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過去的影子,一步步走到未來。途中的經歷,有歡笑有哀愁,有甜蜜有苦澀,個中滋味,如魚飲水。
1
大學四年保存下來的最令我驕傲的物件便是厚厚一摞日程表和八個用來記事的小本子。
大一入校,沒有固定教室了,時間也放得寬,不需要時時拘著,自由多了。初入校門,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往往是別人干啥我干啥,別人學啥我學啥,別人怎么說我就怎么做。
渾渾噩噩地過去了十周,連期中考試都沒有,心里空落落的。日記里的語調也從原來的意氣風發、加油打氣變成了哀怨愁憤、憂傷迷茫。
每次上課都是跟著舍友去,十周下來,下節課進哪個教室都沒記清楚,更別說給自己做個規劃了。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溜走了。
后來因為早上起床的事情跟舍友有些不愉快,所以早上會早早出門去,晚上又回宿舍比較晚,不能跟舍友們保持同一個步調了。手里沒有課程表,總給別人打電話問也不是回事兒,所以才讓同學幫忙下載了一份,拿到店里打印出來,這才正式有了屬于自己的課程表。
再后來學生會、社團、勤工儉學服務部都開始忙了,事情變得多起來了,便開始每周打印一份課程表,當做日程表用。
于是,就這樣堅持了四年。
2
大一時時處處在懵懂中度過,不斷試錯,不斷學習,倒也充實。做過的事情包括:
1.2013年9月7日加入學生會,最初在宣傳部,后來進入生活部。待在學生會很累,卻沒做出多少貢獻。2014年5月份便不再繼續了。
2.參加了當時大四的學長學姐組織的新生成長小組,2013年10月20日結束。
3.2013年10月25日到了勤工儉學服務部值班,工作是守在小賣部賣東西,一小時兩塊五,認識了很多人。
4.2013年11月2日參加了學生會組織的素質拓展活動,被感動到了,決心努力完善自己,做一個有素質,有涵養的人。
5.2013年11月13日,劉文強創業講座,期間講了他在“三農”的種種事跡,很受鼓舞。第二天便在西操場堵住了當時還是“三農”社長的立登學長,加入了三農問題研究社。
6.2013年11月15日-24日,參加“四院聯合辯論賽”,身心俱憊。
7.2013年11月16日,第一次爬上了白塔山。
8.2013年11月20日,參加學院演講比賽,沒得獎。
9.2013年12月9日,在小賣部值班時遇到了嘉誠的媽媽,說要找家教,我便毛遂自薦接下了這份活。直到2014年6月20日左右,小升初考試結束后,便聯系不上他們一家人了。
10.2014年3月7日參加家教中心的面試,進入實習期,3月15日退出家教中心。
11.2014年3月13日參加賈應生老師開辦的國學讀書會,每周四晚上跟著老師和師兄師姐們一起學習。
12.2014年3月21日三農開始了“每周一享”的活動,每周五晚上在西操場做分享,先后邀請了很多很厲害的學長學姐分享大學經歷。共12期,第15周結束。
13.2014年4月1日加入農村大學生就業創業訓練營,4月3日開始第一次培訓,此后每周一次,第15周結束。
14.2014年5月18日參加未來社長訓練營,為大二做社工協會會長做準備。
15.2014年6月14日考英語四級,通過。
16.2014年6月19日,鴻澤歡送畢業生,正式加入這一大家庭,兩天后,21-22日,參加新公益領導力培訓,做志愿者。
17.2014年7月5日-14日,軍訓。
18.2014年暑假,參加了“網絡進農家”項目和“把故事帶回村兒”項目,都在老家執行。
3
大一,我用一年的時間試錯。
學習上沒怎么用心,只是考過了四級,沒有掛科而已。
社會實踐上比較多,有勤工儉學服務部、家教服務中心、陽光寶貝故事會、三農問題研究社、愛心社、社會工作協會、就業創業訓練營、未來社長訓練營、一份家教、鴻澤、還有一家主營雙學位的騙子機構。
興趣愛好方面,開始喜歡上散步和國學。
還有些瑣事:丟了一部手機;因為過敏花了不少錢,還沒治好,差些毀容。
或許還有,想不起來了。
4
這一年,心思起起伏伏,翻過日記本,都有些心疼當時的自己。在日記上罵自己,逼自己做這做那,不停地說服自己,又不停地否定自己。
不過,很慶幸當時這么能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