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談我的理解。
簡單回顧下我腦海中的劇情,主線很簡單,一個執拗的犀牛飼養員馬路愛上了一個任性的姑娘明明,姑娘拿他當備胎,他拿姑娘當生命,悲劇。其他的角色都是來搞笑的,不然這個故事將充滿偏執的悲傷。
我們不是馬路
馬路對明明的愛偏執得令人心疼,但也可以理解,他的生活里一直只有他一個人,沒有父母,朋友對他來說只是為了湊湊熱鬧,最好的朋友是一只中年犀牛,每天做的事情無非是記錄下犀牛的糞便等情況。而明明就像他生活里的一道光,色彩艷麗得晃眼,充滿檸檬味道的芬芳,更別提第一次相見明明在哭,那么惹人憐愛。馬路終于找到了他乏味人生的全新追求,拯救這個姑娘,保護她不受傷害,不離開她,也不讓她離開他。
而對于我們這些馬路口中的普通人,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牽絆,我們無法對全部牽絆不理不睬、任性過活。這個時代也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讓越來越多的人們無暇在一份愛情上投入太多的時間,更別提這樣一份絕望的愛。所以它令我們生出敬佩、生出唏噓、生出感慨,因為我們多數人做不成馬路。我們隔岸觀火,被馬路執拗的樣子撩得心疼,卻無能為力,那是他的選擇,義無反顧、飛蛾撲火。
我的第一個淚點在明明與馬路在傳送帶上的奔跑,有時馬路在前,有時明明在前,有時迅疾,有時緩慢,直到馬路消失,他們都始終無法同步。絕望的追逐,不合適的一對,卻拼了命的撕扯,就像明明說的,他可以折磨我、侮辱我,只要他知道我愛他。馬路也這么覺得。忘記是應該做的事情,他們卻都選擇不忘記。我掉眼淚因為那種深深的無止境的絕望,我曾感受過,雖然不是在單相思上。
我會做那個回頭看的人,卻不會選擇一個如此執拗的人,執著于一個牙刷究竟多少錢。我不喜歡絕望的感覺,執拗卻常常帶來絕望。
我們都是犀牛
馬路謝幕時對觀眾說,去堅持,他沒有說去堅持一份絕望的愛,我們不是馬路,但我們都做過犀牛。我們都有自己堅持的東西,或許是一樣物品,或許是一種生活,那是我們的底線,不容侵犯。
對我來說,我對生活中的多數事情都會妥協,我不喜歡爭吵,我沒打過架,從來不惹事兒,我甚至是五星乘客,對司機都禮貌有加。我曾在親人與愛人間選擇了親人,所以我也沒有那么執著于愛情。
但是,我下定決心選擇的生活卻不容別人插手。
我想讀一個飛機飛四個小時才能到的大學,我去的義無反顧。我想畢業回家陪伴父母,我也離開的義無反顧。我覺得自己應該重新在帝都開始奮斗,我拋棄一切也義無反顧。我說我不知道這輩子是否要結婚生子,你來說服我,試試?
所以你看,我們都是犀牛,我們都有自己的堅持。曾有人說,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在努力證明自己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蓋棺定論之前,不要妄言不對。
當然,明明至少讓馬路學會了戀愛的喜悅與悲傷,讓他學會了電腦和英語,并不是一無是處的。我也不愿意忘記每一段過往,好的愛情總是讓人有所收獲,變得更加美好,因為有那些過往,才成就了更好的你,不是么?
不執著于過往,珍惜每一個當下,不畏懼未知的將來,晚安,可愛的犀牛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