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30天專注成長計劃# Day 9
【每日一問】為什么我們會喜歡傷害那些真正關心愛護我們的人?
這個問題其實緣起于上周日,我打電話回家和我媽聊天。
相信每個二十五六歲卻一直單身的人,都會遭遇到這個問題: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該成家立業,是時候談個對象準備結婚了。balabala......
我老媽一直都是那種不走尋常路的人,他從來不問你過得好不好,缺不缺錢,她也不會一上來就跟你說“你是時候談個對象了”這種延續香火,事關家族命脈的問題。
她經常問的問題是“你的貸款有沒有還?你準備什么時候還?這個不能拖的 balabala......”
但是上周她又再一次很直接的把話題轉移到“你以后準備做什么?”這種嚴肅而又難以解釋的問題上。而且態度特別堅決“你XXX(時間)回家,一定要把你哥說的那件事給辦了。”“教書有什么不好,穩定而且每個月能拿到8000塊。”
我的態度其實比老媽更堅決,但是我并沒有表態(這點我做錯了),而是用一種很簡單粗暴的方式把這個問題給暫時擱置了,這個方法就是——發脾氣。當時情緒很激動,說話的聲音很大,我懷疑整個小區的人都能見(雖然他們可能聽不懂)。
事情并沒有解決,但是我相信我和我媽的心情都炒雞差,我連字都碼不下去了。
然后我就把我和老媽聊天的關鍵詞給記錄了下來:
**錢? 8000元/月 結婚對象 情緒 努力
不夠好 擔心 **
因為之前學習了POA,然后我就把我和老媽的O分別在紙上寫了下來:
當我把兩個人的O都寫下來的時候,我也就知道了,我們為什么會有分歧,為什么會爭吵,是因為我們談論的更本就不是同一個問題(雖然表面上是我的終身大事)。
可能細心的小伙伴早就注意到了,我用的是陳述句,而我老媽用的則是比較句,同志們啊,以后請盡量少用比較級了,為什么?
因為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
再來回答一下【每日一問】為什么我們會喜歡傷害那些真正關心愛護我們的人?(請注意我的措辭)
其實我們并不是喜歡傷害那些關系愛護我們的人,我們只是在無意識的去做這些事(發脾氣,鬧情緒,玩失蹤等等),但是這種無意識往往是最危險的,因為它都已經成為了你的一個習慣(你說危險不?)當我們習慣性的去傷害那些真正愛我們的人的時候,我們也就會逐漸變得沒人疼沒人愛了。
所以請珍惜你身邊的人吧,那愿意和你在一起,愿意幫助你,都是真正包容你愛護你的親人,那些遠在天邊的明星偶像才不會關心的死活,他們關心知識你口袋里的鈔票(赤果果,但就是這么真實)。
每天思考一個問題,明天的問題可能就是關于逼婚吧,也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見。
愛因斯坦說了: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么,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