更復雜的結構,但基本上我們一般喝腎氣湯的時候,就會感覺得到,如果是比較敏感的同學,你有喝整碗的大劑的腎氣湯就會感覺到,你在喝這碗藥下去的時候,會有——就是你的大腿內側的三陰經,就是太陰、少陰、厥陰會有一種什么東西鉆進去的感覺,就是腎氣湯它本身就會有把藥引到三陰經里面的效果。這六味之外加上桂、附,就可以把桂、附的能量拉進三陰經里去保存起來,當然是以腎為主了。中醫是相信同氣相求的,所以如果你在拉肉桂、附子進入三陰經的這個過程,身體有一些火是從內臟浮出來的,那這個火就會順便跟肉桂、跟附子勾回去,就是肉桂附子帶他們回家啦,就是走失的小孩遇到警察帶他們回家那種感覺。所以這樣就是一種收攝浮越之火的方法。那傅青主這個方,他就多加了一味骨碎補,就是說骨碎補會把藥性拉去經過牙齒,所以本來是全身的浮游之火都要收進去的,那你把這個藥性拉得經過一下牙齒,那這個引火歸源的效果就會特別走你的牙齒下去,就會把牙齒的火收掉了,那當然引火歸源是有一些身體特征的,他說是晚上特別嚴重是一個特征,另一個特征就是會覺得上半身很熱在發炎,可是膝蓋是冷冷冰冰的,那就是另外一個特征。
清.陳士鐸《辨證錄.牙齒痛門六則》:
五
人有上下齒牙疼痛難忍,閉口少輕,開口更重,人以為陽明之胃火也,誰知是風閉于陽明、太陽二經之間乎。此病得之飲酒之后,開口向風而臥,風入于齒牙之中,留而不出,初小疼而后大痛也。論理去其風宜愈,而風藥必耗人元氣,因虛以入風,又耗其氣,則氣愈虛,風邪即欺正氣之怯而不肯出,疼終難止也。古人有用灸法甚神:灸其肩尖微近骨后縫中,小舉臂取之,當骨解陷中,灸五壯即瘥。但灸后,項必大痛,良久乃定,而齒疼永不發也。然而人往往有畏灸者,可用散風定痛湯治之:
白芷三分,石膏二錢,升麻三分,胡桐淚一錢,當歸三錢,生地五錢,麥冬五錢,干葛一錢,天花粉二錢,細辛一錢,水煎服。一劑輕,二劑即愈,不必三劑也。
此方補藥重于風藥,正以風得補而易散也。?
六
人有上下齒痛甚,口吸涼風則暫止,閉口則復作,人以為陽明之火盛也,誰知是濕熱壅于上下之齒而不散乎。夫濕在下易散,而濕在上難祛,蓋治濕不外利小便也。水濕下行其勢順,水濕上散其勢逆,且濕從下受易于行,濕從上感難于散,故濕熱感于齒牙之間,散之尤難。以飲食之水,皆從口入,必經齒牙,不已濕而重濕乎。濕重不散,而火且更重矣,所以經年累月而痛,不能止也。治法必須上祛其濕熱,又不可單利小便,當佐之以風藥,則濕得風而燥,熱得風而涼,濕熱一解,而齒痛自愈矣。方用上下兩疏湯︰
茯苓五錢,白朮三錢,澤瀉二錢,薏仁五錢,防風五分,白芷三分,升麻三分,荊芥二錢, 胡桐淚五分,甘草一錢,水煎服。四劑而濕熱盡解,而風亦盡散也。
蓋茯苓、白朮、澤瀉、薏仁原是上下分水之神藥,又得防風、白芷、升麻、荊芥風藥以祛風。夫風能散濕,兼能散火,風火既散,則濕邪無黨,安能獨留于牙齒之間耶?仍恐邪難竟去,故加入甘草、胡桐淚引入齒縫之中,使濕無些須之留,又何痛之不止耶?況甘草緩以和之,自不至相雜而相犯也。
? 那另外呢第五、第六條很好玩:
