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個5歲多的女兒。經常讀我文章的細心讀者對她也不會陌生。《你還在“吐槽”你的年會嗎......》的頭圖就是她;《無聲勝有聲》里的小主人公身上也有她的影子;在年前的文章《打掃》里,我還寫到了她那張粉色的、幾乎永遠滿滿當當的小書桌。
今天,作為2017年新春特輯的第三集,我要寫寫今年春節這個女孩的一些事。這些事,讓我吃驚。
有孩子的朋友大概都有這樣的感受:春節期間,孩子們其實比大人更忙。
去親戚家拜年,兩個大人中若有一個嫌累,大可以編個理由在家偷懶,由另一半做代表,對方也不會怪罪。可孩子不行。尤其是對方家里有長輩或老人的。明明約好是第二天去串門的,可頭天晚上對方的電話一定先打過來了,還特意強調:明天小朋友可一定要來啊!我們都想她了!小朋友耳朵又尖,自己在旁邊接茬:好!你們等著我啊!就沖著這你情我愿血脈相親的勁頭兒,哪怕是你我這當爹媽的心里再心疼小姑娘,也得在隔天一大早就把孩子從被窩里叫醒,穿新衣戴新帽,收拾得妥妥當當地出門。
到了親戚家里,這邊有老人喚著:快來給我作個揖拜個年,說個吉祥話!那邊有長輩喊著:把你幼兒園學的舞蹈給我們跳一個,跳完我給大紅包!碰著愛聊天的叔叔阿姨,一定早看準了小朋友說懂事又尚未完全懂事的特點,不停地拿些有趣的問題來問。單等小朋友說出一半大人腔一半孩子氣的話,就一邊大聲重復,一邊笑得前仰后合……大人們還能不時掏出手機刷個微信,可孩子卻幾乎回回都是滿場的主角,分分鐘都閑不下來。
從年初一到初四,我家的小姑娘就這樣每天跟著我串門,連午睡都省了;從年初五開始,看電影、泡溫泉、逛公園、去博物館,更是一天也沒閑著。
可就在這樣的節奏下,這個小姑娘竟然在前天晚上給我看了一沓子她的涂色作品。是的,一沓子!從初一開始,一天一張,甚至一天兩張,每天都有,天天不落!
每張涂色作品都很完整不說,配色也都可圈可點啊!而且小姑娘還自己給作品簽了名,注明了完成日期!
我看著這沓作品,下巴差點兒掉地上。以下是我和我女兒的對話:
我:這么多?你每天都涂色了?
她:對啊,一天一張。
我:你都什么時候涂的啊?我怎么不知道?
她:早上出門前,你化妝爸爸收拾東西的時候啊。還有晚上回家以后啊。有時候你給我洗漱前,我也涂一會兒。
我:好涂嗎?
她:一開始幾天不好涂,老涂到線外邊來。后來我練習得多,就涂得快些了。
我:那顏色呢?都你自己想的?
她:對啊,我最喜歡Elsa的金黃色頭發。衣服嘛,就想怎么搭就怎么搭。
我:為什么要每天都涂呢?
她:沒為什么,我就是喜歡啊。
說這些話的時候,她的表情超級自然。她的眼神停在她的作品上,很滿足,很安定。她還給我看了她從前天開始涂的《秘密花園》系列。線稿升級了,畫面更豐富、難度更大,可她對顏色的駕馭顯然更嫻熟、更輕松了。
三天,她已經進行到了第三幅。這一幅我知道,是我帶她去完火箭博物館,她下午回來之后涂的。她涂的時候,我去睡覺了。三個小時的路程加一個小時的參觀,我太累了。我不信她不累。我讓她跟我一起睡,她搖頭:媽媽,我不睡,我想涂色!
我醒來時,她無比自豪地把這已經涂了一半的作品給我看,小臉上洋溢著無比燦爛的笑容。這笑容里,看不出一丁點兒的累,只有滿滿的沉醉和喜歡。
我把這些作品在她的粉色書桌上放好,然后蹲下來,抱住她。我的心里,除了感動,還有羞愧——她不累嗎?她不忙嗎?可因為對畫畫發自真心的愛,即便是在春節,她也一天都沒停下啊。她幾乎把所有的碎片時間都投入到了色彩創作中,而且完全自發。不需要外因刺激,不用旁人督促,更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就是因為喜歡,純粹的喜歡,義無反顧的喜歡。
她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鏡子,讓我照見了自己的“忙”、自己的“累”,自己掛在嘴邊的“熱愛”和引以為豪的所謂“堅持”:若是真熱愛,何需“苦”堅持!
這就是這個五歲女孩兒在這個春節教我的事,特此為記。