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寢室關系不和諧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生活習慣、成長環境、成長經歷、價值觀念......其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導致你和室友產生分歧,甚至進一步激化成隔閡、冷戰。寢室關系的和諧與否影響到你對寢室的歸屬感,寢室關系越和諧,你對寢室的歸屬感就越強,寢室關系越不融洽,你對寢室的歸屬感就越弱。因此,你與室友的關系往往就轉化成了你對寢室的態度。對于大學寢室,只有三個選擇:適應它、改變它、離開它。
1、適應它
適應它指的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對自身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更好地融入寢室的氛圍。
比如,你與室友的生活習慣不同,你是早睡早起型,而室友是晚睡晚起型,當你想要睡覺時,寢室里明亮的燈光和室友不時走動的腳步聲都會影響到你的睡眠質量。你為了適應它,就可以做出相應的調整,主動為自己創造一些有助于睡眠的條件。比如,你可以在床的四周和上方裝個窗簾,最好是深色的,遮光性強,這樣能夠減少睡覺時燈光對你的影響。也可以買副眼罩,睡覺的時候戴在眼睛上,同樣能夠減少燈光的干擾。并且買副耳塞睡覺的時候戴上,以減少噪聲的干擾。
適應它主要指對自身做出調整,主動融入環境,適用于對方對自己造成的影響并不十分大,只需自己做出輕微的調整(或者是自己所能夠接受的調整)就能夠解決問題的情況。
2、改變它
改變它指的是讓對方做出相應的改變,以滿足你的需求。
比如,期末考階段,你在寢室里復習功課,而室友在組隊打游戲,鍵盤和鼠標的敲擊聲以及室友和隊友語音的聲音已經嚴重干擾了你的學習。你主動對室友提出意見,希望室友能夠降低游戲時發出的能夠,減少對你的干擾,這便是“改變它”的一種行為,要求室友為你做出改變,以保障你的需求。
改變它是三種方法中較難實現的方法,當對方較為強勢或者對方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當的,沒有對你造成干擾或者你應該忍受這種干擾時,這種方法則不太適用。
3、離開它
離開它指的是如果寢室環境已經對你造成了嚴重的干擾,那么可以考慮離開寢室,尋找一個可以給自己提供良好環境的地方。
朋友小諾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待在寢室,因為寢室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干擾她學習。于是,她只把寢室當做一個休息的場所,白天一起床洗漱完畢就離開寢室,晚上直到圖書館閉館才回寢室。圖書館十分安靜,不會像寢室一樣有各種雜音會對她造成干擾,而且圖書館里還有許多和她一樣熱愛學習的人,在這么良好的氛圍當中,看著別人專心致志地看書,自己也備受激勵,像打了雞血一般干勁十足。
離開它適用于環境對你造成了嚴重的干擾,當你做出了很大的改變之后仍然很難適應它或者適應它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那就考慮離開它,尋找一個更加適宜的環境。畢竟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從古至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太多,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太少,選擇一個氛圍良好的環境,不僅有助于保持自己的專注力,還能夠提高自己的效率。
朋友們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點個“?”,或者“關注”一下再走吧~你們的鼓勵是我堅持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