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6日,初秋,一個叫囂著感傷,想躲掉卻誰也躲不掉的季節。
歷史學家顧頡剛老先生從故紙堆里翻到一個舊本子,保存的很好,沒太有灰,他瞇著眼睛上下打量著這本子的封面,似曾相識,卻又記不真切。心頭一顫有些感念時,他歪頭看了看妻子張靜秋在廚房忙午飯,他便想翻開那段塵封的情欲。
他已歷八十五載的光陰,看遍了人世間大起大落,中國幾千年歷史的廣庭和角落,他用力抹劃過每一塊磚縫。他本自信認為不會有什么事情會再激起他內心的漣漪,但翻這本本子時,他咽了咽唾沫,皺紋扯著的手有點顫,緩緩打開這本子,舊脆的紙張涌來了五十四年前的春日陽光:
1924年4月13日,初春,頤和園內盎然著滿園生機。
北京大學一群正值青春精壯的男生女生一起去踏青,已經結婚第二次的顧頡剛對女生本沒怎么在意,但有那么一位女子在眾人之中卓爾不群,性情率真,他悄悄以欣賞的眼神瞧著她,憐著她,百般看來沒有一處不好。他給朋友的信中是這么形容的:
“但這次竟給我看到一個非常合意的女子。她性情極冷,極傲,極勇,極用功,極富于情感。她到了山中,一個人跑到很遠的澗壑里,大家都嫌她落落寡合。但她不是真淡漠,她見了花的喜悅,會得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我一見了她,就起了很強的愛敬之心,不覺精神恍惚了。這很奇怪,我并不想和她成姻眷,我也不愿和她發生較深的關系,只是覺得她可愛,只是覺得我愛她的情事無法處置。我也不希望她知道我愛她,更不愿意得到她的愛。我曾同介泉、緝熙夫婦討論這事,他們都說我的性情像她……”
顧頡剛二婚的夫人亡故后,他向譚惕吾求過婚,被婉拒,后來娶了現任夫人張靜秋。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焙髞砦迨嗄?,譚惕吾一舉一動都牽動著顧頡剛的一悲一喜,她就是顧頡剛心頭永久的朱砂痣。
他把本子合上,這些往事涌上心頭,“不覺悲懷之突發也。因題詩于上,以志一生之痛”,詩曰:“無端相遇碧湖湄,柳拂長廊疑夢迷;五十年來千斛淚,可憐隔巷即天涯?!?/p>
夫人張靜秋過來叫顧頡剛吃飯,見他神情有異,瞥見了他在桌上寫的詩,說了句:“快來吃飯吧。”
多情本無錯,妄念愁煞人。
顧頡剛這位歷史學界的泰斗的此段感情正確與否,我們無從品評,均非當事人,不好論斷,但是其率真可鑒。
率真之人常有真誠之作,我們??嘤诖髱熖┒返奈恼赂呱睿b不可及,今天推薦的顧老這書卻毫不故弄玄虛,好懂,有料。
1965年冬到1966年冬天,他在北京香山療養院療養時何啟君先生向他請教歷史,每日口述,越講越興奮,后來和何啟君約定天天上午去講,前后講了十八個上午。他沒帶一書,憑驚人的記憶梳理中國的歷史脈絡,信手拈來,極少有錯虞,何啟君先生后來整理筆記,將書付梓,名為《中國史學入門》。
這本書不厚,有十二個部分,涵蓋的內容卻極多,民族史、宗教史、哲學史、經史子集無不涵納,可謂是進入史學殿堂的一個綱目,更重要的是,怎么樣認識歷史的方法論。
顧老所說的每一條綱目都值得花一生的精力去深深鉆研。本書的民族史講了從商朝到清朝,宗教史、文學史、哲學史均為略說,先秦部分在諸多篇章中相互交叉,也講得最細,大概和顧老畢生的精力有關。這樣的入門綱目雖然很多史料是一帶而過的,但其中也有顧老自身的學術理論作支撐。
他是“疑古派”(即“古史辨派”,和“信古派”、“釋古派”鼎足而三),他的學說剛出來時像一顆原子彈,震驚學界,也遭到了誤解的批評,其實他并非否定古史,而是希望能夠考證古史,對未見文字和古物的歷史要存疑,不能由著傳說和性子瞎編。比如他說:時代越長,傳說的古史期就越長。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春秋時,最古的人則成了堯、舜,戰國時期,大家心中最古的古人就成了黃帝、神農,秦朝則有了三皇,漢朝以后,則又說最早還有盤古。那么這些古史,起初是傳說、神話,在被證明之前,就不應以歷史的眼光去“信”,應存疑去“考證”。還有他認為《左傳》不是左丘明所寫,而是漢代劉歆所著,也是根據史料考證得出的。
好的歷史書不應該僅僅是告訴你有什么,或者讓你聽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而是教會你對歷史有獨立思考,有獨立的見解。
這書就有一點不好,因為這書成書可能坎坷頗多,序和后記太多,啰嗦得很,講得意思大體相同,沒必要逐字逐句讀,稍微看看,直接進入讀正文就好了。
在喜歡閑話歷史盛行的今天,我們以為前人沒這么說過歷史。原來,大師早就用生動的面貌說過歷史,即使以現在的閱讀體驗來看,這書也時髦的很呢,我在一個抵觸暢銷書的作者那里表述過以下觀點,歡迎斧正或 共勉:“暢銷書盛行,給到我們傳統讀書人更多的應該是思考。對于任何文化和現象,都不可有敝帚自珍的擅自矜夸,既然他們的話語形式暢銷,為何不學他們的話語形式來講你想講的思想以及經典呢?讀書能深入是好事,若不能淺出,就自己做學者好了,不要抱怨這個世界不懂你,世界是唯心、是唯物,唯獨不唯‘我’和‘你’?!?/p>
這想法大概也和歷史泰斗顧老不謀而合吧。
推薦版本:
書名:中國史學入門
作者:顧頡剛
推薦版本:北京出版社 2009年3月第2版
字數:約2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