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怎知那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風月花鳥,一笑塵緣了”。
執筆的時候是一種清涼的欲望,無關悔恨,無關悲傷。
我以為今天我會蒙頭大睡,盡管我毫無精彩,卻也不較平常晚起。今早吃的面食,途徑那一片幽靜的小道時,驀然瞥見不遠處的林間有春紅綻放些微光華,便走近了些瞧,原是灼灼桃花。當即便生出一個念頭,擷一枝欲開的桃花,插入裝滿凈水的青色瓶子里,再將瓶子好生安置在看書寫字的書桌上。可我卻不敢這樣做,那終不是我的桃花。
那年錦時,桃之妖妖,灼灼其華。十幾顆簇擁著的桃樹并不像現今游園里高大不可攀爬的桃樹,它們的枝干是粗壯的、低矮的,開出來的桃花是大朵大朵的、粉艷粉艷的。在幼年的我的眼中,那方畝良田是十里桃林的寬廣。
我經常一個人在一片桃林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年幼時,總是要采摘數朵姿態姣好的桃花,將其用膠水貼在床頭、門窗、白色的墻面上。不僅僅是桃花,整個春天能采摘到的春紅,我都要自私的將它們安置在我的房間里,以便我能夠時刻貪嗅滿屋花香。而后悲傷的看著它們一天又一天枯萎凋零。
一年花開又花謝,年輪復盤,斯人如逝。回憶童年,總教人不免悲情。
幼時的玩伴,如今早已去向遠方。盡管幼時玩伴頗多,卻在我能回憶起來的童年光景里,畫面中只有孤單的一個我以及母親做家務的辛勞背影。我想并不是從現在開始我才察覺到我沒有同謀。這種孤獨感是伴隨著我的整個童年以及以后的年華的。
我是一個追求極致情感的人,此生想覓得幾個紅顏知己。長久以來,便一直將我至今遇見的人稱之為“人間伴客”。“伴客”這個詞是我早年讀納蘭性德的時候學他而得來的,所謂“伴客”,便是不長情、不懂得。我并不埋怨我身邊的人不能真真切切的懂得我,我想每個人都會在內心設置一個隱秘的空間,這個空間并非門窗緊閉,可終究無人能夠探入。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歲月幽幽,人情轉薄,孤獨便一泄萬里。如今我時常感到孤獨,當山空月明,當一切都已澄凈。
春分已至,乍暖還寒。盡管此刻穿著棉衣,但是依舊要借一口滾燙的熱水溫暖周身,或許是心太靜了,才會感覺空氣變涼了。抬眸瞥見桌上的一盆小多肉,那是一個月前買來的,我不太會照顧它,眼看著它在萬物復蘇的春天一天一天的萎靡便覺無奈,給它澆少量的水,曬少量的太陽,放置在陰涼的地方,可是它依舊日日萎縮。我希望它可以陪伴我長久一點,如同我遇見的每一個可愛的人。
盡管如今我時常感到孤獨,但是我依然期待著那個能夠看見我心中山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