? 他說有一種牙痛是一開口吹風就會痛得不得了,然后閉起嘴巴就覺得好一點,那這是什么?這是“牙齒的麻黃湯、桂枝湯證”對不對?這是牙齒受風邪了、所以束住了在發熱,所以要用開這個牙齒風邪的藥來開它,所以用升麻、白芷再加一些細辛然后再加一些補藥。他說其實這個是可以灸肩膀后面的穴道,肩膀的穴道一般來講指的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肩髃穴,當然我也沒灸過,也不知道效果好不好。但是一般這幾個穴道不是灸肩髃就是灸列缺了,大概就是這些,就是說灸7壯了,但是我想7壯的話可能要直接灸了,我就不曉得。他又講說如果你灸了肩膀這個穴的話你會有啊,會變得脖子痛,就把它拉到脖子里面去,他會講那再說吧,那有藥就吃藥啦。
? 所以他就因為這是牙齒——你看牙齒都會怕風,那你就知道是惡風惡寒,所以就是用這個藥來開他。
? 第六種牙痛呢,就是上下牙都痛,然后張開嘴巴吹涼風比較不痛,然后閉起嘴巴就很難過,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說你的牙齒會很怕悶、想要出來透透氣,那這代表什么?代表你的牙齒不是被風寒之邪所傷,是被悶住了,那會悶住牙齒的是呢?是濕氣,這樣的話代表你身體濕氣太重,所以牙齒被悶得受不了要出來透氣,所以的話,就要祛濕來治牙痛,所以就用另外一路的藥來祛濕清熱這樣子。
傅青主陳士鐸派他的這種六種辯證結構其實聽起來我會覺得很好玩,就是張仲景也在講辯證,傅青主陳士鐸派也在講辯證,可是你就會覺得張仲景的辯證是那種非常正大光明的那種,好像房子的大棟梁的那種辨證結構;傅青主派的辨證就好像是房子里細部裝潢的那種感覺。但是傅青主的辯證讓我們學仲景派的人來看看就覺得說鬼神莫測啊--你怎么想出來這些奇奇怪怪的辨證點的?就是會有這種感覺,會覺得很好玩。
那我是覺得在學仲景派的時候,學傅青主派是有一種很大的快感的。 就好像在練九陽神功時侯就同時有練九陰真經啦。就是它那個思路啊,一個是完全的經方、一個是完全的、非常時方的思考,五臟歸經有另外一套講法,跟張仲景的人體架構是不一樣的。那我一直都是很希望我們的學習是能夠同時學仲景派跟青主派。因為我自己在對醫學史的觀察,從前我也講過,我總覺得呀,現在這個療效非常強的火神派大概就是青主派跟仲景派的混血造成的。當然我們現在要直接學火神派可以學鄭欽安的三部書,或者是什么《扶陽講記》這些,還有火神派出來的什么祝味菊啊、吳佩衡這些人的醫案什么的都可以學習。但是我自己總有點好奇心,想要去探索一下這兩派在融合的過程里面,到底是哪些醫理跟哪些醫理會變成什么東西,乃至于產生火神派,就是我就要把它這個受孕的過程觀察一遍啊,就是有這種好奇心。
就好像是,如果象武俠小說世界,如果有一個人同時練九陽神功跟九陰真經,那他會練成什么?就結局煉成一個什么?——火神神功啊,不知道什么東西,就有這種感覺。所以就是有機會的話我們就偶爾來接觸一下青主派,我們將來在教咳嗽的時候還會再接觸一些,慢慢的張仲景跟傅青主派的一些互補的東西東西我們可以都一起學習。那至于說經方派跟溫病派能不能互補,因為溫病派是經方派里面缺掉一塊沒有講,所以溫病派幫它補足那一塊地方。所以溫病派等于是經方派里面殘缺的一塊,而不能說是跟經方派比對的東西啊,比較是經方派缺掉的一個地方。
