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都能清醒的活…
晨起,我硬生生地擺脫起床氣跑了幾公里。期間聽張德芬小時空修心課,一本邁克·辛格的《清醒的活》。我想,那正是我所求…
由于全文都來自講述分享,即便有所觸動,也僅僅是淺嘗輒止,拿來分享,也僅僅希望那一絲觸動帶給您無限的歡愉與內心的自由。
第一部分 喚醒你的意識
當憂慮困難出現時,我們應該關注自己的內在而非外在,假想內心的聲音不是你自己的,是心房里的室友,你只需要靜靜的看著她,陪著她,不再抗拒她,也不要追隨她。在你世界里,你才是你人生的主角,你主宰著你自己的意識。
第二部分 感受你的能量
你內心中有著美好能量的源泉,當你打開心靈時就能感受得到,內心發生的每一件事也是一次能量的付出,當我們遇到害怕的就會不由自主的關閉自己的內心,從而阻止了能量的流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能量的閉合,敞開內心,困難挫折里不逃避不抗拒地釋放自己的內心能量,保持充滿能量的自己,學會放松內心,微笑面對困難阻礙,學會原諒,享受生活。
第三部分 釋放你自己
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每天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內心,發生消極時,學會深呼氣放輕松,當外在影響我們的內心感到不安時,思維會想出一系列聲音來讓不安好受點,這時候的你需要保持安靜,放松的觀察著這個神經質的思維就好,你并不是思維本身,你只是思維的意識。痛苦其實是通往新的自我的一層膜,當你通過這個痛苦時,真正的成長開始了,要生活在這樣的自由程度中,你必須學會不要害怕內心的痛苦和困擾。當痛苦涌上心頭,只需要把它看作能量,放輕松,不抗拒,不逃避,最終從心理的束縛中走出來。
第四部分 超載自我
如果你希望得到永久的平和,永久的愉悅以及永久的幸福,就必須穿越內心的痛苦到達彼岸。你恐懼的東西其實是你內心的的安全屋,它是阻礙你到達光明的墻,你逃避你所害怕的,就是在加固你的墻,你必須忍受痛苦與不適,慢慢通過穿過這些墻,到達充滿陽光的世界,然后得到成長。
第五部分 享受生活
生命的目的就是要從自己的經歷中學習和感受到幸福,所有你在遭遇的都是上天給的禮物,縱然你可能要經過痛苦才能拆開禮物。當挫折痛苦發生時,學會不要抗拒,學會慢慢接受它,把每星期每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后時光來活,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全身心地活在當下。
摘錄:
1.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可以讓你保持內心的開放。那就是永不關閉內心。
如果你想感受完整的生活,那就請打開你的內心,敞開心扉去擁抱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愛,也包括傷害。不要懼怕,也不要排斥,你所吸納的一切都會變成你生命中的能量,你的能量不僅會影響自己,也會感染你身邊的人。
2.生活的意義就在于體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刻,然后去體驗下一刻,再下一刻。事情就在眼前,生活就在當下。
生活是由每一個當下組成的,體驗在每一個當下發生,時光也在每一個當下流逝。人應該對過往有所懷念,對未來有所規劃,但更重要的是體驗當下,讓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變得鮮活起來,生命也自然流淌開來。
3.逃避痛苦使得你沒有機會去探尋這層痛苦的那部分自我。當你最終決定要去處理掉這個痛苦時,真正的成長就開始了。
逃避永遠不是解決痛苦的方式。你以為你選擇逃避,痛苦就不會出現在你面前了,可其實它一直潛藏在你內心深處,而且那種壓抑和恐懼感會影響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所以只有直面痛苦,直面內心,直面你自己,才能解決痛苦,收獲成長。
4.改變或許很令人激動,或許令人害怕,但不管我們如何看待它,都必須面對這樣的事實:改變是生命的本質。
對于生活,我們需要一顆愛折騰,想改變的心。我們想要尋求改變,因為以同一種姿態生活了許久或許會膩煩。但我們又害怕改變,因為不知道如何改變,改變后的我們又會面臨些什么。可,這也正是生活的奇妙之所在,不是嗎?
5.無條件的幸福是最高級的幸福。
人們常說:小時候,幸福是件很簡單的事;長大后,簡單是件很幸福的事。是啊,對于孩童來說,一顆糖就足夠幸福,可對長成大人的我們來說,幸福又該如何定義呢?內心單純,幸福就足夠簡單。
6.如果你能享受生活,每一刻都會給你帶來改變。如果你愿意接受生活的禮物,而不是拒絕的話,你就會發現,深藏于內心的能量會激發你,滋養你,給你帶來穿越人生的力量。
生活需要享受,美好應該享受,痛苦也值得被享受。生命以任何形態給你的禮物都會帶給你一些改變,你需要適應這些改變,并收獲激發你的能量。
愿你我都可以清醒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