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她女兒超重,節食又舍不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我說你可以送她每周打打羽毛球、跳跳舞,運動能夠減減重,她果真她送了女兒去跳舞,結果減重確實有效果,一個多月體重降了十斤,但是孩子情緒卻非常不好,朋友總是覺得女兒不如別的孩子,對女兒要求太嚴格了,搞得孩子女兒痛苦不堪,一去上課就哭。
其實朋友的行為已經偏離了初衷,減肥是她的目的,而不是要讓孩子成為舞蹈家,那么首先孩子得喜歡跳舞才能愿意去做這件事情。我想勸說她,在跳舞這件事情上不要太急功近利,畢竟是我推薦她去做的,我有責任。這時候我才發現朋友為了練習女兒的跳舞,把她圍棋課停了,我一聽就急了,她女兒特別喜歡下圍棋,而且很有天賦,每次考級成績都非常出色,怎么說停就停了,因為忙不過來,舞蹈落的課程太多,需要補回來,然后再接著學圍棋。
這不是本末倒置嗎?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肯定都是要揚長避短的,任何人都是長處較少短處較多,時間就那么點,都用在補短上了,長處就很難得到發揮,最后很容易變成沒有長處,因為短處再補也很難變成長處,不是不能是很難,不要為了這個很難的幾率去耽誤自己喜歡又擅長的部分。
我小時候有個同學有口吃的毛病,這可成了他爸爸媽媽的一塊心病,為了給他改掉這個毛病,父母帶著他全國各地去看病,還報了很多矯正口吃的班,土方子、民間偏方用了無數,動不動就不上學去看病了,耽誤了學習,影響了交朋友,高中也沒考上,最后這個毛病也沒有緩解多少。
其實我國古代很多名人都有口吃的毛病,但是并不影響他們在其他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熟悉的韓非子、司馬相如和揚雄都是口吃,還有“期期艾艾”成語中的主人公,西漢的周昌和西晉的鄧艾也是口吃,但是只要揚長避短也一樣能夠健康的生活并且也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所以家長不要盯著孩子的短處看,盡量去強化他們的優點,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小孩,也沒有完美的人,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走得更遠。
那什么叫以長帶短呢?因為很多事情是不做不行的,為了讓這些事情變得容易一些,自愿一些,就更要用自己的長處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自身能夠發光,從而讓這個光芒照射到其他方面。
例如,有的孩子上小學開始就偏科,語文特別好數學特別不好,或者數學特別好而英語特別差,這個時候肯定不能揚長避短,因為學習是個均衡的過程,考試更是,學校不會因為孩子的某一科特別突出而不用考另外的科目,成績也不會只計算孩子的強項而不計算弱項。
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集中火力去攻孩子的弱項,而擱置強項,其實這是完全不對的,因為被擱置的學科一定是不進則退的,強項要維持住一定要持續的學習,甚至讓它變得更強,例如孩子數學每次都能考第一名,這對孩子的自信心來說是非常大的提升,意識上的自信會促進身體上和精神上的能量的大幅度提升,再去學習英語的時候也會影射出很大的自信。如果擱置的學習使得數學成績下降,而英語的提升也沒有那么快,那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一旦信心沒有了,成績就更沒有了。
自信心的重要性大家都應該知道。我對女兒自信心的培養下了很大的功夫,這是決定孩子內驅力最重要的因素。我女兒其實在很多方面都不是特別自信,這可能跟她對自己要求比較高有關系,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就會經常埋怨自己,我會問她,自信來自哪里?她說能力,那么能力來自哪里?她說努力,那么只要你盡了最大的努力就應該自信滿滿,如果努力不夠,那就繼續努力。
再例如我這個朋友的小孩,即使她不超重,運動也是每個人必須要做的,因為運動關系到了人的健康,所以我都是建議每個孩子都要有一個可以堅持的運動項目,每周一兩次來提高自身的體質,有了好體質才能有精力學習,才能有好的生活。但是運動不可能是每個人都有強項,可以說大部分人都不擅長運動,那么只要把運動當成一個提高身體素質的事情來做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做到極致、專業。而她最擅長的圍棋,就可以讓孩子多用心去學習,從而在這方面讓她做到自信心滿滿,自信心是可以通用的,但是首先得通過她的強項來找到這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