講完這些蛀牙的方,陳士鐸還有兩個方。就是如果你老了牙齒掉了要怎么辦?你又不是鯊魚、你又不是鱷魚,牙齒不能不斷再生,他說沒關系啊,你可以用牙齒不斷再生的動物來幫助你再生,所以就拿老鼠的骨頭來入藥然后做成牙粉,塞在牙齒那邊,然后你掉掉的牙齒就會再長出來。那我們臺灣鄉下不是有報導說有一個人他拿螞蟻曬干的東西來吃,然后吃到后來牙齒掉掉也會長出來。那我們在臺灣就不妨吃螞蟻,因為老鼠的骨頭感覺好像還更麻煩一點。有這樣的方法,但這個方法也不是傅青主派獨有的,我也在別的書看到過,只是他的這個藥的做法從頭到尾不可以碰鐵器,像地黃這味藥要發揮它十足的力道就不能夠碰鐵,那我們現在臺灣買來的地黃都已經是大陸用鐵刀切開了的,那我們怎么樣不碰鐵?所以地黃就要從自己種開始了,然后再用買日本的陶瓷菜刀切它,然后自己再來制,從頭到尾,這不是說笑話。就象從前那個鄭曼青要制何首烏啊,那都是用竹簍子蒸啊,然后用竹刀再切,就是我們用陶瓷刀。那是真的考究的醫學是要這樣子做的。所以老鼠骨頭還簡單,其他藥都不能犯鐵器,所以要一一這樣很花力氣去處理, 那怎么辦?那就要開始種地黃,地黃是一種很吃地力的藥,什么叫吃地力?就是它種一次地黃泥土會貧瘠10年啊,不能種別的東西。那聽說有賣地黃的種子,所以有人想要種啊,現在開始種,然后種成功了等到你牙齒掉光了,剛好地黃成熟了,可以用來做這個藥了,就是必須要這樣子。所以我們看看要不要投資啊,我這次去美國我去跟人家調一點地黃的種子,看誰要種就送給誰。我啊,是沒有辦法種東西的啦,我是植物也養不活、動物也養不活那種人。那這個所以有同學要種的話,我們到時候想辦法弄一些管道去買一點種子。那這個長齒跟固齒方同學就是知道一下,等到有一天你沒有牙齒覺得不舒服了,那你可以想想,然后后悔一下我沒有十年前開始種地黃,就是這樣子。
清.陳士鐸《石室秘錄》:長齒法︰
方用雄鼠脊骨全副,余骨不用,尾亦不用,頭亦不用,骨碎補三錢,炒為末,麝香一分,熟地身懷之令干,為末,三錢,但熟地必須自制,切不可經鐵器,一犯則前藥俱不效矣,生地亦須看一做過,經鐵針穿孔者即不效,細辛三分,榆樹皮三分,總之,群藥俱不可經鐵器,當歸一錢,青鹽二錢,杜仲一錢足矣,各為絕細末。鼠骨去肉不用,新瓦上焙干為末,不可燒焦,乘其生氣也,用一瓷瓶盛之。每日五更時,不可出聲,將此藥輕擦在無牙之處。三十六擦,藥任其自然咽下,不可用水漱口,一月如是。日間午間擦之更佳,亦如前數。
固齒方︰
用雄鼠脊骨一副,當歸一錢,熟地三錢,細辛一錢,榆樹皮三錢,骨碎補三錢,青鹽一錢,杜仲二錢,各為末。裹在綿紙成條,咬在牙床上,以味盡為度。一條永不齒落矣。然亦不可經鐵器,經則不效。此藥可救數百人。大約一人須用三條。
這就是講到細辛,就借機岔題一下跟同學講一講中醫用細辛散牙齒風邪的這樣一個用法,那這些方子我就覺得都還蠻好用的,所以就大家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