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有項檢查,它沒有輻射、可檢查范圍廣,有很多先進的成像序列;它可以很容易辨別想要檢查的部位是否有問題,并且這項檢查被醫療屆形象地比喻成一個剛會爬的小嬰兒,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后在醫療界可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現在神經內科離不開的一項檢查手段,它的發展直接促進了科學家對人類大腦的研究進展,跟它發明、發展相關的科學家相繼獲得諾貝爾獎。它就是大家熟知的核磁共振檢查。
今天來聊一聊關于核磁共振,幫你解答幾個相關的問題,讓非醫學專業的你了解又一個小常識。
Question one,你可能會問:“它可以檢查啥呢?什么情況下,我需要做這項檢查呢?”
答:1.腦部首選。比如:腦部腫瘤(腦膜瘤、腦膠質瘤、腦轉移瘤等)、腦梗塞、腦出血(這里注意一下,急性期即剛發生沒多久的除外,急性期選CT更好)、腦血管畸形及腦血管病變、找癲癇病灶、腦膿腫、腦積水、先天性的一些大腦病變等。
關于腦梗塞這里想著重說一下,就是新發的腦梗,一定要及時用該項檢查中的彌散序列判斷缺血半暗帶,不要錯過搶救期,如果及時挽救缺血半暗帶,可以使出現胳膊腿不好的重新變的好使哦,時間真的很寶貴,很多人錯過了短暫的搶救期,就只能永遠變成半身不遂了。腦部對缺血缺氧的敏感性非常高,一旦缺血缺氧時間稍長,就形成不可逆損傷了!所以建議特別是腦部疾病出現突發狀況,不要拖著,一定要及時就醫。
2.查垂體。垂體瘤女性患者較多,影響內分泌系統,往往患者泌乳素水平較高。
3.看椎管、脊髓、椎間盤。頸椎病患者看看椎管是否狹窄、脊髓是否受到壓迫、椎間盤是否突出等等。
4.心臟檢查。能更準確地檢查心臟功能、心機是否完全壞死。
5.腹部檢查。其中強調的是,在早期肝癌的診斷上比CT更有價值;膽道的水成像判斷膽道梗阻情況;其他腹部臟器檢查。
6.膝關節檢查,無創檢查中要想看到膝關節半月板只能靠這項檢查。
Qustion two,你可能會問:“做這項檢查有什么注意的事項嗎?”
答:還真有,而且很嚴格。因為核磁共振的檢查是在磁場中,所以每位患者做檢查前,都會被嚴格要求不要帶任何金屬的進去,比如錢包、鑰匙、錢幣、首飾、發夾、手表、筆、手機、皮帶(有的皮帶扣是鐵的)、磁卡、打火機等等金屬相關的都是要放在檢查室外邊的,此外,女士不能化妝(因為有些化妝品里也是有金屬成分的),老人不讓戴假牙。
要重點說的還有特定人群不能做這項檢查:心臟起搏器患者、神經刺激器病人、眼球內異物、幽閉恐懼癥患者、高燒患者、躁動不安的患者、孕婦。此外,輪椅、氧氣瓶、輸液架也是不能跟隨患者進入檢查室!
溫馨提示:陪護人員也要跟做檢查的患者做一樣的準備,把上訴不能帶的東西都放在檢查室外,一般都是衣服兜里什么都不放最為簡單方便。臨床中,一般會提供一個小屋子給需要臨時脫換衣服的人,有的醫院還會提供小柜子。但考慮來回換衣比較麻煩,所以如果住院患者,特別是腿腳行動不便的患者,可以在檢查前,就把自己的東西提前放在病房,這樣就可以直接做檢查了,會方便很多,避免慌慌張張地做準備帶來的緊張感哦。
Question three,.你可能會問,CT跟MRI(核磁共振成像)都有增強檢查,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答:借此問題,回答一下CT跟MRI的區別,從作為患者的你的角度說的話,核磁比CT價格高、檢查速度慢、預約時間長,但沒有輻射,發現病變更細致。
CT增強跟磁共振增強,兩者的造影劑不一樣,CT增強用的是碘,核磁共振的增強檢查用的是釓,釓過敏的人群更少一點。
Question four,核磁共振不擅長檢查什么部位?
答:以目前的發展來看,不擅長檢查肺部疾病。血管斑塊鈣化不如CTA更加直觀。看骨頭用核磁共振沒有必要。
通過以上四個問題,我想你大概有所了解對你有所幫助的信息了。隨著核磁共振技術的發展,相信會有更多是新技術使我們的檢查更加全面、細致、準確。雖然費用還是相對較高,排號等待時間還是較久等一些問題很無奈,但也更加說明這項檢查的重要作用與優越性。沒有完美的檢查,每種檢查都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而你需要醫生幫你做出最好的檢查方向與手段的指南,他們更加專業的知識與豐富的經驗更能幫你判定好需要采取什么檢查手段與檢查部位。希望今天的小常識,在你今后的就醫路上,可以讓你更加信任開出該項檢查單子的醫生,相比冷漠的機器檢查,有的時候,多份信任會更加幫助你早日做出診斷,早日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案。了解醫療小常識,理解醫務工作者,構建醫患信任的橋梁,咱們下回分享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