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小H,其實已經不小,因為已年過40。說買房,其實是幫父母買房。
小H平時比較節省。因為她覺得吃無所謂,穿也無所謂。一般生活用度,也不太追求品牌或品質,因為無所謂。
我們老打趣她,家里那么多錢,可咋辦辦呢。那時候她總是漲紅著臉說自己哪有錢,很有點氣惱的樣子。但碰到同事朋友缺點錢調個頭什么的,她總會很熱心的借錢出來。有時候我們在私下里叫她私人銀行。
小H家與父母生活得一直比較緊密,小H一家三口一直在她父母家吃飯。她想買房,已經很多年了。特別是2010年自己在寧波市區的房子交付。原本打算和父母一起住,所以買的是165平的,但終究覺得不方便,于是她就想在附近給父母也物色一套房子。
那時候我們讓她在同小區買一套,當時有很多90平的二手房放出來,她說她父母覺得太小。
后來她一直在附近的各個樓盤看。周邊有4、5個已交付樓盤都不錯,但她好像更中意新盤。
而等新盤開盤了,她父母又覺得現在住住也還行,眼看單價奔著2萬去,覺得一輩子積蓄都花在房子上,又感覺有點不值得。
她父母是這么算的,手上現有的存款,光利息,就足夠二人過上舒適的生活:出國游,吃香喝辣,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一買房子,就差不多沒了。
所以,決定不買房了。有那么幾年,小H也不看房了。
總之,在買—不買—買—不買之間,終于到了寧波樓市大熱、日光盤頻現的2017年,而房價也奔著3萬而去。
近來,小H的辦公桌上又出現了樓盤廣告,戶型圖。
問起,說最近看中一個盤,各方面還比較中意。精裝,戶型尤其好,位置較好的有128平和139平。帶父母看過也比較喜歡。上星期已經付了意向金。近日就要開盤。
等價格區間出來,感覺有點偏高,再仔細想,似乎面積有點大,精裝標準有點高,樓盤比較靠近主馬路。一夜之間,又很有點無法定奪了。
我們幾個碰到她就問,買還是不買?
她也不表態。
我們開始押寶。Z和Y覺得房子離馬路太近。Y覺得價格太高。
而我覺得,她們這次不會買的依據是:
一般不買房的人出手買房,往往是一段時間內的最高價。而我覺得寧波房價看漲,所以,她們還是不會出手。
當然,到底如何,還未知。
但真心覺得那個樓盤并不很適合他們。適合他們的還是小H那個小區的90平。他們當初嫌棄太小。
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