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之前,我到過不少地方。
有祖國心臟??北京;黃海明珠??青島;人間天堂??蘇杭;海上花園??廈門;度假天堂??海南;美麗的天然氧吧??三亞;彩云之南??云南,心之向往的??大西北……
每次回來都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和各式門票,再就是一些模糊的記憶,遺忘的風景!
我常常想,旅行的意義是什么?
僅僅是因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嗎?”
近日,看了畢淑敏老師的一篇文章,《帶上靈魂去旅行》,我非常贊同其中的一句話,絕佳的旅行,是身體和靈魂的生死相依。
我們如果能做到身體和心靈的默契,就已經心滿意足,不虛此行了!
001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縱情山水之間!
跟團旅游是大多數人選擇的出行方式,吃住行玩全程不用操心,一切都是旅游公司安排妥當,旅游購物當然是必不可少。
最匆忙的經歷:參觀故宮博物院的時候,在健步如飛的地導帶領之下,兩小時就走馬觀花地游覽完了。回來之后,真沒什么印象!
最生氣的經歷:在云南旅游時,導游訴苦,勸說,恐嚇,辱罵,目的就是要求游客多多購物,她得提成。一車人在旅游車上與導游發生了爭吵。
最疲憊的經歷:為了早點到風景區,導游要求六點起床。匆匆忙忙吃完早餐,坐上旅游大巴,開始一天的旅行。晚上八九點回到酒店,吃完飯快十點。第二天又是如此!那叫一個累呀!
我把身體托付與你,你卻沒有讓我們開心快樂,心情愉悅!哥要的是放松,玩的是心情,賞的是美景。
告別喧囂的城市,來到僻靜的水杉林,滿目蒼綠,洗凈心肺。
漫步在蜿蜒的林間小道,踏著松軟的泥土,聽鳥鳴蟲嘶,聞草木芬芳,享受返璞歸真的境界。
我們都愿意為這樣的旅行買單。
但是,旅途的奔波勞累,尚且不說,最怕碰到團餐吃的惡心,旅游強迫購物,極大破壞了旅行的心情。
旅行的基本意義在于放松心情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縱情山水之間,其他免談。
駕車行走在青藏線上,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除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私家車之外,看到最多的是苦行僧似的騎行車隊。
他們騎著單車,帶著頭盔,載著行李,全副武裝,奮力踩踏,執著前行。你看不到他們的面容,卻能感受他們急促的呼吸。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旅行的意義。
苦了一雙腳,累了一個身,美了一雙眼,悅了一顆心!
002
年輕就是資本,熱情活力是本色,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老公說,今年暑假要來一次自駕游,去青海!天哪,來去6000公里,他一個人開車。
我底氣不足地問,有這必要去那么遠嗎?我又不會開車,一個人開車會很辛苦的。
他回答,趁年輕,身體還好,可以到處跑跑,等到五年十年之后,再想開車去,身體就受不了。
我無話可說,在忐忑不安中,帶著兒子隨他上路了。所幸的是一路平安,凱旋而歸。
說真的,在出發之前,我有無數個擔憂,顧慮。想象著許多的畫面。
但看到老公信心滿滿,決心已定,壯志躊躇的樣子,我沉默了。如果我阻撓了他的這次決定,若干年后必會責怪自己,何必呢?
這是他的一份自信,一份熱情,一種敢于自我挑戰的精神,我為什么要潑涼水呢?人生能有幾回搏呢?
年輕人有個性,愛玩新潮,愛冒險,愛刺激,愛自由,有活力成為了他們的標簽。
旅行是不僅是為了看到遠方不同的風景,還能激發自己的荷爾蒙,讓自己重新滿血復活,更是是對自己身體和心理的極限挑戰。
它讓人從原來的巢臼中跳脫而出,追尋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已經遺失的熱情和活力,以及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究。
我們有什么理由拒絕呢!有誰會喜歡老氣橫秋,死氣沉沉的年輕人。
安迪·安德魯斯在《上得天堂,下得地獄》中寫到,一生之中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趁我們年輕,有熱血,有激情,沖動一把又何妨!,一個人或兩個人走向詩和遠方,一路上留下我們的腳印,歡笑。
找回真實的自己,遵從心底的那個聲音,一個簡單的理由,就可以讓你收獲更多的風景,相信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走向成熟。
旅行歸來之后,我很慶幸自己的決定,很多事情就像旅行一樣,當你決定要出發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
003
告別喧囂,遠離世俗,行走在陌生的城市,填補心中空虛已久的洞。
如果有一天我失蹤了,只有兩種可能,身體在旅行,或者靈魂在旅行。
有一個好友,特喜歡旅行。
在大學時代,曾拿著幾百塊錢的獎學金,背起行囊,出發了。一個人,住青旅,坐火車,走到只剩下一張返程火車票的時候,就打道回府了。
特別有意思的是,老公也是在旅行的時候釣到的金龜婿,獨子,高大,帥氣,同樣喜歡旅行。
就這樣,好友結婚生子,在家中蟄伏了四年。等到兩個娃都能跑,能走了,按捺不住那顆蠢蠢欲動的心,“拋夫棄子”踏上旅途。
雖然只有短短的兩三天,但她已心滿意足。猶如許久未嘗肉味,突然聞到肉香,吃到肉塊,心中升騰起的那種知足感。
人是群居動物,脫離了社會,無法生存。為了生活,在繁忙的工作里,摸爬滾打;在復雜的人際關系里,戴著面具;在房貸、車貸生存的壓力下死撐。
浮躁的中國人是活的很累的。旅行,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一句“我想靜靜”道出人們了心中多少的無奈。
旅行,讓我們從熟悉的城市中抽離,脫離原有的生活圈子,放空自己。一切的煩惱,繁重的工作,甚至兒女情長,通通拋之于腦后,就是為了尋找內心的一份寧靜,安適。
放松疲憊的身心,讓靈魂找到自己的驅殼,可安頓下來,而不是行尸走肉般的游走在青山綠水之間
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做,吃著當地人的飯菜,看著沿路的風景,傾聽風的聲音,心靈的呼喚。
仿佛一顆掉落在荒漠里許久的種子,上面沾滿了灰塵和泥土,因為缺失水分的滋潤無法發芽。如今恰逢甘霖,洗滌萬物,也喚醒了那顆沉睡已久的芽。
梭羅說,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生命的春光。
是啊,身體累點兒,卻幫你洗去心靈的塵埃;腳板痛點,卻能撫慰你疲憊的心靈;吃的差點,卻可以讓你品味生活的真實和樸素。
重生的你,在他鄉。最終,你回來了!帶著新鮮的氣息,久違的笑容,豐盈的內心,滿載而歸,你是你,又不是你。
絕佳的旅行,是身體和心靈的默契。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旅行,一場未知目的地的旅行。
很多的時候,我們并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遇到怎樣的未來,只不過有的時候,我們只是一味的狂奔,忘記了旅行的意義。
愿你做一個精神豐盈,內心強大,笑看落花流水的旅行者,擁有敏銳的洞察力,睿智的頭腦,豁達的心胸,在為幸福生活打拼的時候,更懂得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